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3/29 11:07:41瀏覽3534|回應2|推薦45 | |
青竹絲 時序進入春天,蛇類開始蠢蠢欲動。據報載:國人遭蛇咬的第一名,就是「青竹絲」(註一)。這種毒蛇,主要特徵是:頭部呈三角形,全身翠綠色,尾巴磚紅色,故又稱「赤尾鮐」,最長可達90公分。 我們社區緊臨仙跡岩,闢有登山步道,方便住戶運動。步道兩旁植物茂盛,小型動物眾多,包括:松鼠、青蛙、蜥蜴(註二)、蚯蚓及鳥類…等。有了這些小動物,自然引來蛇類青睞。所以,每到天氣轉暖,只要稍加留意,社區外圍都能見到蛇的蹤跡;其中,以青竹絲為最多,而且經常趴在水溝蓋上,等待獵物上門。 五年前,清掃步道時就遇到一隻小青竹絲,只是它靜止不動,不影響我的工作,也不妨礙他人行走,因此僅用拍照而不予理會。偶而,拿照片給鄰居看,有鄰居說:「那是毒蛇,會咬人,為什麼不打死它?」我說:「這裡本是它們的棲息地,是我們占了它們的家,怎能忍心處掉它呢?何況,你不惹它,它也不會咬你,大家相安無事,豈不美好!」這隻青竹絲似乎知道我沒有威脅,經常出現在眼前,當我靠近時,它還會吐吐蛇信。這樣年復一年,這隻青竹絲已長到約60公分。 傳統上,人對蛇有些誤解,以致負面印象居多;或許蛇的形狀嚇人,有人看到蛇,會感到厭惡。曾有女性鄰居路過時,特別請她看蛇,居然花容失色,從此不敢經過此地。據統計,國人被毒蛇咬死,少於被蜜蜂螫死;而被蚊子叮咬致死者,更是「蛇吻」的數百倍,何以怕蛇到如何地步,足見人的偏見使然。 其實,蛇類普遍膽小,只要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趕緊逃脫。所以,走進草叢前,用棍子揮出聲音,讓蛇離開,這就是所謂「打草驚蛇」。萬一被蛇咬到,要看清蛇種,立即坐下,減少活動,並在傷口上方用繃帶綁緊,迅速求救就醫,都無大礙;特別是,青竹絲毒性不強,被咬而致死情形,微乎其微。 青竹絲是小型蛇類,天敵不少,包括:老鷹、白鼻心(註三)、犬及其他蛇類。但願,這隻溫馴的青竹絲要有自衛能力,避免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更不要被人打死,繼續繁衍後代,成為自然環境的一份子。 註一:參閱https://tw.news.yahoo.com/%E8%B5%A4%E5%B0%BE%E9%AE%90-%E9%BE%9C%E6%AE%BC%E8%8A%B1-%E5%B9%B4%E5%92%AC330%E5%A4%9A%E4%BA%BA-113755546.html 註二:參閱【從一種蜥蜴說起】乙文。 註三:參閱【發現一隻白鼻心】乙文。 青竹絲(一):這隻青竹絲約三年前所照,趴在水溝蓋上,靜待獵物來臨。 登山步道:社區前往仙跡岩的登山步道,兩旁植物茂盛。 青竹絲(二):這是一週前所拍的青竹絲,似乎長了一些。 樹上的蒼鷹:在登山步道樹上的蒼鷹,或許會把小青竹絲當作食物。 步道上的青蛙:這隻青蛙,不知何名?但會引來蛇類。 水溝蓋上的樹蛙:每年春初,會在水溝蓋上看到台北樹蛙,總會引來蛇類追捕。 天上的黑鷹:黑鷹在空中盤旋,會把青竹絲、松鼠當作獵物。 水溝蓋上的蛇:這不是青竹絲,可能是龜殼花。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