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桑的回憶
2021/03/23 18:14:16瀏覽2812|回應0|推薦43

桑的回憶
       社區登山步道旁有棵桑樹,每年三月都會長出桑椹,摘下食用,甜美無比。今年入春以來,樹上結實纍纍,較往年為茂盛,約莫一週時間,枝椏間便掛滿了深紫色的桑椹;經過樹旁,順手摘下數十顆,逐顆放入嘴裡,有一種「小確幸」的感覺。
       童年時,老家圍牆邊也有一棵桑樹,但沒有長出太多桑椹,我們經常爬上圍牆,只為摘下桑葉,用以養蠶。猶記每年春雷一響,檢視裝有蠶卵的紙盒,細如螞蟻的幼蠶開始蠕動,於是用毛筆沾起放入空盒,餵以嫰葉,幼蠶本能地吃起桑葉來。誠所謂「一暝大一吋」,不出半個月,幼蠶已長到兩公分,食量十分驚人,家裡的桑葉已不敷使用,只好到野外尋找。一個月後,蠶開始吐絲結繭,最後成蛹變蛾,待交配後產下眾多細卵,等待來年雷聲響起,蠶卵孵化成蟲,這就是蠶寶寶的一生。
       以前,我們稱蠶寶寶為「娘仔」,桑葉叫做「娘仔葉」。童年養蠶只是好玩而已,頂多用「扇架」讓蠶吐絲,做成「蠶絲扇」。多年前,前往東部旅遊,在池上蠶桑農場參觀養蠶事業,聆聽幾百萬隻蠶同時吃桑的聲音,宛如千軍萬馬;最特殊的是,農場居然有辦法讓蠶不作繭自縛,而在一片片的平面上吐絲而成「平面繭」,可惜該農場早已歇業,惟網路仍可查到部分訊息(註一)。據媒體報導,台灣現存一家養蠶場(註二),位於苗栗縣獅潭鄉,報導說:1公斤蠶絲需要5千隻蠶同時吐絲,4公斤的蠶絲被要價2萬元以上,足見蠶絲的珍貴。
       或許養蠶不再普及,近郊山坡地都能見到桑樹的蹤跡,也未見有人採摘桑葉,但偶見婦人採下桑椹裝入瓶罐,問做何用?答以:做果醬。據說:「桑椹具有補益肝腎和改善消渴症狀的作用,曬乾後常被當作治療用藥,每天吃一點,不但有助穩定血糖,就連惱人的失眠、白髮和水腫,也能跟著bye bye!」(註三)何其有幸!我們住家附近就有許多桑樹,目前正是桑椹盛產季節,現不食用,尚待何時!
       養蠶取絲是華夏古老的產業之一,有三千多年歷史,同時也是古代貿易的重要貨品,對東、西文化交流具有特殊地位。如今,台灣養蠶事業幾已消失,倘若僅存的一家,也無以為繼時,終將無緣觀賞幾萬隻蠶吃桑的壯觀場面。記得以前小學有「養蠶作業」,讓小朋友就近觀察蠶從孵化、一齡到五齡,再到吐絲結繭、成蛹變蛾的蛻變過程,是很有價值的學習題材。
       中學時,讀《桃花源記》乙文,漁人所形容的桃花源為:「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原來,桑不僅對人類有著鉅大的貢獻,而且還是人間樂土不可或缺的樹種。

註一:參見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716.html
註二:參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hbTf7_Too
註三:參見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52070

每年三月間,步道旁的桑樹結實纍纍,不到一週時間,枝椏間便掛滿了深紫色的桑椹。

當桑樹長出桑椹時,順手摘下生食,其滋味甜美無比,有一種小確幸的感覺。

桑樹剛長出桑椹時為綠色,一週之後,便轉成深紫色。

社區登山步道旁隨處都可以看到桑樹的幼苗。

桑樹並非都會長出桑椹,這棵桑樹便未見有桑椹。

或許養蠶不再普及,近郊山坡地都能見到桑樹的蹤跡,也未見有人採摘桑葉。

這棵桑樹每年都會長出桑椹,今年長得特別茂盛。

蠶寶寶的一生。(圖片取自最古老的紡織者–蠶寶寶-科技大觀園 (nat.gov.tw)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57869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