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疫情過後的農業振興策略
2023/01/01 09:11:04瀏覽2564|回應1|推薦12

          論疫情過後的農業振興策略

      新冠疫情蔓延二年多來,國際間實施嚴格的境外與境內管制一,限縮人員及貨物的流動,以致影響糧食供應鏈,全球農業經濟都因此陷入困境。所幸,病毒經過幾代的演變,毒性逐漸弱化,加上民眾配合施打疫苗,疫情危害程度日益趨緩,預估各國即將實施「與病毒共存」的措施。因此,農政單位在此時此刻應進行超前部署,提出農業振興策略。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農業生產及供應與國際局勢息息相關。為了防止新冠肺炎的蔓延,世界各國無不祭出諸多管制措施,其中以大幅降低人員的移動,影響最為深遠。由於各種運輸管道缺乏足夠人力,無法維持正常供輸,農業危機及糧食安全隱然呈現;再以,近年臺灣農業因老年化、少子化問題,相當依賴國際移工,若是外來勞動人力持續受到管制,各種勞力密集的農林漁牧,都因乏人施作而降低生產力,其結果不僅減少農民收入,亦因農產品供應不足,在供需無法平衡的情況下,與食物有關的價格勢將隨之上漲,連帶消費者也深受其害。即以眾人常用的便當為例,從六、七十元,一路漲到八、九十元,如今難有百元以下的便當。就在薪資未調升的情況下,普羅大眾生活勢必日益艱難。

      所謂「民以食為天」,一旦糧食缺乏或供應不足時,都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眾所皆知,臺灣糧食自給率不及四成,此次疫情肆虐,進口農產品及原物料受到不同程度的限縮,我們所面臨的挑戰,不單是糧食夠不夠的問題,也不只是價格高不高的問題,而是所需糧食能否取得的問題。因此,農政主管單位必須提出各項振興策略,以應後疫情時代的來臨。首先,我們必須調整農業生產策略,設法逐步提升糧食自給率至五成以上,倘若無法在國際間取得足夠糧食時,尚不致影響我們的生存;其次,運用臺灣足以為傲的科技能力,建構高效率的糧食供應鏈,讓生產、供應及銷售沒有非必要的阻礙,讓消費者獲得價廉物美且安全可靠的食物;此外,利用傳播媒體鼓勵民眾儘量食用在地食材,減少國外進口糧食的依賴,並且籲請國人珍惜資源,儘量做到物盡其用,避免浪費食物。

      疫情期間,臺灣整體經濟依然穩定成長,主要得力於高科技維持暢旺。只是,科技業以外的其他行業都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尤其是糧食來源不足,價格飆升,可能導致弱勢族群的生活無以為繼;甚至於可能造成社會動盪。有道是:「危機也是轉機。」當疫情趨緩,正好給農政單位重新思考農業發展的方向。臺灣不僅要有科技界的「護國神山」,更要設法建構一座農業的「護國神山」,讓民眾過著不虞匱乏的生活。
(第6次農會考試九職等以下新進人員)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hsia1113&aid=178020930

 回應文章

Ethan Atkinson
2023/05/02 13:39
一些可能的疫情後農業振興策略包括:增加食品自給率、提高農民收入、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和提高農業技術。還可以透過創新農業科技和開發綠色農業來推動農業發展。 Walmart GTA Portal(Ethan111Atkinso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