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大春批判林彥助的【桃機賦】
2015/11/28 06:09:53瀏覽1856|回應18|推薦28

張大春批判林彥助的【桃機賦】

更正:林彥助君講三碗不過崗,指金門高粱。我看錯了。指的是酒,前後文意可通。賦不需押韻記者不知,問得無禮。林君全文內容並無 大錯,不需質疑。

我看過幾篇張大春寫的東西。嫌他批評太銳利。人生不必如此尖苛。張大春批評的對或不對?我認為他畢竟下了功夫讀了書,批評有時能切中要點。欠幾許厚道是真的。

 

林彥助七十六歲,已經老去了。人稱三重才子,詩、書、畫並舉。得此浮名,猶如重負。換了是我,絕不生受才子浮名。我知道那種沉重,兩肩難負荷。

 

由張大春來批評林彥助的【桃機賦】,那熱鬧了,一個是毫不容情的批評,另ㄧ位素享盛名。那是互不相讓的。張大春造了口孽之外,沒受傷害,林彥助就難受了。張若是肯替對方著想,那又是何必呢?我相信先母的訓誨:人生少種刺,多植花。換了是我,看看也就罷了,反正多數人讀不懂。西人更不懂。掛在那裏又何妨?

 

我是個學西學的人,青壯年時期少讀中華古典。汗牛充棟的古典翻看而已。這些年讀古典,依然沒重讀司馬相如和左思這些人的【長門賦】、【三都賦】等。倒是把屈原改寫的【九歌】讀了。大凡先漢時代的楚辭和漢賦有演進關係。XXXXXX兮,XXXX這種格式的賦體源自於楚辭。這個「兮」有可能是楚地的俗語。我讀【九歌】目的是想了解楚地的巫術的。並非文辭吸引我。不過,這些年重溫中華古典,把書法史和詩歌史弄清楚了。也許這是史者的本性,進入任何領域,先追究該領域的歷史吧。

 

就我了解的詩歌史而言,從【詩經】以來,中華韻文有兩分支,一支從漢歌演變成唐詩、宋詞,以魏晉時期為過渡期,曹操的詩詞為過渡代表;另一支從楚辭到漢賦以至於駢文,成為貴族韻文文學。前者有押韻和韻律,後者無押韻,有韻律。韻律的形成在於整齊的音數,駢文又稱四六文,那就是四音數和六音數的對稱,也就是我們講的四言和六言。早期韻文多以偶數對稱,唐詩卻以奇數的五、七言為主,這是很大的轉變了。這賦體的音數必須形成韻律,沒有韻律就不成賦了。

 

林彥助的作品受到張大春的批評,麻煩了。他若是把【桃機賦】改稱【桃機頌】,我想張大春想批評也沒轍。問題就在賦有格式的。音數無規矩,遺人口實!有人批評他這篇文章裡面ㄧ下子有古意,ㄧ下子又有飛機等意象,不倫不類。我不以為然。試問讚美桃園機場,不談飛機可以嗎?林彥助這篇文章的內容沒啥好挑剔的,問題在於略脱賦體。

 

我沒看林彥助寫的全文,只一眼瞟到一兩句,可以拿出來談談:

 

談到台灣高粱酒,他寫道:

包爾試飲三碗不過崗。

 

這是【水滸傳】裡面講到武松走到景陽崗前,店家賣好酒(夠勁的烈酒),武松連飲好幾碗,那店家和武爺講,你喝足了酒,今夜千萬莫過崗,崗中出猛虎。注意,這句話的音數是九音數,也就是九言。

 

我們看看司馬相如昔日【長門賦】的音數: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

 

【長門賦】以六七八三種音數為主,以六音數(六言居多),後日的四六駢文多用六音數,那是漢賦的遺傳。林彥助用的九音數,這裡頭因為他混用了白話語法的緣故吧。包爾就是白話,如包你一飲就醉,這是白話。把包爾弄掉,變成七言「試飲三碗不過崗」,立刻就通順了。

 

再看這兩句聯語:

朝別歐美之大都,夜幕安全而抵可愛家鄉

林君此言約莫想起李白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使用了七言,兩句對稱。 

這本是聯句,後日的七言和五言律詩都有聯句。聯句音數要一致才有韻律。前句七言很好,後句為十言,不搭稱。又不宜參有「可愛的」白話。

 

聯句可改為:

朝別歐美之大都,暮抵念念之家園

 

這樣就很有韻律了。賦體之中可以經營聯句的。短長句子雜陳才是大病。最好寫成行雲流水,那是最高境界。賦體,基本上是偶數對,通常是四言一句,接六言一句,兩句一組,四言和六言有短長。下一組也是如此。早期的詩經結構極類似。如若每一組短長不一,韻律感就損失了。當然其中間挿五七言,或聨句沒有關係。音數不零亂為要。雖説賦體可以不押韻,每組中的兩句每個字的平仄要求有抑揚頓挫。比唐詩還難寫的。

*也有一種寫法,好幾句四言之後接幾句六言,或反之,如此遙相呼應。 

平生看他人文章,很少批評,更不打筆戰。植花不種刺。張大春用筆如刀,欠了厚道。林彥助背負盛名,苦不堪言。這後面的一場筆戰,我看張大春就算了吧。想想林已經七十幾歲了,別兩下子給氣死了。人生讓點路,大家都能走。

 天下文章天下看。現在是天下文章,少人看。【桃機賦】無害於人,改個字成為【桃機頌】,林君愛怎樣頌是他的自由。何必呢?我看了林彥助君的書畫,都是上乘,人生能通二藝很了不起了。這中華詩賦甚難,我明格律,寫詩依然無意境,人有長短,莫苛責他人。

 

我希望張大春也能接受先母的訓誨:人生少種刺,多植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寫的文章,私下會和幾位好友講,仔細批判,揪出錯誤。這裡有我向朋友道謝的一封信。我的朋友圈中常有這樣的批評討論。朋友不批評我,我還說她們鄉愿呢。我的一群至交對於浮名都很淡泊。私下都拿出了友直,友諒,友多聞的態度。我有幸。如下:

 

XXX

記得我們談憤怒的葡萄和Dust bowl地當時了吧。妳可知過了幾年了?我當時要惟真去買這本憤怒的葡萄,在頁首註記了時間---20091019。五六年了。當時我沒全看這本書。妳不但糾正我寫的Dust Ball,更和我講,妳看了亨利.方達主演的憤怒的葡萄。我直到今年的此時才把史坦貝克這本書拿出來一章一章的讀。尤其最近一連串檢查,我都帶著這本書到醫院,減輕我的緊張。昨日才作了CT,很快要作超音波。進入今年的困難時節了。

 

有關Dust Bowl,我也察看了當時現象。這是一種水土保持不足與濫墾的結果。妳看看當年我多無知,竟然寫成Dust Ball

 

還有,這部電影,採用了紅河谷為主題曲。主題曲的演奏,很精采。我聽了好幾遍。

 

這些,都是當年我們討論的題材。我沒把有些東西讀好,妳細心,揪出我的毛病了。這種言謝,有必要的。正因知交才言謝。謝謝妳為我費神了。

_____________

附文

我又看了ㄧ些人根據張大春的攻擊來批評林老的桃機賦楚辭和駢文不分。我認為可以停止這種攻擊了。

如我講的那様,楚辭、漢賦、四六駢文,是一系列遺傳。並沒有文體衝突。運用靈活,可融貫。以漢賦為準則可。重點僅在音數的韻律。參有白話亦無不可,不害音數何妨?李清照大量用白話,卓然:效果。不要迎風起舞,逼死林老。張大春,贏了辯論,丟了厚道和胸懷,那是他輸慘了。林老只是忽視了音數罷了。

* 此處介紹張仁青的駢文選。駢文雖非早期漢賦,卻和漢賦一脈。可以參考。 

之二

賦體是貴族文學,魏晉時代以及稍後旳駢文可算半貴族文學到了唐代,雖然仍舊能找到唐宋人寫旳整篇賦文,已非主流。。所以說,最好的作法就是用文言文寫全文,後面加上短短幾句駢文做為贊頌。要寫長一點的韻文,另有一法,使用唐人歌體,如石鼓歌,或是行體,如琵琶行。這都比賦體容易多了。

*蘇東坡寫赤壁賦,名為賦,己非賦體。他用了很多四六言,只有扣舷而歌那首歌是賦體。整篇文章就是文言散文,性質和今日白話散文無殊。賦體自魏晉六朝以後就被詩詞取代了。文言散文就是文言散文,沒有散文賦這種文體。若其不然,我把文言文語法溶入在本篇文章之中,讀者會發現我用了很多四六言為句,這是一篇白話散文賦嗎?我們只能把赤壁賦的賦當成是通稱。這是最科學的當代定義方法。

唐代韓愈講文以載道,他的意思就是反楚辭、漢賦、駢文的美麗文辭的。另一方面來看,唐人不太會寫這種文章了。可見先唐時代文章之難。杜甫幾度稱讚庾信好文章,庾信是先唐時代四六駢文能手,他寫過哀江南賦、小園賦和傷心賦,風格已非漢賦當年。此證漢賦和駢文關係深,與時推移有了些微演變。時代不同,令人難寫古漢賦,勉強不得。更何況白話文的今日,連文言文都很疏遠了呢?

林老知道古賦體最適合做讚頌,勉力而行,吃力不討好。問題當代也沒見任何大師寫得和司馬相如比肩的。印象中張仁青駢文寫得好,,那還不是賦體。不信!叫張大春寫篇賦我們看看。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f2013e&aid=37028533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3 14:49

抱歉!原欲訂正,不小心誤刪。特補句重貼,再度致歉。 謝謝

賦之所以難,除了隱語多以外,還難在用典多]~正是。

按古人用典多,是文人必備常態,否則科考或為官皆難過。

今人仿作詩詞曲賦,似無須勉強用典,自然入文輔證即可。

前所提幾個簡單原則是初步,實際還有一套格律,姑略之。

仿作詩詞易,仿作曲賦則難。若改寫《桃機賦》,使合於賦體原則不難,難在全文如何意境醇厚與一氣呵成。

[CHF 兄:林老以同樣橫幅,國畫方式把桃園機場畫了,上面題首詩即可。完全把賦避免了。]~果然妙方〈只是不容易說服同意〉。

謝謝 CHF 指教。 謝謝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3 18:08 回覆:
雁兄的留言任本文中成了必要的忠言。我講的少,雁兄說的直,將給林老做為重要參考。大凡忠言多少逆耳。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3 16:40 回覆:
我恰巧遇到林老的小輩親人,我請他和林老到本部落格看一下。我等所有建議均替林老設想,希望能助他二度打擊,解決問題。栽花不種剌,先母的教誨如此厚植。絶非鄉愿。今日台灣尖酸苛薄風氣該改改了。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3 11:24

關於創作賦體之幾個簡單原則:

一、賦體多使用四六言;間或句子長短不一參差斑駁。

二、賦體多用隱語〈隱約譬喻手法〉,鮮少直截了當。

三、賦體不拘押韻,唯講求首尾和協,使上下文順暢。

四、賦體略帶對仗語法,無須太工整,但求氣勢綿延。

五、賦體常借用夫、兮等首尾助詞,藉以貫通上下文。

六、古之賦體以文言鋪敘為主,若參差白話+現代時事入賦,便失辭賦之況味。

[附按]:

 一、以上述原則對照林文,張大春批評並沒錯,只是用詞太尖銳,失諸文人溫文儒雅。

 二、林先生工於書法,仿賦(辭賦為最難模仿之古文體)創作應係遊戲文章,便無可厚非。

 三、若張大春認為此賦不宜在桃機展示,可以委婉表達意見,無須直接對撞。(學紀曉嵐)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3 14:25 回覆:

林老尚有一佳着:

以同樣橫幅,國畫方式把桃園機場畫了,上面題首詩即可。完全把賦避免了。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3 13:27 回覆:
回雁兄:


謝謝尊兄,把我散漫的文章整理出秩序和原則了。


我補充雁兄所言,賦之所以難,除了隱語多以外,還難在用典多。就拿庾信的【傷心賦】一例來看看。他這篇賦名為傷心,因為先有戰亂,二男一女未成年而喪,後日一女兒成人了,外孫卻幼穉而亡。他在賦中用典,「未達東門之意,空懼西河之譏」。這文字看來淺顯,前句出自【列子九命篇】,後者出自【禮記檀弓】。沒有賢達做註解疏通,休想讀懂。


我瞭解做賦之難,因此建議林老重寫之時,以文言散文把大部份內容寫了,文氣一轉,寫下「故賦曰:」。後面這賦越短越好,把台灣的精神講講就成了。文章寫好,必高明審讀修改才能出手。他必須要有Secondary strike,不能放在那裡不處理。


給一眾朋友:


朋友看到雁兄講得難,也就不苛責了。UDN善詩詞的朋友有好多,朋友可拜讀。可我至今尚未發現有誰能寫符合雁兄列的原則的那種賦的高人。我和台灣藝文界沒交往。朋友若能和林老講得上話,請和他說一聲,看看本文。準備第二擊。一生盛名得之不易,必須護持。畢竟他不是我們這種草民,可以馬耳東風,粗魯起來罵一聲:放你的狗臭屁!也沒啥關係。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3 13:30 回覆:

更正:

是列子.力命篇。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1 21:58

[倒不如我的構想,用文言散文來陳述機場面面,最後用四六言,超升於面面的物質之上,讚頌台灣非物質層次。]

~CHF 兄所言正是。或可將時事入詩詞曲賦,便是旁徵精錄散文改寫:時事散文→改作散文詩→改作現代詩或舊詩〈樂府、近體詩.... 等〉,需要時再續改作詞曲或賦體。〈略過精錄散文階段,直接述作現代詩或舊詩者有之。〉

[這個部份四六言仿賦體,加上林老精湛的書法,整幅作品能成國寶。]

~【桃機賦】標題本身即有逸趣,故您的相關構想頗佳,值得吾輩期盼。

關於涉獵中華古典我亦淺薄不足,願彼此共勉之。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2:30 回覆:

我們是事後諸葛,說了也毫無用處。此處能給朋友一個建議。此事件換了當事人是我就會這樣補救。以一篇新的桃機賦取代舊的桃機賦。蘇軾的赤壁賦為千古文章,我的桃機賦就能是國寶。文章請宿學潤飾,將宿學大名放在落款中,落落大方。一堆扁嘴批評的黃口小兒只能驚嘆!一生令名因此不墜。走出逆境要有冷靜的頭腦,找出逆境中的生機來一舉突破。朋友把我這種面對逆境,從而突破的方法記在心中參考。通常逆境中都隱藏着生機,要用慧眼才看得到旳。

然而,蘇軾行香子詞十分超脫,他說:浮名浮利,休去勞神。個人一生名利兩拋,這種風波上不了我的身,如此豈不善哉!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2:32 回覆:
我與雁兄的討論很有價值,朋友細思。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3:26 回覆:

第三段

 第二次的賦名也能運用幽默改成陶然忘機賦,把桃機兩字的發音隠蔵在賦名之中,如此耐人尋味。人在桃機,因陶然而忘機了。也就是說心已醉,連身在何處也忘了。這不就是李白詩句的本意嗎?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5:57 回覆:

第四段

逆境有輕重之分,張大春多嘴苛薄搞出來的逆境並非是沈默就能熬過去的。我置入了林老困境,思考如何解決。發現這種困境只有用更強烈的作為才有用,重寫桃機賦為手段。

林老握有的優勢深厚,其一為書法,他確實下了一生功夫在書畫上,兩絶才子是優勢。文章方面,林老能寫文言文與唐詩,漫長的藝術生涯,不可能不認識高明的墨客騷人,禮請擅文者潤飾初稿,並與朋友齊名落款也是佳話。不止轉逆為順,更是破逆為強猶如海明威講的:腿骨斷而癒合,只要勤練、補強,斷處尤勝。這是越挫越勇了。

文章有瑖疵,尋常事也,重做一次,達到Flawless,有何難哉?這東西並非是覆水難收的最惡劣逆境,有生機的。

本文至此,是為結論。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6:15 回覆:

餘語:

我在台灣修行,要銭生活,找到老學弟Tom設法,他找了一本有關Credit Union的書讓我翻譯。他是這方面的專家。我和他講:我們兩人一起翻譯,拿到錢了一半一半,也不枉當年相識讀書一埸。翻譯過程中果然發現了許多專業東西都是他解決的。事後他寫了一篇後記,回憶了他當年寫論文,我指導他的點點滴滴。一人不如二人智,桃機賦與朋友共同來寫是佳話。和朋友分享榮譽更是美好回憶。在我的世界𥚃,沒有文人相輕這四個字的,只有相輔相成。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7:09 回覆:

餘語補充:

那本書翻譯完以後,我拿了一筆錢生活就沒事了,該書後來被列為相關科系参考書。Tom和學界互通,多年後和我講:有位教授說本書中文翻譯得不好。我和Tom講:你聽他放狗屁。我們在學校讀書時就很留意英譯中文,必須達到中文化90%以上,很忌諱歐式語法。這些年來別說學界作品的英文簡單一點,讀起來不可能曲解,就算一堆小說,如Stephen King寫的那種東西,都是躺床上或上厠所看的。至於專業的部份,你是專家,會搞錯嗎?你的英文比我稍差,因為不讀小說,又沒有完全在外國生活三五年經驗,中文和我伯仲間,連筆法都很像。咱們弄出來的東西保証水準之上。

有至友相輔相成,又能知人知已,我們沒怕過他人長舌的。縱算為銭弄出來的東西,宿學在其中矣。更因為我們就是草民,無盛名之累。怕個鳥!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1 12:16

俺也算半個眷村子弟〈先父伙頭士官隨國軍來台〉,曾居眷村外圍半封閉眷宅十年。

個人才疏學淺,須多向 CHF 兄及格友們請益學習。

下例為運用助詞「兮」,嘗試「詞→賦」遊戲之作。

◎蘇東坡《行香子詞》~小令雙調:〈別稱長短句〉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
 酒斟時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休去勞神!
 似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
 且陶陶樂取天真。
 幾時歸去?做箇閒人。
 背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蘇東坡《行香子詞》試改寫賦體:〈近似四言賦〉

 清夜無塵 月色如銀。
 酒斟 須滿十分。
 浮名浮利 休去勞神!
 似隙中駒 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 開口誰親?
 且陶陶 樂取天真。
 幾時歸去 做箇閒人?
 背一張琴 一壺酒,一溪雲。

附按:這也是遊戲之作,自娛而已,不登大雅之堂。

倘若參入現代時事為賦,難免斑駁相錯,非文言非白話,頗難顧全辭賦之體裁韻律。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16:43 回覆:

夜間把雁兄引介旳行香子詞抄寫,又把過七里瀨也抄在一起。過七里瀬,蘇軾用了風景對比手法,技巧高。

給我一兩天時間讀懂了再回應。謝謝。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13:59 回覆:
這裡先講一段:張大春和我們並無兩樣,既無祖產,又無人脈,憑着所學中文,寫些文章和小説,賺了錢,又混了名氣。自食其力。我看過他替文友解釋晉人尺牘,尤其是王羲之的書法帖,都能妥貼在理。心知他讀了書了。替他高興。算他是出頭的外省二代。


外頭不知我們除了一顆頭顱和一雙手腳以外,一無所有。還以為我們有特權呢。我為這點駡張大春,他把自己做小了。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15:09 回覆:

蘇軾這首詞,我沒有讀過。可見浸潤於中華古典尚淺。先感謝雁兄之引介。我會把這首詞抄寫了成為我的收藏,並且多讀幾次。誠如雁兄所言,唐代韓愈的古文運動使他的時代以及後代更重實質與自然的表達。蘇軾這首詞,輕輕悄悄,描繪了無欲無求的人生。今日的我就該這様生活。

一直以來,非常喜歡蘇軾的詞。前說赤壁賦最後一段談到人生哲學,使我感悟深。我說那是文言散文,不能說是賦,東坡先生沒用任何華麗詞藻,赤壁賦依然是千古文章。台灣年輕一代若是繼續嘲弄中華遺產及前賢,我恐怕那模樣到了西方也讓西人輕看無絲毫氣質。並認為他們出自東北亞的蠻荒。一嘆!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17:22 回覆:

第四段

雁兄所說有見地。把時事現景用賦來描寫,又加上十言的設定,一定吃力不討好,還會文白夾雜。倒不如我的構想,用文言散文來陳述機場面面,最後用四六言,超升於面面的物質之上,讚頌台灣非物質層次。這個部份四六言仿賦體,加上林老精湛的書法,整幅作品能成國寶。文字部份底稿寫成後,請宿學潤飾,用兩人之名發表。我能想象隨之而來的轟動!

林老或許只是遊戱之作。當時少了全盤規劃,遺憾!以詩詞寫作,或我講的這種文言散文加上讚頌近賦體的寫法絶非遊戲文章,能博令名。我這事後諸葛,毫無用處。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2:43 回覆:

第五段

蘇軾提筆皆文章。所有文章不論見解、押韻與韻律的底子都很鞏固。雁兄巧思,墊幾個字就成賦了。雖然、雁兄講是遊戲文章,卻能登大雅之堂。

建議朋友友細讀雁兄介紹蘇軾的行香子詞不要錯了。今日網路交流比古人開卷有益要便捷。善於利用吧。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2 02:43 回覆:

第五段

蘇軾提筆皆文章。所有文章不論見解、押韻與韻律的底子都很鞏固。雁兄巧思,墊幾個字就成賦了。雖然、雁兄講是遊戲文章,卻能登大雅之堂。

建議朋友友細讀雁兄介紹蘇軾的行香子詞不要錯了。今日網路交流比古人開卷有益要便捷。善於利用吧。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1 10:09

前貼文純個人淺薄看法,容或冒昧;尚請CHF 馮兄見諒。謝謝

辭賦本係一種四六言古文體裁,較接近散曲,唯比散漫詼諧元曲之用語,較拘謹端莊且可歌可泣。

如所提庾信哀江南賦與傷心賦,便值得吾人細賞閱。

又自屈父賦以降,浮華漢賦及駢麗俳賦、恭整律賦,便都已失古文自然樸實、天真浪漫之正道矣。

無怪乎韓愈倡古文運動,反對雕飾,力主返璞歸真。

至於賦體的畛域,各說不一可參考,見仁見智並無定論。

故而個人傾向為文少用辭賦〈不易討好〉,詩詞則無妨。

回頭看林先生之《桃機賦》遊戲之作,純自娛娛人不傷大雅,故張兄無需挑剔,陷入文人筆戰也。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10:39 回覆:

回雁兄:

我們交換意見不受拘束,也不要客氣。

我希望張大春知所止,別再扯出更多事端就算了。我也是眷村子弟,比他年長。默也幾句,他若是看到了,記在心裡就行了。這眷村有倫理規矩的。年長者說幾句,小的聽到就行了。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10:41 回覆:

更正:

默也幾=

駡他幾句


CHF狗爺/馮濟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1 08:14

臉書回立朋友如下:

回蔡一

你指出來的正是音數問題,算是瑕疵了。漢賦和後來的駢賦用六言四言居多,這是類似詩經語法,唐詩用五七言。這些音數下的句子都是精練的。林老用了九言和十言,除非加入白話,否則無法湊足字數,必然產生贅字。一篇文章有瑕疵,尋常事也。我又看了他一兩首詩,倒是無贅字。他被五言七言規矩了。就這篇賦,他設定為九言十言,文章未動筆,先框死了自己。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01 02:17

關於張大春批判林彥助的【桃機賦】,不妨以平常心看待。〈以賦名【桃機賦】可知,這是林先生的遊戲之作。〉Fox想

林彥助的【桃機賦】是遊戲隨心賦作,無須太嚴肅;同理張大春的批判文,假設是嘻笑戲謔之作,亦無須太認真。

若其中有若干遺憾,便是林先生已七十六歲,遊戲文章純粹自娛娛人,突然有文人尖銳批判,心情難免落寞難過。

張大春可能認為自己出於善知識,但對方年歲已大,故聽者有意難以雅納異見,則是張先生之過~尊老重賢為先。

至於賦文內容,由於係遊戲之作,故不在討論之內。則張先生的批判賦文內容,便已超過。唯張非有意,盼林先生寬心諒解。

按:賦者介於詩文之間~半詩詞半散文;約略可分成騷體賦、文體賦、駢體賦〈俳賦〉、律體賦等四種體裁。特點是使用較寬鬆韻語與一問一答形式,且不拘泥於押韻,但講求對仗工整、音調諧和..... 等。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03:48 回覆:
回雁兄:


我們先交流兩首賦作。我在寫本文時,兩三夜晚讀庾信的哀江南賦與傷心賦,竟然為文所感,悽悽然然。庾信文章果然深刻如斯,動我心弦!


我並非完全沒用過賦體。昔日授英文,為了向學員展示英詩不止能用白話散文翻譯成散文,諾大中華古典遺產,能用合適的文體翻譯成韻文。遂取但尼孫英詩-鷹為例以賦體轉換。成為翻譯教材。


不惟個人把古典語法溶入白話之中,雁兄熟讀古書,我看超越於我,白話文中呈現典雅風格。這是當代年輕一輩很難體會的境界。現在台灣有廢古文運動,無知之至!


本文指責張大春處就在讀聖賢書,首重居心,才學尚在其次。否則區區才華與所學能稱善否?張若是西人,當不致於責備於他。中華教養盡在仁恕兩字上的功夫吧!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2-01 05:17 回覆:

又及:

我很厭煩政治史與批評人物。重拾中華古典所做之歷史研究多是書法、詩歌史、音韻史等。所用方法為西方史學方法,那是有缺憾的。我知道清代學者有極精湛的方法,一生錯過了。對於賦體的定域並非傳統方法,也或有缺陷未可知。

我的中華史學概念僅限大學時代所知。差了幾分火候。見笑了。


Sookh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29 19:58

謝謝分析-- 您的評論公正客觀-- 受益良多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1-30 02:57 回覆:
回素卿小姐:


林老寫賦,大致概念他了解,作品陳列在桃園機場並無不當。他唯一的瑕疵僅在音數上面的疏忽,最好使用四六言,或五七言。那是古代的規格。也僅是瑕疵而已。他就是因為出了瑕疵,我才講他書畫兩絕才子,沒講他詩書畫三絕。縱然如此,已經很了不起了。


我這篇文章如果林老讀了絶不會生氣,甚至可能和我成為朋友。本文講得中華韻文演變史是我珍貴的心得。畢竟我是史者,寫不好詩,不可能弄不懂詩歌史。所談的詩歌史,林老若是能讀讀就太好了。


那麼多人隨張大春起舞,那麼多國文老師也在那裡胡亂批評,用辭苛薄。沒有一人真的指出這篇賦唯一的瑕疵。可見台灣中文教育需要加強。更要在做人處事上,痛修養工夫。林老這個瑕疵無傷大雅,陳列不妨。下次他再寫賦的時候把音數留意、就成了。


至於我自己,寫過詩詞,意境不足,沒寫過賦。如果我來寫桃機賦,音數上沒問題,內容上比不上林老的觀察。文章還是內容重於格式的。他這篇賦懸掛無礙,原因在這𥚃。他對台灣的感情,洋溢在文字中。殊為可取。丨
CHF狗爺/馮濟灝(chf2013e) 於 2015-11-30 04:52 回覆:
這篇文章我連改多次,既不願誤導朋友,也不願對張大春和林老有不公道的批評。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