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參考書增加知識落差
2008/07/18 07:08:14瀏覽440|回應1|推薦0

參考書增加知溝

有讀參考書的學生將比那些沒有參考書可讀的學生獲得更多知識的質與量,因此參考書增加了彼此的知識鴻溝;而從小獲得更多知識質量的學生,從學校的學習成就一路領先到社會成就……知識的落差造成貧富落差,沒有參考書可讀的學生,永遠形成教育的弱勢和社會的弱勢。原本教育可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理想,也不復存在,因為貧富差距,決定知識差距,最後可能在學歷文憑至上的社會,決定多數弱勢兒童永遠落入弱勢族群的一生。

教育部要學校禁用參考書,那麼請書商先提升課本的品質吧!

  放暑假前一週,朋友的小孩把學校置物櫃的幾十本課本帶回家,光國語課本就有十一本,因為除了課本和習作,每一科都有參考書。怎麼可能不買參考書?無論我是家長或曾是小學教師的身分,我都很難叫孩子或學生不要使用參考書,因為書商把參考書編得比課本完整、架構清晰、脈絡分明多了。

  以五年級社會課本為例,幾乎所有描述歷史事件的課文,內容僅像一篇流水帳短文,小學生看完課文,就像聽完一則小故事,很難對歷史有具體的認識和思考。雖然這部分可以透過教師教學予以補足,但是對多數學生來說,既要認真聽課,又要忙著切割課文、理出架構,把歷史事件的時代背景、發生成因、事件過程、導致哪些後果和產生哪些影響等,聽一次課就做足筆記,短時間內記憶所有細節,這是不太可能的事。

  更何況,仍存有少數教師要學生背誦社會課文,死背強記歷史。如果沒有資料完整、架構分明的參考書,讓學生能在課後複習和慢慢了解歷史的前因後果,僅依賴籠統的課文,真讓人憂心,學生如何學習呢?

  試想,如果參考書不好用,沒有存在價值,何以家長要買參考書、教師也陽奉陰違閉隻眼,讓參考書能堂而皇之進到教室裡?這不僅是因為家長擔心子女學得比別人少這類表面因素而已。

  以前的教科書內容完整豐富,現在的教科書開放民間書商編輯,強調圖像編輯而大量減少文字量,加上政府壓低課本價格,書商自有權宜和生財之道,於是,許多精華就轉到參考書去了。

  看到課本的內容支離破碎,我真希望參考書裡的內容挪一些到教科書裡,不然,許多只有教科書可讀的弱勢學童要怎麼辦呢?(by小紅辣椒, 2008/7/8國語日報)

PS:我從來沒有買過任何一本參考書或測驗卷什麼的,而且從小學開始,我從來都不知道原來課本之外,還有「參考書」這種東西。

  據說前總統阿扁雖是三級貧戶,但是父親當小工賺的少許錢,也不吝於買「參考書」給小阿扁讀(我把這個不知是真假的故事告訴我爸,他當場瞠目結舌,因為他向來輕視讀書人,但是他以為他所崇拜的阿扁是天資聰穎的天才,而且,其實他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參考書)……原來,「參考書」存在的年代真是久遠。

  那我居然從來沒有用過、讀過任何一本參考書,還不知道有參考書這種東西……。我什麼時候第一次摸到「參考書」呢?當我開始去小學當實習教師時,出作業給學生,有學生畫出歷史事件的背景和架構圖,我驚訝萬分,然後,班導師給我看一本社會參考書,我當場差點說不出話來,原來學生是抄參考書的,原來書商把參考書編得這麼好……真是太過份了!乾脆叫全國學生都不要買課本,直接買參考書就好了,那些習作簿什麼的也不要買了,買一本參考書來讀更好。唉~對沒機會讀到參考書的學生,真是太不公平了啊!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rrycore1&aid=2013575

 回應文章

弄潮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說到問題重點
2008/07/18 07:28

我也覺得參考書內容比教科書充實有秩序

每學期開學,總要為兒子花上千元購買參考書,否則光靠教科書上圖多於文的寥寥數語,如何應付千變萬化的考題?

當初簡化教科書,目的在鼓勵學生多收集資料,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這就叫[教改]

只是,力倡教改者,可曾想過,資料來源可豐富了?巧婦難為無米炊呀!

理想與現實脫節,苦的是家長與學童。


唯有賭上一口氣,才有反敗為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