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07 19:19:30瀏覽1550|回應7|推薦14 | |
時和先生問,佐藤學博士所提倡的學習方式和一般傳統有甚麼不同? 雪人娘思考多時,覺得應該認真去答辯,一來不枉費閱卷官給的好分數,二來不會讓別人誤以為我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不過說真的,外國月亮真的很多地方是又圓又大,台灣老是跟在後面學! 教改不也是如此嗎? 理想之外欠缺現實考慮,才會變成怪獸!) 希望我將書中所讀到的資訊,可以為時和先生解惑,同時也讓自己再次反芻,將部分的觀念放在自己的課堂中實驗! ********************* 佐藤學博士實現"學習的革命",分為兩個部分進行,一個是孩子們在教室裡的學習方式,一個是老師們的研習內容。 孩子們的學習部分,佐藤學博士提出的具體實踐方法: (二) 透過和他人的對話,實現"協同學習"。 (三) 擺脫儲蓄知識與技能的枷鎖,實現能夠表現、分享及品味知識與技能的"學 所謂"活動式的學習",要借助道具、素材,以及人為教學和學習的輔助器材,在老師設計的學習活動中,讓孩子們透過討論、相互發問、請教老師、發表意見等等,習得教材所欲傳達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學習和傳統中,老師們受制於進度而不斷利用抄黑板講解、自編講義、或所謂的電腦視訊的輔助,讓學生只是聽課超重點,這樣的傳統無法在教學現場驗證孩子們是否徹底學習,也無法讓孩子們有超越教材內容的新的領悟和創意。 所謂的"協同學習",指的是建立在平等的前提下的分組學習。在協同學習之中,老師提供的學習內容,高過於孩子們已經知道的水準,孩子們在分組織中,必須從已知中去推敲老師的課題,然後透過孩子們之間主動的討論對談,讓每個孩子真正了解內容。程度差的孩子必須自己提出自己的疑問,才由其他同伴說出自己的意見或答案;相較於傳統中的分組,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擔任小老師的角色去教程度落後的孩子,這樣的分組,讓程度差的孩子會欠缺自信,沒有機會主動提出自己的疑問,仍然是被動的被教。 協同學習同時實現了佐藤學博士想倡導的"民主"哲學,他期望每個孩子在教育學習過程中,擁有建立自尊自信的機會,而他所提倡的"協同學習"可以實現平等式民主,讓孩子們不會有歧視的可能。這樣的結構,讓孩子們更願意學習,而不至於逃學,或者將精力轉到霸凌。 而最後讓孩子們在發表想法發表成果的時候,孩子們就不是學到死板的紙筆死知識,而是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讓孩子們去品味知識的美好,這境界很高,但是在日本許多推行的學校看到孩子們的讓人驚喜的表現,都促成了佐藤學博士"學習革命"得以推展。而且餐與推行的學校甚至因此而有更高的學生進入了東京帝大!) (*雪人娘的想法是,在台灣學校教育體制下,每科都有共同進度,有時要趕進度,很難實現第三步驟。如果班級人數多,分組後,組別多,容易有天高皇帝遠的亂象,也不容易推行協同學習;佐藤學來台參觀察過學校教學現場,提出台灣的缺點,一是人數太多,二是教材太簡單。) 第二部分是老師們的研習,內容以觀摩教學和校內老師為社群,觀察重點是以每個學生學習的實際狀況為觀摩的紀錄重點,"在哪個階段,孩子們的學習生效","活動設計是否執行得當?" 檢討會中,只能說出個人在觀摩過程中的心得,不可以批判,每個觀摩者都必須發言,不給任教的老師建言,只談自己在過程中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收穫。 佐藤學教授期望於中小學老師盡量安排活動,讓孩子們從做中學,例如,數學的直徑觀念的教學,老師問孩子們"一個元的直徑有多少條?",孩子們發言之後,老師給了每組的孩子一盒牙籤,讓孩子們用牙籤在一個圓圈中去擺出直徑的圖形位置,結果孩子們發現"可以無限多條"之外,也會有孩子在過程中意外發現如果變成立體,就是圓球,這樣的發現不是透過老師教學,而是透過活動設計讓孩子們有自己超越課程的發現,也就是佐藤學教授強調的"跳躍式學習"。最終希望孩子們透過活動,得到發表和品味欣賞知識的能力培養。 跳躍式學習,應該可以建立學習的趣味,因為不是被動被老師們告知,而是透過活動中由孩子自己找出來的,這樣的學習會提升學習的專注和多元化!
|
|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