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8 14:36:56瀏覽5015|回應10|推薦60 | |
再度光臨北美館,注意到"波納爾"的存在。 再一次接觸,覺得波納爾的顏色很柔和繽紛,色彩明度高,讓我聯想到雷諾瓦接近黃橙色調溫馨的感覺。波納爾的風景畫有印象畫派點描的影子,但是更為細膩;印象畫派的點描在色點之間有很明顯的距離,而且色點多用原色,利用光學原理讓眼睛在距離外自然顯現空間的景深,而波納爾的色點之間融洽而綿密相容,很細緻。這種畫法用來描寫裸體女人,可以很貼切畫出女體的嬌柔美感。 畫展中,波納爾有一幅裸女在浴室照鏡子的背影,一片橙色很有層次的表現浴室裡水氣氤氳的美感,有位一起觀畫的女士解說波納爾色彩之妙,她專程為波納爾的畫而來。也因此吸引我認真觀畫。期許回家要找資料來認識波納爾,因為自己往往只是憑藉片段知識和主觀意識決定對一幅畫的好惡,沒有能力走入一幅畫的生命精髓,。
上網查了一點資料,讀過後,更清楚波納爾的生平和風格: (1) 轉貼:博客來何政廣簡介波納爾 活躍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法國先知派繪畫大師波納爾,以對自然直接的觀察為基礎,發展出極具裝飾性的自我風格,被視為銜接印象主義之末與野獸派初肇之間的象徵主義新路線。 (先知派即"那比派(Nabis)",「那比」,在希伯來語是「預言家」的意思) 波納爾早期深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繪影響,又繼承印象派豐富色彩與活潑的實踐精神,進一步結合了印象主義的客觀性和象徵主義對文化記憶與情感的基本主張,波納爾不只是重現現實,更將現實感情化,他把裸女的肌膚、餐桌的果實、窗外樹葉的閃耀光彩,融入了生活的感覺及人對自然萬物的關懷與祝福。 波納爾的作品常出現橙黃翠綠,於逆光中顯現繽紛的色彩變化,並混合自我幻想與視像,超越了視覺中的現實世界,轉化成一幅幅精彩動人的傑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畫山想山終不成山,畫海想海,海會把你溺斃,畫雲想雲,如墮五里霧中一臉愁雲慘霧。 法國畫家波納爾(Pierre Bonnard, 1867~1947)只觀察週遭事物、記筆記、回想與幻想,轉化成波希米亞式的記憶與感情和想像力,呈現於畫布上的構圖、色彩、光線的氛圍,成為畫面幻想力的量感與戲劇張力的元素。 他讓我們了解意識是由一連串的偶然知覺所構成,他說:「掌控並淩駕物體色彩和法則而具有自己的色彩,自己的法則。」冷靜的意向與透明的色彩在鼓勵我們陷入畫中,就像羅斯科寧靜的空無一般。 他說:「自然的美不一定就是繪畫的美。自然以其主題為我們設下陷阱。」波納爾畫靜物,會先讓花朵枯萎再開始作畫,他說:「這樣它們會有更多的存在。」 以前在新生南路李石樵老師畫室,見老師畫玫瑰花靜物,花都已凋零水果早已乾癟,老師仍憑自己的幻想力,完成瑰麗迷人玫瑰花靜物。那時老師所掌握的形與色彩已是自己的詮釋。 ++++ ++++ ++ -++++ ++++ 。。。。 ++++ ++++ ++ ++++ ++++ *****************************
據說波納爾的模特兒都是他的妻子,兩人情感濃厚,是工作夥伴也是生活相互扶持的精神伴侶! 這樣的波納爾很讓我OBS敬佩,一個畫家竟然可以在妻子身上找尋作畫的靈感,相較於畢卡索的多情,波納爾的專情讓我感動。 終於,又認識一位畫家。再一次前往北美館,原以為是為了友誼,竟然收穫這麼大。忙碌的生活,讓自己很抗拒學習新的事物,很怕腦容量不夠,一知半解的學習和模糊的記憶,很容易對新事物的存在產生誤解。為環子而去,卻為自己帶回來豐盛的學習,幸福感於焉而生。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