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3/22 12:51:09瀏覽1484|回應16|推薦56 | |
引用文章吹哨子的人- -向大老鷹姐姐致敬 寫在前面 正文 我想換個角度來看待。 其實,這段對話是有很深的涵義,爭執的不是「禮」與「羊」在天平上到底是什麼比較重要的問題,而是師生在於「禮法」這件事的觀點上所看待的態度。如果單純認為子貢只是愛惜那頭被浪費的羊,孔子何必這麼看重子貢?子貢又何必在孔子死後為老師守墓六年?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正因為如此,孔子對於現況抱持「保守改革」的態度,儘管,他的學生對於已然「崩壞」的禮樂,甚至是政治現況都期待著有「大躍進」式的改革,在表面上看來,在師生之間的觀念有個很大的鴻溝。 相信以理想主義者的孔子而言,應該評估過,激進改革的風險在「禮樂崩壞」的年代裡,比起「保守改革」的風險還高,因此,孔子的主張,還是維持在保留「形式主義」進而強化內在的倫理與精神,而子貢的態度則認為「激進改革」,作出「破壞性的建設」,因此,子貢與孔子之間對於「禮」和「羊」的對話,只是在突顯這個觀念出發點的差異。 舉這個「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的例子,只是要說明我的立場,看待一件事情,或者應該從其他的角度重新思考,不一定要著眼在「是非對錯」選邊站。 對於網路城邦近月來的風風雨雨,也許我們是該向「A whistleblower」致敬,因為他提醒了我們要留意「程式後門」的風險,也讓我們看清楚了「人氣」與「推薦」的個人內在問題。 但是,不得不留意的問題是,當某種應該遵守的「份際」遭到逾越,有沒有可能使得「吹哨者」變成了「吹笛人」? 在「吹哨者」提醒大家留意現象之後,是否也要提醒大家進一步思考關於公民道德執行而後就彰顯了公義的深層思考?對於前者,大致無有異議,但是,對於後者,會牽涉到比較複雜的問題。 一般與遊戲者訂定對價契約的網路遊戲公司,可以透過契約進行履約義務。但是在這個免費的網路論壇,除了依靠公民素養的自制,或者沒有更理想的辦法,尤其,認真在發言之前,詳細看過,而且認同,並且願意遵守的人,還是存在著。不過不願意遵守這《網路城邦發言守則與禮節》又該當如何? 在每個人發言都能看到的《網路城邦發言守則與禮節》上頭註明: 有人看過管理員處理嗎?有人看過市長處理嗎?這不是單一事件,也不是針對某個人,未來仍有機會發生,可能很多人也看過之前在其他城市發生過類似的人身攻擊事件,後來怎麼處理的? 是不是還需要更多「吹哨者」站出來提醒大家,但是呼籲大家共襄盛舉的時候,是否要一視同仁地擴大檢視在「廣大的網路城邦論壇」究竟存在著多少「吹哨者」沒有發現的類似問題?畢竟,「針對性」的伸張正義,大醇難掩小疵。 如果是當事者在事發當初,應該主動向「網路城邦管理者」要求依照規章處理,如果,這條管道無法暢通,「吹哨者」的存在才能彰顯「公義」的價值,否則,「吹哨者」一但逾越「倫理份際」,過當的行為則容易流於「非法正義」! 對於不遵守《網路城邦發言守則與禮節》的網友,的確是應該與以最嚴厲的「道德譴責」,因為,沒有人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或其他人身上,但是,也不能因此而放任「吹哨者」的「作法」,尤其在本質上的差異,不能認清「倫理份際」,「公理」或「正義」若是演變為集體主觀的認知,而缺乏客觀的標準,甚至在道德上絕對的超越,屆時,網友很可能將「吹哨者」改造成「吹笛人」,這更是每一個網路公民無可逃更必須要負擔的道德責任。 問題是:既然我們不希望人家使用程式語法的問題對待我們,我們也不希望有人以人身攻擊對待我們,但是,我們使用直接點名、上門留言的方式,這會不會變成「非法正義」?這會不會是「動用私刑」?這是更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個人以為,孔子一直矜持的「我愛其禮」,恐怕是「最保守」的檢視方式。 致敬是應該要的!但是,這是一個辛苦的開始,因為,「吹哨者」更需要有足夠的自制力,提醒自己不能變成「吹笛人」,而公民更有責任監督「吹哨者」,因為,「吹哨者」的出現與轉變,都是一面公民返照自身的鏡子!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