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30 21:12:02瀏覽1015|回應1|推薦5 | |
故事媽媽不只是故事媽媽 兒童哲學以討論的方式讓孩子建立自己的思考風格,同時希望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考、關懷性思考及批判性思考,並幫助他們適切的運用各種思考技巧修正自己與同伴的觀念。「透過討論教學方式,讓孩子體驗思考的樂趣,在學會獨立思考之餘,還能養成與同伴合作、討論的習慣,進而建立自己自己的思想、發揮個人獨特的思考風格。」兒童哲學的重點在於讓孩子自己整理經驗,尋找意義,表達想法,並從與同伴的討論過程裡建立探索團體的學習模式,同時在共同思辯的歷程裡修正自己的觀念,鞏固自己的哲學觀念。兒童哲學討論的內容可以是邏輯的思維、哲學問題的困惑、關懷的情感分享、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方式等孩子有興趣的議題。 自從我接觸兒童哲學,從事兒童思考教學開始,就深為兒童哲學的教育觀點所吸引。我相信兒童哲學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孩子一種更有趣的學習歷程。毛毛蟲的兒童哲學教材,除了採用李普曼所設計的小說,也包括某些能激發孩子思考的故事,說給孩子聽,或與他們共讀。兒童哲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讓孩子對故事的內容和情節提出問題和想法,再進行討論。我發現透過故事所引發的討論與思考活動並不亞於使用兒童哲學教材,因此翻譯、改寫、創作故事、說故事、與孩子討論故事就成了我生活與工作的重心。 毛毛蟲主張的說故事目的與一般床邊故事或課堂說故事不同,所以不論是說故事的方法、故事書的選擇、帶領討論的方式,也都與傳統說故事的方式不同。例如『插嘴式』的說故事方法在說故事過程中允許孩子隨時打斷故事,針對內容提出問題進行討論。也因為說故事的方式不同,一般人若沒有相當的介紹和練習,實在不容易進行,也不容易達到兒童哲學思考教學的目的。 在民國八十四年以前,毛毛蟲所做的思考教學活動,還沒有機會納入國民學校的課程;然而,我認為兒童應該有機會獲得這種教學,而義工媽媽說故事是讓兒童哲學和思考教學進入國民學校的一條捷徑。多年的經驗告訴我:說故事技巧可以學、討論的技巧可以學、與孩子討論的能力也可以學;因此,訓練故事媽媽到學校講故事的念頭就逐漸形成。我們最基本的想法是,如果有一群義工媽媽可以進到教室,為孩子述說各類有趣、好玩且具思考性、哲學性的故事,讓孩子能在聆聽故事的時間裡,除了享受一段愉快的歷程,還能經過知性冒險獲得思考的樂趣,進而整理個人的經驗、發展自己的想法,那麼,不僅可以讓學校增加一些不同的面貌,也可以讓孩子嘗試一些不同的學習。 就當這個念頭發展成熟之際,在民國八十四年底,陳來紅女士在樹林爭取到故事媽媽培訓的第一筆經費,於是我們開始了第一批故事媽媽的培訓活動。開始至今,這項訓練課程已經進行了七年,並持續蓬勃發展,兩千多個日子以來,已經有數以千計的媽媽在各個社區、學校默默耕耘這片『故事田』,散播故事的種子。 由於將『故事媽媽』定位於義工性質,因此我們將目標定在訓練一群:樂於從事說故事服務、有能力說故事,能夠瞭解卻不必要完全知道兒童哲學理論的人。故事媽媽必須明白說故事給孩子聽的重要與樂趣,以及引導孩子討論的基本技巧,但是她們不必完全弄懂這些重要原因背後的心理學基礎、語言發展理論、思考發展歷程等等專業的知識。 其實,許多媽媽參與這項義工活動最初的動機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當她們掌握以插嘴法說故事誘發孩子思考發展的基本技巧,實際投入義工行列之後,等她們踏進教室,開始對孩子說故事時,多數人都會體驗到故事的魅力,也在說故事的過程中獲得與孩子相處的樂趣,她們不僅發現自身隱藏的童稚之心,也醉心於與孩子互動時不時綻放的智慧火花。而且有更多的故事媽媽對我說她們逐漸習慣告訴自己:再多想想,換個方法想想。同時她們也更能包容不同的想法與意見,因此,故事媽媽們就可以長期在教室裡『以孩子為師,以自己為師』,經由反省與練習使自己成為說故事高手。這些個人的成就與樂趣就成了鼓勵媽媽們持續服務的最大動力。 故事媽媽的培訓計劃所設計的課程,目的在於培養媽媽們說故事的技巧與討論的能力,希望協助媽媽們運用故事、認識並幫助學童發展自身思考與價值觀,同時也希望媽媽們有能力將所學貢獻給社區,說故事給其他孩子聽,傳遞故事裡的文學性、思考性與趣味性。換言之,故事媽媽應該是所謂的『專業義工』,專業的部分是對於說故事的能力養成,義工的部分則是提醒媽媽們服務的意義。在故事媽媽訓練課程裡提供了前者大部分基本能力,其餘的、更專精的部分就得靠個人透過閱讀、練習、及同伴討論反省來精進;後者,就顯得抽象多了,『服務他人,成長自己』不應該只是口號,需要每位故事媽媽親身體驗才能深刻瞭解,故事媽媽必須樂於服務,能從義工工作獲得成就,並能扮演學校與家長間溝通的橋樑,補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銜接縫隙。然而,這卻是訓練過程裡經常碰到的問題。尤其是有些媽媽說故事說了一段時間後,就會因為各種理由而逐漸退出服務的行列,雖然每個退出的媽媽都有很好、很充分的理由,但是從訓練之初的期待來看,總是令人感到遺憾。不過,還是有更多的媽媽(現在開始也有少數爸爸)願意加入說故事的服務行列,與許多堅持到現在的故事媽媽共同耕耘故事田地。 在我與故事媽媽相處的日子裡,從課程設計、實際教學、安排示範教學、觀察學員實習、展開服務工作,到協助故事媽媽組成故事團、故事協會。這期間有許多媽媽會時常與我討論各種問題,其實,在回答問題或與她們討論時,我從她們身上學習到許多,更深深被她們的熱誠所感動,連帶的也讓我對教學改革的工作充滿更多樂觀的期待。 推動社會書香風氣必須從早期閱讀習慣養成開始。然而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與能力,並讓孩子能從閱讀獲得樂趣,進而學會透過閱讀與討論進行思考,插嘴式說故事的方法是個很好的進路。『故事媽媽』,這一項遍及台灣的義工訓練工作,這一件讓孩子快樂的服務工作,就是讓這個理想實現的開始。許多年以來毛毛蟲開闢了一塊故事田,讓孩子優遊自在的思考、學習,但等到更多故事媽媽奉獻了時間、精神,才能有今天的規模,在眾多同伴共同努力栽種之下,故事的藤蔓雖已經蔓生開來,思考的花朵也含苞待放,但是,耕耘的季節還沒過去,我們期待一群由故事灌溉、營養的孩子成長之後,再加入耕耘故事田的工作,收穫成果的時節不會漫漫無期,我們相信,只要持續耕耘,只要持續有人加入服務,那麼,收穫時節遲早會到,故事的甜美果實會讓所有人笑顏逐開。 原文刊載《毛毛蟲通訊》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