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北海道隨想-札幌農學校篇
2021/08/27 00:05:00瀏覽7899|回應10|推薦161

到日本旅遊或出差的國人,回國時通常會買些和菓子、牛奶餅乾等傳統土產當伴手禮,在機場免稅商店,常會見到「札幌農學校」這個品牌,尤其北海道的機場還有專門攤位,學校兼營生意,令人難免有些好奇;札幌市中心的鐘樓,通稱為時計台,是北海道少數保留至今的西式古老建築,也是日本的重要文化遺產,到札幌的遊客很少錯過的觀光景點,鐘樓始建於1878年,是當時札幌農學校的所謂演武場,供武術練習及室內體育館用,1881年原以人工敲鐘報時的鐘樓,改成現在時鐘的形式。

 

北海道是日本的國境之北,也是某種程度的化外之地,直到1868年,明治政府宣布設立箱館(函館)裁判所,將北海道全境納入統治,隔年任命了「開拓使」,北海道才開始進入大規模開發時代;當時北海道的開發,農業人才的培養,遠較其他產業迫切,1875年札幌農學校應運而生,雖然稱為農學校,聽起來像台灣的農校,其實札幌農學校是日本早期有授予學士學位的教育機構之一,其英文名稱為Agricultural College,中文稱札幌農學院,才符合實情;學校並重金禮聘專長為園藝學與植物學,美籍的克拉克(William S. Clark)博士為副校長,是日本第一所採日、英雙語教學的學校,克拉克也是日本近代歷史上著名的「受僱外國人」,校務蒸蒸日上,聲譽鵲起,畢業的學生,在社會表現優良,被暱稱為「札幌幫」,對北海道的發展卓有貢獻,有不少畢業生,日本時代也曾經到台灣工作,對台灣農業的發展參與甚多。

 

1907年札幌農學校升格為東北帝國大學的農科分校,本校則在本州的仙台,之後1918年獨立成為北海道帝國大學;二戰後1949年更名為為北海道大學迄今,傑出校友無數,包括二戰後,1945年奉派來台接收台北帝國大學,並短暫代理更名為台灣大學校長職務的羅宗洛(1898-1978);祖籍浙江省黃巖縣的羅宗洛,1930年取得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博士學位,是中國史上第二位取得日本帝國大學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他當時任職中央研究院,擔任植物所的所長。

 

1894年「甲午之戰」之後,台灣開始進入日本時代,日本自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邁入工業化社會,農村人口大量移入都市,成為工廠的勞工,使得農業勞動力急速下降,隨之引發糧食短缺問題,總督府為配合日本的狀況,補日本國內糧食之不足,遂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為其治理的經濟政策,所以農業是歷任台灣總督的施政重點,延聘不少相關專業人才來台,其中出身於札幌農學校,或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者,根據淡江大學吳明勇教授的資料,初期20年約有140人,整個日本時代更達五百餘人,也是當時台灣農業產官學界所謂的「札幌幫」。

 

曾任札幌農學校校長的橋口文藏(1853-1903),曾來台擔任總督府殖產局局長,及台北州知事兩年;再者札幌農學校教授,亦曾來台擔任殖產局局長,對台灣糖業卓有貢獻,他的圖像印在1984年版,日幣五千元鈔票上的新渡戶稻造(1862-1933);另外在台21年,專長是畜產,但也引進不少植物,根據台大農藝系謝兆樞教授資料,包括洛神花、軟枝黃蟬、朱槿、炮仗花、炮竹紅、白千層、珊瑚刺桐等達15種之多,曾擔任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第一任場長,對台灣農業發展貢獻卓著的藤根吉春(1865-1941);此外成功培育出現在仍廣泛種植的蓬來米,二戰後續留台灣12年,擔任台大農藝系教授,及台灣省政府顧問,在台前後45年的磯永吉(1886-1972);另外成立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的台北廳農務主任平澤龜一郎(1890-1986),他並曾出版日文「台灣的山與我 」一書,這些日人都出身札幌農學校,或之後的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

 

日人在台功過,近年一向難逃意識型態臧否,毫無疑問,當時日人確實有不少可議之處,對台農業之用心,也是奉命支援其母國為優先;札幌農學校校友當年來台,雖大都屬政治性較低的技術官僚,不容否認也是征服者角色,並不討喜,但人數眾多,對台灣這塊土地的參與,尤其是農業,既廣且深,其實以台灣今日發展的成就,很有資格屏除「弱者心態」,以平常心及自信心,不卑不亢的看待歷史,才不失這塊土地人民,優良的公民素質,和宅心仁厚的本性。

北海道是日本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尤其央一帶,平疇沃野,芳草連天,丘陵迤邐,風景秀麗,利用此一優勢,北海道觀光農業的經營,也頗有可觀。

北海道是日本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尤其到央一帶,平疇沃野,芳草連天,丘陵迤邐,風景秀麗,利用此一優勢,觀光農業的經營,也頗有可觀。

1875年成立,學級的札幌農學,最早校址設在在札幌市中心大通公園一帶,現在是熱門觀光景點的時計台,就是當年札幌農學校的演武場。

▲▼最初(1875年)札幌農學校校園(上),幾年之後遷到北海道大學現址,1907年升格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下)(摘自北海道道廳官網)

▲札幌農學院設在北海道大學現址第二農場,美籍克拉克博士主導的美式畜牧農舍,也是現在日本的重要文化遺產。(摘自Wikipedia)

札幌市郊羊之丘展望台美籍克拉克博士塑像,他曾應聘為札幌農學校的副校長,是實際的負責人,雖只有八個月,對札幌農學校影響甚深,照片中間右側為札幌巨蛋。

▲▼北海道大學內的克拉克博士塑像(上),及他離職時勉勵學生的碑文(下)Boys, Be Ambitious(同學們,要立大志向)。

▲▼北海道大學夏季樹木蓊鬱的校園(上),及冬季黃澄澄的銀杏(下,摘自網路)。

▲日本各地機場的免稅店,常可見北海道大學授權,以札幌農學校為名的伴手禮牛奶餅乾。

▲▼台北市公館的台大農業試驗場,日本時代是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現在常見的觀賞植物軟枝黃蟬(上),及經濟作物洛神花(下)是由藤根吉春引進台灣,他是台北農事試驗場第一任的埸長,畢業於札幌農學校。

▲▼台大農業試驗場內的磯永吉小屋(上),及台灣蓬來米誕生地說明牌(下),磯永吉是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的畢業生。

▲▼陽明山竹仔湖是台灣蓬萊米試種成功的地方,平澤龜一郎當初就是在七星山頂發現環境隔絕,氣溫較低,適合稻米試種的竹子湖,他也是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的畢業生。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64410862

 回應文章

神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9/06 00:15

Charles晚安:

久没上來,Charles近來可好? 日本北海道,讀書的時候小說"冰點"使我對札幌充滿憧憬,後來到北海道旅遊,函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農業並没有太多的關注。

倒是在屏東讀書的那段時間,台糖和熱帶園藝試驗所是我們實習和師資來源的主要機構,其實都還遺留有日本農業與教育的鑿痕。後來到台中高農,才知道早期也是日本人讀的學校,只有少數農科開放給台灣人,如Charles所說,農業是他們在台發展的重心。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9-07 16:29 回覆:
謝謝神仙,有一陣子都沒看到您貼文,前幾天前看到,正想留言,沒想到您已經先留言了。

日本當年的大東亞共榮圈,鳳山的熱帶園藝試驗所,是其研究東南亞作物的中心,現在新威的苗圃,也是其熱帶作物的研究中心之一。

旅美記者曾小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9/05 00:46
這就是產學成功合作的實例呀!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9-05 15:52 回覆:
謝謝曾小貓,我猜可能妳說的是札幌農學校的伴手禮,以前其實在羽田及成田機場的免稅店也常看到,只是不知其背後的故事。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9/04 23:44
我欣賞,您公允的對殖民臺灣時的農教。🍁🍂
但不苟同其他看法。北海道始終普普,尚歸功日本舉國倒貼,其農漁各業盡皆賠錢貨,無法角逐國際。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9-05 15:51 回覆:
謝謝爵士,我不知道日本財政劃分的細節,但世界已開發國家都面臨農業人口所得偏低的問題,以台灣2021年公佈資料為例,2019年農業佔GDP比率僅1.8%,但農業戶人口佔全部人口的11.5%,日本應更嚴重,Wikipedia上有個2017年數字,農業僅佔GDP的1.1%,所以補貼,大概都是各國不得不的解決方法,只是比率不同。

台灣的日本時代初期,可以想像當時願意遠赴台灣的日本官員不多,總督府人事單位最大問題是找不到人,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是鹿兒島人,距離近及鄉親土親因素,很多當時官員及教師,都出身九州;當時的北海道事實上也是迤北之北,札幌農學校,比起關東關西的學校,可以想像,不是排在前面,到台灣,可能也是不錯的選擇。

宋子平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30 08:14
農學院被您拍的極美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30 23:21 回覆:
農試場那一帶,鬧中取靜,一片鄉野風光、我還蠻喜歡去那裡健走,從舊舟山路頭到尾,來回一趟,五千步左右,約3.8公里。

taiwanmicke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30 00:00
感謝好文分享 Boys, be ambitious! 猶記得當年參訪北海道大學的情形 期盼早日能夠再訪北海道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30 22:38 回覆:
去年原本期望疫苗問世後,COVID-19可以順利解決,現在看來,開放旅遊還真不知猴年馬月?

現在鳯山的熱帶園藝試驗所,日本時代是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支所,我想可能也有札幌農學校的畢業生,曾經在那裡工作。

BJ周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28 23:49

很棒的一篇農業史

尤其是百年前的農業學校

就引進西方專業 採用日英雙語教學

雖然我個人痛恨日本侵華的劣跡

卻也不能不稱羨日本維新改革的遠瞻魄力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29 17:17 回覆:
謝謝BJ。
當初也是偶然發現,日本時代不少農業官員出身札幌農學校,繼續找資料才發現這些關連。

Dr. William Clark其實任職才八個月,對百年樹人的教育而言,時間算是很短,能有多少貢獻,其實也不無疑問;明治時代日本的思維是「脫亞入歐」,可能也是用以擺平舊有勢力的棋子,就像「黑船事件」美國東印度艦隊的司令官Matthew Perry,日本至今仍為其立像紀念。

黃 發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28 21:39
      感謝林兄『北海道』精湛圖、文及歷史建築及人物の分享。
北海道個人去了3次,札幌市區著名地標有札幌電視廣播功能鐵塔、
明治時期建造紅磚建築的『旧道廳舍』、市中心『時計台』及對北海道
有特殊貢獻美籍『克拉克』博士教授。
附上『時計台夜景』及『克拉克』博士紀念雕像寫真2枚,共襄盛舉。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29 16:41 回覆:
謝謝永發兄。
現在的時計台,四週被高樓包圍,實在很難想像,當年的札幌農學校就設在這裡,其實道廳附近也是當年的女子學校,不知什麼原因後來取消。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29 16:43 回覆:


雲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28 11:34
很欣賞您的部落格!圖文並茂,內容扎實豐富,獲益良多。謝謝!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29 16:36 回覆:
謝謝雲霞姊美言。
二戰之後羅宗洛代理校長奉命接收台大,但後來他並未到台灣,算是不同政治立場,這段歷史比較少被提及。

寧靜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27 21:37
謝謝介紹和分享。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29 16:31 回覆:
感謝學嫂來訪,當初參觀札幌的時計台,沒想到跟台灣還有些因緣。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9-01 09:41 回覆:
感謝寧靜姊來訪,當初參觀札幌的時計台,沒想到跟台灣還有些因緣。

被困在城堡裡的長髮公主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27 10:41


這張真的好美喔!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8-29 16:29 回覆:
北海道大學原先也是日本的帝國大學之一,銀杏葉是東京帝國大學的標誌,幾個帝國大學校園都種不少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