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8/07 00:05:00瀏覽6698|回應7|推薦128 | |
人間四月天,日本福島縣會津若松的鶴城,白色染井吉野櫻滿開怒放,賞櫻人潮摩頂接踵,鶴城像飄浮在櫻花海上的樓閣,如幻似夢,更有人在櫻花下,鋪上藍色塑膠布,與親朋好友圍坐,野餐飲酒,偶而微風過處,三五花瓣飄落,鶴城是當年會津藩藩主松平家的城堡,登上天守閣,從高處遠眺,會津若松城屋舍儼然,遠山迤邐,浮雲悠悠,近處鶴城四週,則滿樹雪白,美景令人陶醉。
這是第三次造訪會津若松,但前兩次都已是近二十年前事,且是公事前來此拜訪日本電子大廠富士通,來去匆匆;富士通有半導體部門在會津若松,也有一座跟美國AMD合資的晶圓廠,第二次來訪時,還曾吃過會津若松著名的生馬肉,印象至今深刻。
會津若松在德川幕府時代是會津藩封地,地名的漢字優美,津是河流渡口,全名似是「長滿青松的河流渡口」,令人起了思古之幽情,會津若松確實人文薈萃;每個城都有自己的一段故事,但會津若松的,聽起來蠻淒涼,令人不禁掬同情之淚;NHK 2013年推出的大河劇「八重之櫻」,劇中出身會津藩的女主角新島八重,幕末會津戰役時,持槍抵抗新政府軍,後來會津藩戰敗、城破、男子幾乎被殺光、20個白虎隊的少年武士,集體自裁---等,留下的是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作為藩主的城堡,鶴城無可避免也是場景之一。
2007 年出身山口縣,首度拜相的安倍晉三,在訪問會津若松時說:「我的祖先在那場戰爭帶給大家的痛苦,我在這裡誠摯的道歉(先輩がご迷惑をかけたことをお詫び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所謂那場戰爭指的是幕末的「戊辰戰爭」;2016年是明治維新 150 周年紀念,日本各地都舉辦了盛大的慶祝活動,紀念這個日本近代發展的里程碑,但在會津若松,街道上看不到任何有關明治維新的標語,跟日本其他各地迥然不同,背後是什麼難以釋懷的心結? 令人好奇。
日本明治維新前夕,實際掌權的德川幕府,已像日薄西山,風雨飄搖;1866年實力堅強的薩摩藩(今鹿兒島縣),和原本有嫌隙的長州藩(今山口縣),組成「薩長同盟」,推動所謂倒幕,後來加上土佐(今高知縣)及肥前(今長崎縣及佐賀縣)共四藩,即所謂「薩長土肥」,成為後來討幕派主力,和以會津、桑名及東北諸藩為主的挺幕派之間,雙方暴發所謂「戊辰戰爭」的激烈內戰,從1868年初開打,隨著戰事的發展,「戊辰戰爭」大致可分為鳥羽伏見之戰、江戶開城、會津戰役及東北列藩抵抗,箱館戰役幾個時期,前段提到的可歌可泣故事,就是「會津戰役」時期;會津藩主松平家,屬親藩大名中的「一門」,地位僅次於所謂「御三家」和「御三卿」,最早是德川家庶子,早在1668年就寫下了「會津藩是為了守護將軍家而存在,如有藩主背叛則家臣不可跟隨」的家訓,一直到幕末的第九代藩主松平容保,仍持續遵守這項遺訓,因此幕末時會津藩成為挺幕派的中心。
明治二年(1868)四月,討幕派進兵至江戶,即現在東京,未經戰鬥,江戶幕府末代將軍德川慶喜投降,即所謂「江戶無血開城」;當年十月,戰火如野火燎原,延燒到會津藩來,十月初城內擠滿了由各處前來勤王的義勇軍,編為青龍、白虎、朱雀及玄武等部隊;其中的白虎隊,隊員都還是15~17歲少年武士,共343人,雖是未成年,但個個都有必死的決心,驍勇奮戰;接戰後會津藩軍隊節節敗退,據點相繼失陷,白虎隊中有20位受傷者,被送到附近的飯盛山頂急救休息;當他們看到山下的市街成了一片火海,濃煙密佈,對這些涉世未深的小男生而言,表示他們保家衛「幕」的心願,已澈底破滅,雖戰鬥仍激烈進行中,失望悲憤之餘,紛紛舉刀自裁,結果只有一人後來被救活,其他全部罹難。
這場戰役前後打了一個月餘,會津藩人有三千人戰死或自殺,寧死不屈的激烈抵抗,也讓討幕派死傷慘重,吃盡苦頭,因此對會津藩恨之入骨,攻克後就進行報復式的羞辱以洩恨,強暴、搶劫與虐殺等事件層出不窮,死者屍骨不准收埋,曝屍三個月,市街一片狼藉,未戰死的會津人,茍且偷生已夠羞愧,更被抹黑為「會賊」,從正派的官軍,貶為打家劫舍的盜賊軍,極盡羞辱之能事,令會津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難掩心頭悲憤。
成王敗寇,古今中外,永遠是歷史不變的定律,「薩長土肥」成為明治政府中的新貴,大員高官,滿朝文武,皆出自「薩長土肥」,尤以長州藩為最,是所謂「長州閥」,至今餘威仍在,迄今出了八名首相,在位時間以日計,更達三分之一,包括現任-日本歷史上在位最久首相的安倍晉三,是日本各都道府縣之最;「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也成了會津藩的寫照。
會津藩人當時的悲憤,即使過了150多年,後輩仍難掩餘恨,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棉綿無絕期」,鶴城的雪白的染井吉野櫻,看起來難免令人幽幽感傷。
▲▼人間四月天,鶴城週圍的雪白染井吉野櫻滿開怒放,美景令人陶醉。
▲▼▼從鶴城天守閣高層樓遠眺,遠山迤邐,浮雲悠悠,會津若松城屋舍儼然,江山如畫,當年的城主,想必曾在同樣地方遠眺,也想必心裡躊躇滿志。
▲滿樹櫻花怒放,鶴城的櫻花大部分是老樹,樹齡應都超過百年,更有些可能戊辰戰爭之前就已栽種,看過當年殘酷無情的戰爭場面,和戰後的滿目瘡痍。
▲▼滿城櫻桃怒放,鶴城像飄浮在櫻花海上的樓閣,如幻似夢。
▲▼賞櫻人潮摩頂接踵,一年好時節,人們在櫻花下,鋪上藍色塑膠布,與親朋好友圍坐,野餐飲酒,微風過處,三五花瓣飄落,是日本人的人生至樂。
▲偶而可見淡粉色的櫻花。
▲▼▼護城河旁一樣櫻花怒放,有花有水,場景就更浪漫。
▲▼戊辰戰爭中討幕軍及挺幕軍行動路線,和發生主要戰役地點圖示,本文主要在談其中的會津戰爭;另外原海軍副司令榎木武揚曾率八艘軍艦,退往箱館,也是挺幕軍的一部份。(改自Wikipedia)
▲▼鶴城跟其他各藩的領主城堡類似,中間是天守閣,四週護城河環繞,日本廢藩置縣前,鶴城最後的城主是德川原來姓氏的松平家,屬與幕府將軍最親近的親藩大名,城堡規模自是不小,照片左邊列有鶴城自1384年起,歷任城主姓氏及年代,松平氏為1643-1868的城主。
▲我們去時是4/14,很幸運碰到櫻花滿開,是日文賞櫻術語的「見頃」,即最佳觀賞時間。
▲2018是戊辰戰爭150週年,鶴城也安排一系列的展覽,但只提安倍首相口中所謂「那場」戰爭,不提明治維新,背後原由,耐人尋味。
▲天守閣展示廳展示類似前面戊辰戰爭經過的説明圖,年青的日本女生,靜靜的看著説明圖,對150年前那場戰爭的了解,應是無法像老一輩會津人那麼深刻。
▲JR會津車站前的白虎隊紀念碑;第一次去會津若松,是由東京搭東北新幹線到郡山,再轉搭JR的盤越西線來會津若松,當時對白虎隊一無所知,只是心裡有些納悶,為什麼車站會擺帶刀帶槍的小男生塑像?(摘自Wikipedia)
▲遊畢鶴城,車子經過飯盛山入口,天色已有些暗,順手拍一張照片,飯盛山頂是20名白虎隊員當初集體自裁的地方。
▲▼現在會津到處可見白虎隊員的商品海報,也舉辦相關祭典吸引遊客,其實也是某種程度的販賣悲情;上圖(摘自Wikipedia)是以同樣年齡的小男生扮演白虎隊員的祭典,隊員仍是一臉稚嫩,其實這個年齡,那懂什麼國仇家恨? 集體自裁,令人一掬同情之淚。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