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歐陸的十字路口-斯洛文尼亞
2017/09/11 16:27:34瀏覽5174|回應4|推薦77

今年八月到巴爾幹半島旅遊的第一站是斯洛文尼亞(Slovenia),這個人口才兩百萬出頭,比台北市還少,我們聽起來有些陌生,名字又常會跟位於中歐,捷克隔鄰的斯洛伐克(Slovakia)混淆的國家;就跟西方人分不清楚亞洲的Taiwan與 Thailand一樣,其實我們對Slovenia 跟 Slovakia,也有很多人分不清楚。斯洛文尼亞首都是盧比安納(Ljubljana),這個城市對我們而言更陌生。

 

在斯洛文尼亞北邊,阿爾卑斯山的山脚下,我們進入林木茂密,水流潺潺,碧水像綠寶石般,但地形崎嶇的芬卡峽谷(Vintgar Gorge);看地圖才發現,這個峽谷離奧地利、斯洛文尼亞邊界不很遠,只有十多公里,也才驚覺事實上巴爾幹半島,就在我們比較熟悉的中歐隔壁。

 

峽谷的上方有座拱形石橋高高跨越,峽谷不寬,但高度不小,足足有十幾層樓高,那是全長129公里,名字叫博欣鐵路(Boninj Railway),因經過斯洛文尼亞境內,朱莉安阿爾卑斯山(Julian Alps)中的城市-博欣(Boninj)而得名。博欣鐵路從離芬卡峽谷僅4.8公里的耶瑟尼采(Jesenice),通到濱臨亞德里亞海(Adriatic Sea),目前屬義大利的港口城市-第里雅斯特(Trieste)。

 

這條鐵路事實上奧匈帝國(Austria - Hungary)早在1906年,離現在一百多年前就建造完成,那時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蘇伊士運河,已在1869年開通,鐵路主要是連結奧匈帝國的西部,和當時也屬於奧匈帝國的斯洛文尼亞,使得這些地區很快就能到達地中海的出海口,這條鐵路當時是很重要的一條運輸補給路線,充分顯示斯洛文尼亞,地理位置上十字路口角色。事實上一戰時奧匈帝國與義大利之間,十多次會戰的軍事運輸任務,都是由博欣鐵路擔綱。

 

但隨著一戰後奧匈帝國解體,出海港第里雅斯特併入義大利,及1945年,斯洛文尼亞與其他原南斯拉夫王國的五國,合組屬於共產陣營的南斯拉夫聯邦(南聯),共產民主兩大陣營之間的冷戰(Cold War),使得南聯跟西方世界幾乎隔絕,這條鐵路也逐漸喪失其重要性。

 

但隨著斯洛文尼亞在2004年加入歐盟,博欣鐵路再現生機。中歐、東歐的貨物,到亞德里亞海或地中海出海口,博欣鐵路可成為快速便利的運輸路線,又回到當初奧匈帝國建築這條鐵路的初衷。十字路口,人潮多,機會也多,事實上斯洛文尼亞也是巴爾幹半島上最富庶的小國。

 

以前看好萊塢1965年推出,當年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的音樂劇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電影是描述妻子過世的「海軍上校」,與小孩子家庭教師間的愛情故事。故事設定的年代是1938年的奧地利,也就是德國納粹併吞奧地利的那一年;只是那時難免心裡有個疑問,屬於內陸國的奧地利,那須要海軍?

 

其實奧匈帝國時代,現在濱海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埃西亞 (Croatia)兩國都屬奧匈帝國,不只有亞德里亞海的海岸線,更有港濶水深的良港,當時博欣鐵路終點的第里雅斯特,是帝國的第四大城,當然須要海軍。第里雅斯特附近的海岸,仿照蔚藍海岸英文說法的French Riviera,也被稱為奧地利蔚藍海岸(Austrian Riviera);其實奧匈帝國,也曾經是清朝末年義和團事件時,八國聯軍參戰國之一,還派四艘軍艦參戰,也曾在天津設租界。

 

在斯洛文尼亞首都盧比安納(Ljubljana),我們行程之一是參訪當地的主座教堂,一般稱盧比安納大教堂,但這個主座教堂卻有個斯拉夫風格十足的別名,叫聖尼可拉斯(St. Nicholas)主座教堂。主座教堂(Cathedral)是由該教區地位最崇高主教主持的教堂,位階比一般翻譯為教堂者(Church)高,因此有時也稱為大教堂,以示區別。
 

斯洛文尼亞人雖屬斯拉夫人,但羅馬帝國很早就佔領亞德里亞海東岸,拉丁文化影響卽深且遠,因此大部份人都信奉天主教,而不是斯拉夫人的東正教,文化背景亦比較類似西方,因此歐洲有些依文化特性劃分的區域,是將斯、克兩國歸到中歐,也多少顯示文化十字路口的特質。

 

地理位置的優勢使然,自中世紀以來,斯洛文尼亞就是中歐日耳曼、南歐拉丁、和東歐斯拉夫文化交會之處,可以說是這幾個地區地理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十字路口。因此盧比安納一直自詡為東、中、南歐文化匯集之處,市區也可見不少文化交會的例子,除了上述天主教主座教堂,有個很斯拉夫化的別名;另外天主教的聖方濟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卻有著像東正教教堂一樣的粉紅色外牆,相當罕見,似也是不同文化間,相互影響的現象。

歡迎蒞臨盧比安納,來認識這座普雷契尼克建築師所設計的都市,這是懸掛在盧比安納國際機場的英文歡迎牌。普雷契尼克(Joze Plecnik 1872~1957)是斯洛文尼亞歷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師,出生奧匈帝國時期的盧比安納。

▲盧比安納國際機場也稱普雷契尼克國際機場,規模不大,就像一個小都市的機場,不過全國兩百萬出頭,盧比安納不到30萬的人口,轉機不多,事實上不容易撐起一個大機場。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國家,斯洛伐克原與捷克合組捷克斯洛伐克(Czechslovakia)1991年跟捷克和平分開成兩個國家。(請參閱 「波希米亞風情畫」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21124162

▲這是摘自Wikipedia,Mitteleuropa篇的地圖,表示歐洲不同的區域。圖上不同顏色表示地理上的國界,實線條則指文化上的疆界斯洛文尼亞不管在地理上政治上或文化上,都位在十字路口位置。從這張圖看,波羅的海三國最北邊的愛沙尼亞(Estonia),也是歐陸北方的十字路口

▲斯洛文尼亞的鐵路網,奧匈帝國時代的1906年,就從耶塞尼釆(Jesenice)修建「博欣鐵路」(最左粉紅線70號),通到亞德里亞海的第里雅斯特港,以便奧西、德南一帶更快到達出海口,充分顯示斯洛文尼亞的十字路口角色,第里雅斯特是當時奧匈帝國的第四大城。(摘自Wikipedia)

▲「博欣鐵路」跨越芬卡峽谷的石橋,這裡距鐵路起點的耶塞尼采(Jesenice)只有4.8公里。

 

芬卡峽谷,林木茂密,流水潺潺,清澈見底,水潭處,水色像綠寶石般碧綠。

▲從盧比安尼卡河(Ljubljanica River)岸普雷契尼克設計的建築,眺望盧大教堂的雙鐘樓,及山上的盧比安納城堡(Ljubljana Castle),河岸建築也是機場英文歡迎招牌的畫面。

從市政廳前眺望天主教盧比安納大教堂雙鐘樓及綠色圓頂。教堂也稱聖尼可拉斯教堂,是個斯拉夫風格的名字斯洛文尼亞位在歐陸地理政治及文化的十字路口,文化相互影響。

盧比安納大教堂内部,上圖為前面的祭壇,下圖為後面的管風琴。

▲盧比安納大教堂屋頂,華麗的巴洛克壁畫。

▲小山頂上的盧比安納城堡。

▲從盧比安納堡遠眺盧比安納市區。

中央市場旁的「龍橋(Dragon Bridge)」,跨越盧比安尼卡河,橋的兩端各有兩座歐洲人想像「龍」的雕像,因以得名,是盧比安納很有紀念意義的一座橋。這座橋是斯洛文尼亞,甚或奧匈帝國的第一座瀝青鋼筋混凝土橋,是為慶祝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登基40週年紀念(18481888)。(請參閱 「沒落王朝的身影」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22848524 

▲從盧比安納堡眺望普雷契尼克設計的中央市場,中央是下圖的盧比安尼卡河堤岸建築,有很多帳篷處,是販售不同物品食物的地方,右側邊的橋就是「龍橋」。(摘自Wikipedia)

▲普雷契尼克設計的盧比安尼卡河堤岸建築。

三重橋(Triple Bridge),連結舊城區與新城區,也是普雷契尼克設計。盧比安納到處可見普雷契尼克所設計的建築,因此有人說盧比安納是「普雷契尼克之城」,就如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有11處高第建築,也被稱為為「高第之城」一樣。(請參閱 高第之城-西班牙.巴塞隆納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73166927

▲聖方濟教堂(Franciscan Church of the Annunciation),是座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外表素色居多,粉紅色少見;倒是東正教教堂五顏六色,色彩豐富,也是文化十字路口,相互影響的例子。

▲斯洛文尼亞文壇祭酒,浪漫主義詩人普列舍倫(France Preseren 18001849)雕像,位在三重橋旁,廣場也命名「普列舍倫廣場」,其逝世紀念日(二月八日),亦被定為國家文化節。

▲普列舍倫廣場旁一棟很顯眼的洛可可式(Rococo)建築。

▲我們在盧比安納當地的英文導遊很有學者氣質。

盧比安尼卡河上的屠夫橋(Butchers' Bridge),掛滿愛情鎖鍊(Love Locks),就跟巴黎塞納河上的「藝術橋」一樣。

▲在巴爾幹半島十多天,唯一的一餐中餐,盧比安納「皇城酒家」。

▲斯洛文尼亞著名伴手禮,海鹽巧克力。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08527493

 回應文章

我是google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12 09:51

慘了,一 直看斯洛文尼亞文章,好心動.這個國家令我好奇!!聽說受教育免錢!!

宗教是?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1-13 17:06 回覆:
天主教,受羅馬帝國影響。

思恩May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0/30 10:45

跟著您的文筆與照片也旅遊了一趟!照片拍得很好!羨慕您旅遍世界!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0-31 09:33 回覆:
謝謝思恩May 來訪與讚美,歡迎常來訪。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6 14:36
旅遊的確要看老天臉色,----

Bianc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5 23:48

Charles 大哥晚安:

2008年初訪斯洛文尼亞,當時尚未來到UDN寫遊記;2014年再訪,行程最後來到盧比安納一片淒風苦雨,晦暗的大城市最是讓我感到欲說還休的乏力,因此也沒留下記錄。

您的博學多聞與豐富閱歷,讓人文、科學...等見解融入遊記之中,跟著您再次神遊Balkans,從中獲得許多不同的觀點和啟發,更讓望塵莫及的Bianca敬佩不已!

非常謝謝您的迴響並捎來祝福!也祝福您秋日平安愉快!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09-16 14:34 回覆:

Hello Bianca

謝謝溢美讚賞。

旅遊的卻要看老天臉色,祝妳即將到來的Balkans之旅,天天天晴,平安順利,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