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羅馬皇帝的後花園-克羅埃西亞‧斯普利特(感謝電小二推薦)
2017/11/20 16:38:24瀏覽8406|回應6|推薦126

在亞德里亞海的東岸,克羅埃西亞中部,克國的第二大城的斯普利特(Split),我們跟著導遊,參觀當地老城的戴克里仙皇宮(Diocletian Palace)遺跡,戴克里仙是羅馬帝國第51任皇帝,算是頗有治績的皇帝,西元284305年在位,退位前就在他故鄉附近的海岸邊,建造規模宏偉華麗的皇宮,做為他退位後的住所。

 

戴克里仙皇宮是包括羅馬在內,目前保存最好的羅馬帝國皇宮遺跡,1979年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登錄為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該皇宮原來圖樣,也成為脫離南斯拉夫獨立後,1994年發行克羅埃西亞500元紙鈔背面的圖案克國目前貨幣名為庫納(Kuna),紙鈔最大幣值為1000元。

 

皇宮雖然只是戴克里仙退休後的宅邸,但規模不小,使用自附近布拉曲島(Brac)的上好石灰岩,和大理石建材,及來自埃及的石柱及裝飾,皇宮蓋得像堅固堡壘,與休閒別墅的混合體,除了靠海的那一面外,外牆都還是雙層牆壁皇宮最外圍是四方形,長寛各是215及180公尺,約佔了現在史普利特老城的一半面積。戴克里仙過世後,就埋葬在原來宅邸內的一棟建築,後來移開陵寢,旁邊增建一座鐘樓,成為現在的史普利特的主教(Cathedral of St. Domnius),是目前全世界第二古老的主教座堂。(註1)

 

 

註1: 最古老的主教堂是外高加索亞美尼亞(Armenia) 的 Etchmiadzin主教堂,請參閱 「亞美尼亞悲歌」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50649164) 

 

▲斯普利特空拍圖,斯普利特位在一個半島上,海港邊中間靠右的高塔,卽是現在斯普利特主座教堂的鐘樓,也是戴克里仙皇宮遺跡中心位置的附近;斯普利特也是前南斯拉夫時期,海軍總部的所在地(摘自Wikipedia)

▲斯普利特(黃色字體)約在亞德里亞海東岸中間位置,隔著海與義大利半島遙遙相望。

▲西元117年時,羅馬帝國版圖的地圖,當時是帝國版圖最大,國力最強的時候。整個巴爾幹半島完全屬於羅馬帝國領土,斯普利特這一帶,劃為達爾馬齊亞(Dalmatia)省」(摘自Wikipedia)

▲巴爾幹半島西北角,伊斯特拉(Istria)半島上的都市-普拉(Pula)的空拍圖,羅馬帝國經營達爾馬齊亞省甚早,西元68年,就在普拉靠海邊的地方,蓋好了圓形劇場(Amphitheater),比西元80年完成的羅馬競技場(Colosseum)都還要早。而且目前狀況良好,是所有現存羅馬劇場中,保存最好的。圓形劇場事實上只是稍為小的競技場(摘自Wikipedia)

▲由西南方空中看過去,專家重繪戴克里仙皇宮西元305年完成時的模樣,外形是個215 x180公尺的四方形,像典型的羅馬建築,中間東西及南北向各有一條大道,靠海(南)這半邊是戴克里仙的寢宮,他死後就葬在中間靠右,紅瓦屋頂的六角型塔樓,這棟建築後來成為現在的斯普利特主教(Cathedral of St. Domnius),現在是皇宮遺跡地標的鐘樓,是西元1100年才增建完成,城牆北東南西各有座城門,各以金銀銅鐵命名。(摘自Wikipedia)

▲▼斯普利特附近的地形景觀,這一帶仍屬喀斯特地形,山陵起伏,山勢崎嶇,也是地無三里平上圖是一個酷似馬頭的山丘,下圖原野間可見不少橄欖樹,這一帶仍屬地中海型氣候。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1979年,登錄戴克里仙皇宮遺跡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紀念牌。

 從海港往戴克里仙皇宮方向遠望的景觀,塔樓是斯普利特主教堂的鐘樓。

▲▼從海港遠望斯普利特市區。

▲▼斯普利特是區域遊客的集散中心,港内停靠不少大大小小的客船及遊艇。我們就是從斯普利特,搭雙船體的快船去赫爾瓦島(薰衣草島)當年建造戴克里仙皇宮的石灰岩及大理石,就是由赫爾瓦島旁的布拉曲(Brac)島開採,再船運過來。

▲港內也有帶遊客看海底景觀的小型潛艇。

 

西羅馬在西元476年亡於日耳曼後,這座豪華宅邸也被棄置不用,七世紀時斯拉夫族入侵,附近居民逃進這個事實上是堅固堡壘的皇宮避難,但外族退去後,逃入的居民卻就地佔領,據為己用,將原皇宮的底層和城牆,當成自己的住家,或做生意的場所,直到現在去參觀時,還可看到不少住家及店家,跟舊皇宮老舊殘破的建築混雜在一起,也是克羅埃西亞版的昔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能政府單位也有其歷史共業考量,收回不易,但對有尊榮地位的世界人類遺產,卻如此雜亂不堪,坦白說觀感不是很好。

 

我們熟悉的電影埃及艶后(Cleopatra)」,描述羅馬共和國前三雄之一的凱撒(Julius Caesar)及後三雄之一的安東尼(Marcus Antonius),與埃及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末代女王克麗奧佩特拉七世(Cleopatra VII)之間的愛情故事,電影熱賣,情節也深入人們腦海中,因此包括我在內,大部份人的印象中,可能都以為羅馬帝國的發展區域,一直在義大利以西的西地中海,埃及和北非等地區。

 

但參考西元117年,羅馬帝國五賢帝(Nerva-Antonine Dynasty)之二圖拉真(Trajan)在位時的版圖,事實上已包括整個巴爾幹半島(Balkans),到達現在奧地利捷克一帶,當時也是羅馬帝國最強盛版圖最大的時期。只隔著亞德里亞海,跟義大利遙遙相望的克羅埃西亞,更早已是羅馬帝國的屬地,羅馬帝國將這一帶劃為達爾馬齊亞省(Roman Province of Dalmatia)。現在克羅埃西亞也設有達爾馬齊亞省,但範圍比羅馬帝國時小很多,那時達爾馬齊亞省的首府,在距離皇宮遺跡七公里左右的薩羅納(Salona)。戴克里仙出身薩羅納的窮苦家庭,加入軍隊後,迭有功勳,一路晉升,最後被軍隊推舉為皇帝,是羅馬帝國版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傳奇故事更是英雄不怕出身低的典範。

 

戴克里仙上任前的50年間,羅馬帝國總共出現26個皇帝,平均兩年就換一個皇帝,權位更迭有如五日京兆,帝國同時遭受外敵内戰瘟疫經濟蕭條等各方面的嚴重衝擊,國勢日衰,接近崩潰邊緣。戴克里仙上任後力挽狂瀾,振衰起敝,成功度過所謂三世紀危機(Crisis of the 3rd Century) ,建立所謂四帝共治(Tetrachy) ,廢除王位世襲皇帝獨裁等制度,創造一個由四帝共同治理的新政治模式,龐大帝國全境由四位領導人分治帝國的東西境,但有任期限制,期滿後得退位,所以第一段說,他算是頗有治績的皇帝,也是羅馬帝國唯一自動退位,自動放棄帝位與權利的皇帝雖然他也有迫害基督徒的惡名。 

 

故鄉是人許多人內心深處的避風港,鄉親對返鄉遊子,不管是功成名就,或是落魄江湖,除非是十惡不赦,大都會以寛容的態度接納,就像在後花園,讓人倍增歸屬感及安全感。漢高祖劉邦在打下天下後,就回到故鄉沛縣,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内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躊躇滿志之情,溢於言表但有更多一時失意的異鄉遊子,也是先回到故鄉,韜光養晦,等待東山再起的機會。 

 

告老還鄉,是很多中國權傾一時的朝廷命官,功成身退功德圓滿的象徵,其中有思鄉的因素,也有光耀鄰里的考量;例如蘇州被稱為「狀元故鄉」,歷史上出過最多狀元,很多的江南園林,都是告老還鄉的官員所建,這些退休官員,有錢有閒,就附庸風雅的構築庭園,在有限空間內,將大自然的山水意境,以藝術寫意手法搬進自己家裡,俾能時時有如置身山水之中,偶與與志同道合老友,吟詠唱和一番,懷想為朝廷命官時的風光歲月。 

 

戴克里仙願意放棄帝位與權利,告老還鄉,應該也是羅馬帝國歷史上的美事一樁,斯普利特的皇宮,無疑是他內心深處的後花園。

 

 

延伸閱讀

暮春的拙政園-文人歸隱文化的代表作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101022411

「逛」教堂(下)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66952049

 

▲▼上圖是由南北向大道往南進入戴克里仙寢宮的大門及列柱中庭(Peristyle),下圖則是由蘇格蘭籍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al)建築師及設計師亞當斯(Robert Adams),在1764年版刻下來當時列柱中庭建築的模樣。戴克里仙皇宮七世紀時被當地居民佔領後,就好像憑空消失,幸虧亞當斯及其同好到此調查,並丈量畫圖,戴克里仙皇宮遺跡始得以重見天日,而這些建於四世紀初的古典建築,也啓發了亞當斯對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理念。(下圖摘自Wikipedia)

▲▼上圖列柱中庭,及一旁的斯普利特主教堂鐘樓下半截,下圖則是鐘樓的上半部,襯著蔚藍天空,閃閃發亮。

▲列柱中庭列柱頂上精緻的雕刻近拍。

▲進了大門之後的前廳,是原來戴克里仙祭天的地方,牆壁是磚造,塗以灰泥,厚重古樸,牆壁上已開有拱形窗戶,但小小的原來屋頂已坍塌,但目前情形,反而像西元126年完成,由屋頂採光的羅馬萬神殿(Pantheon)

▲磚石建築,音響效果特佳前廳裡有達爾馬齊亞當地,名叫Klapa音樂的無伴奏合唱表演,Klapa音樂已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 核准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Humanity) 」。演唱通常四人一組,包括兩個男高音,一個男中音及一個男低音,最多可到三組一起合唱,一向是男聲,但最近也有女聲出現。

▲列柱中庭裝飾用的黑色花崗石人面獅身像,已有3500年歷史,起造時特別由埃及引進。

▲斯普利特古城小巷子都鋪滿光滑的石灰岩,感覺還有些滑,其實不止斯普利特,達爾馬齊亞境內的札達爾(Zadar) 、杜布尼克(Dubrovnick)等古城的街道,也都鋪了類似的石灰岩。

▲▼戴克里仙皇宮北面大門(金門)及城牆,可以看到裡面的雙層牆壁。兩個古羅馬戰士,主要是跟遊客合照。

▲北門外面小公園裡的寧斯基主教(Grgur Niski in Nin)雕像,及一座名為聖阿米爾教堂(The Chapel of The Holy Amir)的鐘樓。十世紀時,寧斯基主教曾向教廷大力爭取,以本地的斯拉夫文取代拉丁文,成為教會講道的主要語言獲准,對促進當地教會興盛,有重大貢獻。

▲這是戴克里仙皇宮城牆東南角的塔樓,前面的還原繪製圖片顯示,當年是緊鄰海岸,現在已離海約70公尺1700多年才這麼一點淤積,應該算是非常少。

▲馬如利克(Marko Marulic14501524)雕像,矗立在戴克里仙皇宮遺跡旁,靠近海邊的廣場馬如利克是克羅埃西亞的桂冠詩人及人文主義之父。

▲戴克里仙皇宮的地下室,感覺是石柱粗大,牆厚壁實,目前有許多商店。事實上鏡頭最遠處的階梯,也是HBO著名影集權力遊戲(Game of Thrones),第四季的拍攝地點之一。

▲由城牆東門(銀)沿原東西向大道走入戴克里仙皇宮遺跡,沿途有不少店家遺跡顯得零亂,說殘破剝落並不為過照片右邊卽是原戴克里仙的陵寢,現在的斯普利特主座教堂。

原戴克里仙寢宮内宴客大廳外,目前遺跡民宅混雜,殘破零亂的樣子;倒是一旁的無花果,結實累累。

▲原戴克里仙寢宮内的一處店家,五顏六色雨傘裝飾,還頗顯眼。

▲▼戴克里仙皇宮南門外的廣場,雖然土地乾燥,高温炎熱,花卻開得生氣盎然。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09043421

 回應文章

被困在城堡裡的長髮公主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21/08/31 11:21
這些空拍圖真的都好美,讓人真的很想去一趟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1-09-02 11:19 回覆:
網路上找的。

雲大少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6 04:16

第一張照片就打中我了!

這個古城參觀古蹟~遊船

觀光業肯定發達!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1-27 16:14 回覆:
謝謝,您的觀察敏銳,Split的確是吸引很多遊客的城市,也是區域的遊客中心。

Bianc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4 14:47

從羅馬皇帝戴克里仙引申到「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再連結到蘇州園林,這就是Charles大哥的遊記引人入勝之處!

圖說文解、旁徵博引,您彷彿帶著讀者由高空俯瞰,斯普利特、戴克里仙,一人一地的所串聯的歷史脈絡、地理軌跡頓時變得格外清晰而條理分明。如果您是歷史或地理老師,學生一定非常喜歡您!

拜訪斯普利特當天也遇見Klapa演出,天籟般的歌聲讓人回味再三!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1-28 12:04 回覆:
Hello Bianca,謝謝,讓妳這麼讚美,高興了好幾天,不過還是有些心虛。先前提過,我學的是電子,一直在半導體業做事,女兒還會揶揄我是假文青,也說當年聯考是靠文科考上理工科。不過學生時,因聯考不考,有些同學或放棄,或排斥,我倒不排斥社會學科,現在也常看。不過看妳們的文字功力,也常覺得是班門弄斧。

*花ㄦ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讓人回味!
2017/11/22 10:20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1-22 12:01 回覆:
謝謝*花ㄦ,讚 !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1-22 16:57 回覆:

我也拍到差不多角度的照片,時間是下午15:30,但看太陽陰影,可能妳是更晚拍的。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1 17:02

Croatia 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好地方!

讚啦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1-22 11:45 回覆:

謝謝來訪。從巴爾幹半島旅遊回來後,我的心得之一是,那裡有比我們的想像,更秀麗的自然景觀,和更豐富的文化底蘊。


on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11/21 16:38

斯普利特古城能夠保存到這種程度已經很不容易了

像台南的安平古堡、赤崁樓

才不過三百多年就已面目全非

說這是一級古蹟還真讓人有點心虛

您的遊記非常深入,讓人看了不禁要問:

我真的也去過這裡嗎?大笑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17-11-22 11:37 回覆:

謝謝 ! 團體旅行,大概都是匆匆忙忙,多拍幾張照片,有時都還會掉隊,小文內很多資料,也是回來後再找的資料。

歐洲建築,多為石造或磚造,較易保存,1500年以上建築,比比皆是,但中國因重視頭頂有"生氣"的建築理念,多為木造,腐朽及火災問題,層出不窮,到目前最古老木頭建築,只有1200+年,且鳳毛麟角,赤崁樓其實也是木造。有興趣,歡迎到這篇小文逛逛。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6695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