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2/24 00:38:45瀏覽1193|回應5|推薦5 | |
老實說很少有問題可以像美國牛肉一樣被亂搞成這個樣子。我並不是說美國牛肉問題本身是亂搞,而是台灣整個社會每次遇到開放美國牛肉問題時就會出現各種莫名其妙的亂搞。 反對美國牛肉進口陣營提出的一個主要理由就是美國牛肉含有瘦肉精,而瘦肉精已被醫學證實可能會導致某些疾病。這個理由看似非常正當有理,但如果仔細檢視,就會發現這種論述的基礎非常薄弱。 首先如果美國牛肉都含有瘦肉精,而瘦肉精是對人體有害,美國人多數又都以牛肉為主食,那理論上美國人應該要比台灣人短命才對。但是我們看到美國人口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0年美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是79.4,還比同年台灣的78.97高,難道吃美國牛肉可以延長壽命?顯然不是,而是有很多其它因素在影響兩國國民平均壽命的差異。 所以當我們瘋狂反對美國牛肉跟瘦肉精時,台灣社會每一個人應該先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家畜業者要使用瘦肉精?事實上為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各種非天然的人工添加物早已加在我們每天吃的每一樣食物裡。如果瘦肉精有害,難道吃基因改良的黃豆就沒有害?防腐劑沒有害?塑膠物包食物溶出的塑化劑沒有害?為什麼台灣社會對於這麼多比瘦肉精更危險更危害人類健康的東西視而不見,但是聽到瘦肉精跟美國牛肉就立刻抓狂? 更進一步來看,美國牛肉固然有問題,其它國家的牛肉,甚至台灣自己的牛肉就沒有問題?更何況除了瘦肉精,多少家畜養殖業者在畜養過程裡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難道這些東西不比瘦肉精更值得重視?但是這些問題卻完全淹蓋在反對美國牛肉的漫天激情口號中。 因此如果我們仔細一點來看,美國牛肉早就不是一個可討論的公共議題,而是早已成為一個只能有一個選擇的意識型態問題。先是任何在野黨都能拿這個議題當作打擊執政黨的藉口,因為不管藍綠誰執政,最後都會在美國的壓力下逐步開放,所以藍綠誰在野就會把這個當作打擊對手的重要議題。 其次就是那些反資本主義、反全球化,以及環保主義者,將美國牛肉當作實踐他們意識型態的指標。於是我們看到養殖協會跟農民反美國牛肉卻不反紐澳日進口的牛肉; 鼓吹吃素,卻對基因改造的農作物視而不見; 反對美國帝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卻對美式資本主義的價值觀跟生活方式毫無批判。這種抗議,說穿了就是把美國這個世界老大當箭靶,才能彰顯出抗議者自身的地位,要是美國只是一個二流或三流國家(如歐洲跟非洲各國),那大概也沒有這麼多人會站出來抗議。 因此別把抗議美國牛肉進口看成多麼神聖跟正義的事情,因為其背後其實隱藏了太多表裡不一的主張跟社會行動,反而喪失了一個開放社會最應該具有的社會溝通能力。我真的希望目前這些由媒體跟社會菁英帶領的反對美牛運動可以退位給真正的養殖業者、學者專家,以及消費者來針對食品安全進行理性的對話,而不要由少數人在決定美牛該不該禁上扮演決定性的角色。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