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2/27 01:18:13瀏覽27066|回應59|推薦31 | |
朋友寄來陳文茜製作的「正負二度C」影片連結,點了,看了,看完的感想卻是「無言」。 陳文茜的用心必須肯定,但是她畢竟不是氣候專家,「暖化」目前也還只是理論,沒有肯定的模式與解答。我的意思並非否定地球暖化的存在,而是暖化以什麼樣的方式展現,目前沒有人有肯定的答案。台大教授童慶斌就認為「不能拿溫度來當作唯一的指標,極端氣候現象才是氣候變遷的本質」。很可惜,在「正負二度C裡,完全沒有沒有說明這種暖化理論的不確定,反而一昧在強調溫度的控制,可能誤導了將來正確的政策推行,甚至可能反而成為暖化加深的元兇」。因為暖化是長期造成的複雜現象,不是單憑吃素跟減碳這種簡單機械的思考就能改變。 再者,目前所有的環保影片跟言論,很容易就把結論歸咎到政府跟政治人物,例如正負二度C末尾要大家寫email給馬總統,要求要把氣候安全提升到國安層級等等。政府固然要負起環境保護,讓人民安居樂業的責任,但是人民自己願意改變生活方式,降低生活標準,甚至改變人生價值,回歸「與自然共存的,以大地為床,以採集狩獵為生的原始生活嗎?」別忘了,正是你我對於「享受的慾望」,才造就了今天不斷生產消費的資本主義社會。 更深刻一點來看,寫email給總統要不要耗電,要不要使用電腦跟網路設備,這些是不是增加暖化?把正負二度C影片放在網路傳播,是不是耗能增碳?再拉高一點,陳文茜搭車搭飛機到處演講,是不是增加能源跟碳的排放?這些正是當初環保人士對高爾的質疑,認為他一邊對處演講暖化的影響,但是搭私人專機,在美國擁有養馬養牛的私人大牧場,開的也毫不環保的大型豪華休旅車,這是減少還是助長暖化? 我一直認為要解決暖化問題,不是布爾喬亞這種資產階級式的環保,不吃肉關燈,開省油車,用有環保標章的產品,把機車換成腳踏車,這樣就會救地球,這只是有錢人吃太胖把吃大餐改成吃自助餐罷了,但在落後國家眼裡,那些還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大餐。 忘記在哪裡看過的一篇報導,講的是一個諷刺的調查,最符合節能減碳,最環保的國家,其實就是那些最貧窮的第三世界國家,因為他們沒錢買不起任何產品,只好過著最原始的農耕狩獵生活,「剛好也是最環保最不傷害地球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暖化危機面前,「我們真正不敢面對的真相是,我們到底能不能徹底放棄目前的物質生活,放棄一直信仰追求的享樂價值,徹底回到跟原始社會一樣靠自己勞力掙扎求生的生活方式?」例如,大家能不能回到到哪裡都是走路的時代?因為即使是腳踏車,在生產時一樣要耗能排碳。大家能不能丟掉電腦網路跟WII,回到以在河裡游泳抓蝦為唯一娛樂的年代,因為生產那些電子產品跟發電正是暖化的元兇。甚至我們要不要鼓勵自己跟小孩,不要有成就不要升學,去學著在山裡砍柴生火,跟原住民學打獵採集過自然生活? 如果這些根本的真相沒有面對,根本的問題沒有被解答,正負二度C就像過去許多討論氣候變遷的好萊塢電影一樣,不過是提供我們這些富裕國家裡的小布爾喬亞一點心靈上的救贖罷了,看看影片,加入志工,做點會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環保,然後繼續我們揮霍能源追求享樂的生活,這就是真正正負二度真相,我們只肯把對自己的生活改變控制在有限的品質降低,而從來不肯真正放棄。 【台灣醒報記者鍾禎祥報導】不管是正2℃還是負2℃,可能都沒有辦法讓我們看見問題真相。台大環境工程系教授童慶斌表示,以溫度為指標太過單純化、誤差也太大,畢竟「極端」的氣候現象才是氣候變遷本質。他以國外狀況舉例,現在許多單位在監測氣候變遷時,已經改為記錄極端氣候天數,而非只考量溫度變化,台灣也應慢慢跟進。 從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到最近由台灣媒體人陳文茜所主導拍攝的《±2℃》等紀錄片,總以溫度提升對人類生活所產生的影響作為依據,呼籲大家關心環境保護議題。 但前氣候變遷研究中心的主任菲爾(Phil Jones)日前接受BBC專訪時坦承,過去15年有關氣候變暖的數字有部份是他個人造假,地球可能根本沒有變暖,這個醜聞震驚世界,被西方新聞媒體稱之為「氣候門」。 過度強調溫度提升的結果,當有證據顯示全球暖化可能是誤會時,反而讓反環保人士找到了最有力的藉口,對環保運動產生龐大的阻力。 地球到底是變冷還是變熱?童慶斌解釋,過去100多年人類在全球廣設氣象站,用以收集溫度數據,但100多年前的測量儀器和現在有差別,很多氣象站搬來搬去,還有新的土地開發、城市化等,這些因素都會改變氣象站所收集的結果,因此全球暖化的數據還有很多待釐清的地方。 「用溫度做指標是太簡化問題了。」童慶斌表示,氣候變遷所牽涉的變因太多、太複雜,以人類現有的科學技術無法完全掌握。他認為,初期為了推廣環保意識,用溫度上升作為一種警告還可以接受,但是應該慢慢地改變,教育民眾對環境變化有更深的認識。 童慶斌強調,經常性地發生「極端」現象,才是氣候變遷的本質,像是暴雨、超級颶風、大旱災等,這些都和溫度無關。他表示,國外現在已經有許多機關開始修正,開始記錄每年發生極端氣候的天數,包括熱浪、暴風雪等,用以判斷氣候變遷改善與否,台灣的觀念也應該慢慢改變。 「見樹不見林。」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強調,地球原本就是一個一直在改變的系統,討論溫度變高變低意義並不大。「能源和人口才是關鍵。」他表示,不管地球是變暖變冷,人類都應該要去適應新的氣候,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223/115/20vu3.html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