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11 13:41:33瀏覽1069|回應2|推薦22 | |
第一次知道媽媽會種<綠竹筍>覺得有些驚訝,因為在我的印象中,<綠竹筍>是一種〝高貴〞食材,不是隨處可買,而價格也多半偏貴,另外,種筍子可不比一般蔬菜,需要的技術門檻應該高些,媽媽怎麼會種呢? 可媽媽就真的自己種出了<綠竹筍>。 有一年端午節前夕回到南部家中,媽媽說要帶我去派出所舊家看她種的<綠竹筍>,只見媽媽全副武裝穿了一身~從帽子、袖套、手套、長褲到雨鞋,一應俱全,媽媽說竹林的蚊子很多,要我也備妥裝備,但我卻皮皮的只帶了一件長袖上衣。 瞧~媽媽這一身裝扮讓我覺得有些陌生呢! 說媽媽有勞碌命嗎?嫁給一個警察老公,原本可以清閒的過她的警眷生活,但媽媽卻因為獨好耕種樂趣而數十年如一日的每天與蔬果、花卉為伍,常勸她少種點,因為家裡人口少,根本吃不了那麼多,而且年紀大了,身子骨和關節都吃不消,但,她就是停不下來,一面喊累,一面又繼續揮汗如雨的耕種,寧可種了送人也不願過無菜可種的生活。 我其實也樂見媽媽有自己的嗜好可以忙碌,同時欣賞著她在種植方面的天份,瞧她把這綠竹園照顧得多好! 才三年光景,從小植栽開始種起的三株<綠竹筍>已高過樓房。 我問媽媽種綠竹筍最需注意什麼?媽媽說:「施肥」與「覆蓋」,所謂的「覆蓋」是指在根莖的上方蓋上厚厚的土與乾草(如下圖),目的在保護新長出的竹筍不被日曬(竹筍接觸陽光纖維會變粗),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看到廢棄的廁所裡放著一袋袋的枯葉與乾草,媽媽說她常利用國小校工鋤草時,等在一旁撿拾廢棄的雜草,經過烈陽曝曬,等乾了後儲存備用(落葉也是吧?!),這雜草在村子裡可是搶手貨,因為凡是家中種有竹筍的人家都需要非常大量的落葉乾草,而竹筍(主要是麻竹筍)可是古坑鄉的主要農特產之一,所以,鋤下來的雜草很快就會被收走。 這一天來竹園主要是要採收綠竹筍,所以剛到達不久媽媽便開始收割的工作。 只見媽媽先用腳在地上輕輕踩踏以〝尋找〞竹筍長出的位置,接著便用小鋤頭撥開竹筍上方的覆蓋物並略為挖除筍子週邊的泥土,接下來的割筍與復原動作都很熟練的一氣呵成,來看我紀錄的一小段採收影片就一目了然啦~~
每年的5-10月是綠竹筍的產季,而盛產期則在7、8兩月,我回家的時候已接近綠竹筍的盛產期,所以只見媽媽隨處踩、隨處挖,感覺像是有挖不完的綠竹筍似的,瞧~還不到半小時就挖了這麼多。 採回來的綠竹筍,媽媽會先作初步整理,把底部纖維較粗或髒汙的部分先去除。 接下來就分成兩個部分,一半煮湯,另一半則帶殼在滾水中煮熟(約一個半小時),等涼後放入冰箱冰鎮作成<涼拌綠竹筍>或<竹筍沙拉>。 那次回家因為正是端午節前夕,為了保持綠竹筍的新鮮,採收的當天下午便連同粽子用宅急便寄到台北(我也是當天下午北上)。 回到台北家中的隔天中午便收到了這箱端午宅急便,媽媽囑咐生的綠竹筍要立刻煮食,因為竹筍出土後氧化得很快,不但底部會變黑,纖維也會變粗,所以我趕緊去殼、切片,加了排骨同煮。 這一碗就是我最愛的<綠竹筍排骨湯>,從小我就愛吃竹筍,不管是麻竹筍、桂竹筍、烏腳筍、冬筍…,我一概來者不拒,當然其中最愛的還是「綠竹筍」。 比起其它筍類,綠竹筍的纖維最細,滋味也最清甜,一般台式餐廳必備的<竹筍沙拉>,選用的就是「綠竹筍」。 除了<竹筍沙拉>,煮熟的綠竹筍還可以與其它配料作成很多料理,例如,切成筍絲加上青椒、紅蘿蔔與鹹豬肉,作成一道炒飯(這是我偏愛的)~ 當然,竹筍可烹調的料理非常多,可說族繁不及備載,有次突然想吃「酸筍」,問媽媽可會做?那有什麼問題,幾天後,媽媽說用綠竹筍醃製的酸筍已經做好了,就等我中秋節回家領。 每個綠竹筍的產季,我都會收到幾回媽媽用宅急便寄來的清甜竹筍,不但為我省去不少菜錢,更帶來夏日的幸福感。可惜,舊家的地只是暫借使用,那年秋天過後,雲林縣政府(真正的地主)把地收回另做規劃,媽媽辛苦種植三年的綠竹筍園就這麼硬生生被剷除了! 每件事情都是緣份,與舊家、與綠竹筍園和媽媽手植的綠竹筍…,雖然擁有媽媽手植綠竹筍的日子只有三年,但,這份幸福感已經溢滿心中,值得感恩~許久,許久… 發文的這一天是媽媽的農曆生日,特以此文祝福媽媽~生日快樂、身體健康!也感恩媽媽帶給我充滿美好回憶的「綠竹筍的幸福」! 媽媽,要繼續開心、積極的生活喔~加油!!
參考資訊:
相關閱讀: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