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5/01 03:25:57瀏覽1478|回應1|推薦15 | |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鄭愁予‧錯誤〉 從小生長在台北,總是很難體會羅大佑那股對「沒有霓虹燈」鹿港小鎮的鄉愁。 小學國語課本裡,放假去南部外婆家玩、跟媽媽坐火車數山洞數到睡著的經驗,更不曾出現在我的兒時記憶中。小時候如果要找外婆,從家裡出發,我大概走五分鐘的路就可以見到她老人家。 所以一直以來,搭火車南下對我而言是件十分迷人的事。它不僅滿足一個「都市俗」對國小國語課本中,中南部鄉村「小鎮風情」的想像;更滿足了一個大半時間扮演「過客」角色的傢伙,些許屬於「歸人」的情感上的迷戀。 這兩天我找了個機會南下高雄,刻意在去程時搭台鐵的火車,回程時坐高鐵;一方面經歷一下高鐵「一日生活圈」、「縮短時空差距」的速度感,另一方面也想感受一下這種速度感對我「情感上」那份屬於「歸人」的鄉愁的「殺傷力」。 南下自強號車窗外的風景,從山腳邊的油桐花、飄出裊裊煙霧的工廠,到阡陌縱橫的農田、乾涸的溪谷,有種讓人遠離都市繁囂的悠閒。在車上翻翻閒書、觀察旅客的眾生相,更能讓人有真正在「旅遊」、「休假」的愜意。因此縱使是自強號,車上的時間對我來說還是流得十分緩慢。 兩個小時又四十分鐘後,我中途在員林下車。 當地來接我的朋友說我很幸運,遇到大甲媽祖回鑾正好經過員林。這次與媽祖的巧遇,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這世界級的宗教盛事。親身經歷的確讓人震撼:這麼多的廟方工作人員、陣頭、信眾,十天中以緩慢的速度繞行中部幾個縣市,「時間」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放下手邊的工作,亦步亦趨跟隨神明,心無旁騖的虔敬,讓這支速度緩慢的遊行隊伍充滿懾人的力量 … 從員林搭自強號,兩個小時後,我已置身在高雄的萬家燈火之中 --- 四個半鐘頭,從台北到高雄。隔天晚上七點,我在左營搭上高鐵,一小時四十分鐘後,我在台北出站,第一次乘坐高鐵的興奮,隱藏不住些許的失落 … 在高雄那天晚上,我與朋友坐在高雄港畔漁人碼頭邊的一家 Pub 裡,那是間以中國風作為特色的店,服務生身著唐裝,紅色對襟繡花上衣,配黑色撒腳褲;樓上包廂是木頭雕花的臥榻。我啜著手中的調酒,觀玩著高雄港的夜景,享受著經過四個半小時火車「晃悠」出來的閒情。 微醺之際,我的思緒被酒精催化得野了,我在想,如果有一天,大甲媽坐高鐵繞境會是什麼樣的場面?我在想,高鐵的速度是不是會讓「歸人」變得愈來愈少?最後大家都成了「過客」? 我在想,我情感上的那份屬於「歸人」的鄉愁,在未來是否只會淪落為一種「美麗的錯誤」? 上圖:時間的意義是什麼?一小時四十分與四小時四十分的差距只有三小時?還是有更多的失落?圖為高雄英國領事館中十分別緻的掛鐘。 下圖一:虔誠的信眾、諸多陣頭十天內亦步亦趨跟隨著媽祖的腳步繞境。隨著時代進步,媽祖的鑾轎不知會不會被高鐵取代? 下圖二: 高鐵的速度是不是會讓「歸人」變得愈來愈少?最後大家都成了「過客」?圖為高鐵左營站一景。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