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02 01:04:05瀏覽342|回應0|推薦6 | |
歷史本身是連續的,是當時整體社會各個構面相互影響所呈現出來的總體現象;歷史的發展也會隨著各階段總體需求而變化、調整方向。惟其整體、連續、變化的特性,對歷史的重大事件不應孤立看待;回想幼年學習的近代史,多半以清廷腐敗,飽受列強欺淩,喪權辱國;假維新,僞立憲,真延祚,爲國民革命的正當性、合理性奠基、潤色。隨著政治、經濟、社會氛圍的改變,復歷經新一代史學家的努力,清末客觀的歷史的評述正在組構、重現。 通過他們努力耙疏、旁徵博引,整理出當時政治、外交、經濟、文化、以及外國政府文件、學者著述、媒體的記載、評述;我們不難發現,那是一個既努力卻又充滿矛盾的時代;滿漢封疆大吏,既想救國,又難以捨棄其政治上的既得利益,皇室強人崩殂,皇族少壯派與地方權臣權力角逐;中央政府與地方督撫紛爭;攝政王瞻前顧後,立憲主軸雖然未變;行事反復,進退失據,錯失時機,給了立憲派與革命黨相互奧援、鬥爭的口實與機會,陷入被動;最終因為川、粵、漢鐵路國有化的政策牽動了地方官員、商人、農民的政治、經濟利益而一發不可收拾。 清政府最終是推翻了,新政府是否就能立刻解脫列強的鉗制、欺淩呢?各國對華不平等條約也立時放棄,與我締結平等新約呢?歷史告訴我們:好夢由來最易醒;憧憬、浪漫只是天際的晚霞;熱情終究抵擋不住殘酷的現實。新政府爲了獲得承認、支持,不得不接受、繼承各國的在華利益。同時繼續向國際舉債;可悲的是,這些貸款多半不是用在國家建設,而是換成指向同胞、異己的槍砲。 至此,我們不禁要問:國家建設的步驟是「除舊佈新」重要呢?還是「佈新除舊」合宜呢?也許有人說不大破,不足以大立!那我可要說:新政府臺面上行走的人物,怎麼多半還是前朝遺老,直至老陳凋謝,新人換代而後止呢?難不成又要說找不到人才?找理由還真順嘴!————實際上是爲了維護、鞏固既得政權所衍生的結構性問題啦! 渡峽偏安,早期還是槍砲隆隆;目前,雖已多時不見兵火煙硝;不過,在法理上,我們仍然處在内戰之中。無論是導彈、或是小部隊的擦槍走火;都在在提醒我們,交戰狀態並未止歇。浪漫、激情的革命小將可曾深思這層事實! 有多少人勇於正面省視這一百零三年來的艱苦辛酸?又有多少人敢於面對現實,開創未來呢?讓我們再低頭沉思一下!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李世民天可汗這句話確實是鞭辟入裏,切中肯綮;前事不忘,實為後事之師;如果我們檢視從清末到目前中華民國的政、經、社會、國際環境,是有許多重復、雷同的現象值得我們省思、參考。 ·一直處於強烈的内部政治紛爭之中。 不論南京政府、北洋政府,或是統一之後的南京政府;幾乎同時伴隨著與各黨各派的黨爭;從階段性的統一戰線,到後期殘酷的國共内戰,至今仍然兩憲分治,互不統屬;即使在中華民國憲法所實際管轄地區仍然持續政黨惡鬥、街頭運動。 ·憲政派、革命派各有所屬,爲了共同利益可以結盟爲階段性統一戰缐。 ··議會與街頭路缐兩手並用,分進合擊;少數狹制多數,癱瘓政府運作,栽贓為無能、不作爲,遂行其政治目的。 ·特權階級、政商結合的事實普遍存在,掌控的資源,涉入的領域既深且廣, 操作手法越見細膩、隱匿,鬥爭手法越發殘酷。試看今日的「BOT」換了新包裝、洋名稱,看似新穎;本質上與昔日清政府的「官督民辦」、「商辦」、「官商合辦」相異者幾希?且等著看高鐡、高速公路ETC、臺北101的後續演變吧! 為遂行利己目的甚至與敵對政黨,政治理念歧義者相互結盟,共同違反民主、法律正義,死纏爛打,不達到把對手閗怕、閗臭、閗爛的目的絕不罷休。多數黨竟然自我去勢,聽任操弄,美其名曰朝野協商;多數黨的神女心態尤其值得大家研究分析。 就看離我們最近的一個例子,立法院長涉及妨害司法公正,執政黨、反對黨國會議員,各邊緣政黨、政客、商賈、各階層利益既得者空前大團結;裎裸上陣,坦誠相見,齊心協力圍堵、追殺違反其意志者,盛況僅見,堪稱空前。 繼而再藉學運之手,挑動階級矛盾,虛設議題,以反黑箱為名,出借舞臺並保護次要敵人,聯手打擊主要敵人,鞏固陣地;同時構建永續、正名使用真黑箱亦即「朝野協商」的必要性、合理性。 再看看多少攸關民生、經濟重要而且緊急的法案停在立法院的急診室裏?如果說他們自己承認是「惡虎山」「黑風寨」,那倒也罷了;可是他們天天還要民衆幫他們塗胭脂、豎立牌坊。「尸位素餐」的「尸」不會為惡;不過多了一口邪氣,那不就是百姓之福了!(待續)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