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30 04:22:50瀏覽2276|回應0|推薦10 | |
從神戶經大阪去奈良,畢竟這趟旅程還是著重京都,因此下午只排了大阪城一個點。無奈天候不佳,雖說是大阪城,大部分的時間待在天守閣參觀,臨走前還拍了許多夜照。然而,天守閣並非大阪城獨有,直到回台灣寫遊記、查資料時,我才知道這事兒。 「天守閣」的稱呼到明治時代才出現,最早稱為「天主」,源於室町幕府最後一代將軍足利義昭,建於室町第的御所內。本質上是日本城堡建築中最高、最重要的部分,具有瞭望、指揮的功能,所以封建時代被轉借為統御權的象徵,而「殿主」或「殿守」的別名也因應而生。織田信長擴建歧阜城時,將「天主」更名為「天守」,算是此稱呼的開端,直到增建安土城時,出現第一座五重天守,天守之名至此趨於穩定。 大阪城天守閣歷經了豐臣家和德川家兩個主要時期,從原本的複合式望樓型四重六階天守,轉變為獨立式層塔型五層六階天守,不同設計與更高的地理位置,都是德川家為了彰顯幕府威信、埋葬豐臣精神的方法。有趣的是,人們不管如何爭權奪利、好大喜功,都敵不過大自然的力量,1665年天守被閃電擊中燒毀,直到1930年才以鋼筋水泥修復。而這座重新建造的天守閣,以德川時期的白漆風格為主,最上一層卻重現豐臣時期的黑漆描金設計,巧妙融合兩段輝煌的歷史,暗藏豐臣家與德川家和平共存的想像。 現存的天守閣為獨立式望樓型五重八階建築,外觀看起來是五層,裏頭實際上有八層。參觀時要先搭電梯到五樓,再沿著樓梯登頂,從最上一層瞭望平台開始看起,然後循階而下,各層的展品安排就像帶大家走入時光隧道,雖然語言不通,卻能從類似皮影戲的動態展品與少量漢字中,瞧出不少天災兵禍。 老實說,我們背著重裝登頂時,肩膀還真痠,一路從六甲山移動到這裡,有種終於可以讓我歇會兒的瀕死感。找了個角落卸背包,換上輕裝,便迫不及待地踏入天守閣最上層的「鳥籠」眺望大阪。花季未到,大阪城的梅園與桃園,只見繁密的枯枝在寒風中瑟縮,庭園周邊則是綠油油的樹,再遠點便是市區裡的建物,其中造型最特別的,該算是西邊的大阪歷史博物館、NHK大阪放送局、大阪府警察本部,依序像是削去一角的土黃色圓柱、帶球跑的玻璃帷幕、以及千瘡百孔的白豆腐。 屋脊末端咬了尾怪魚,雖然不似新加坡魚尾獅那般雄壯,但滿口尖牙利齒仍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再加上一身燦爛金光,猜想是隻滿厲害的辟邪神獸。忘記是在二樓還三樓,又見到這尾怪魚,體型更大、約莫人高,旁邊寫了個漢字「鯱」,望字生義,至少確定牠跟魚尾獅沒有關係,好歹也是隻魚尾虎來著。字典標註讀音為「ㄏㄨˇ」,但新注音要打「ㄅㄨˊ」才有,據說是一種像鯨魚一樣會噴水的海獸,置於屋脊能避火。追本溯源,這種建築設計竟似傳自中國,最早出現在漢朝,宮殿正脊兩端就有尾巴像「鴟」的吞脊獸,鴟是傳說中一頭三身的巨鳥。《太平御覽》記述:「唐會要目,漢相梁殿災後,越巫言『海中有魚虯,尾似鴟,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於尾,以厭火祥。」而明朝李東陽所撰《懷麓堂集》和楊慎所撰《升庵外集》都將鴟尾列為龍生九子其中之一,龍頭魚身、口潤嗓粗而好吞,別號螭吻,並稱魚虯為其前身,所以明後的吞脊獸形象多為龍頭魚身,至於「鯱」字的由來及化身金鯱的過程,就找不到足以佐證或說明的史料了。 為避開天守閣側面那管突兀的電梯,我們沿著外牆繞到後頭,找了條石椅、靜候華燈。天南地北地聊,不知不覺飄起雨來,趕緊撐開腳架、打著傘,執著地按下一張張快門。夜裡的天守閣,走提姆波頓風。 若說錦市場是京都的廚房,那大阪的廚房就非黑門市場莫屬。晚餐,我們拜訪黑門市場的浜藤,打算享用河豚全餐。河豚為什麼名為河豚呢?我們都知道豚者豬也,但以此相稱並非因其形、而是因其味。相傳中國河豚多生於海,唯產卵時會溯河而上,而漁民自江河捕獲,驚覺其肉質鮮甜,如同豚肉,遂以江豚稱之,至宋朝才更名為河豚。北宋大家蘇東坡詩言:「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長,正是河豚欲上時。」除了描寫春景,更坦承河豚味美直死,有這位美食家的背書,當然得趁機嚐嚐。 生魚片晶瑩剔透,紋理清晰可見,口感爽脆有嚼勁,鮮味中帶點柔順的清甜,不用沾醬就能體會東坡的心情;涼拌煮物先覆上一層蘿蔔泥,上頭再點綴些黃澄澄的河豚卵,吃起來以淡鹹為主,邊緣參雜一絲酸味,是道絕佳的開胃菜;炸物則是帶著鰓蓋的頰肉,還有一段靠近尾鰭、富有彈性的魚尾肉,表面炸地金黃酥脆,裏頭卻扎實多汁,趁熱咬下,香氣四溢;剩下的部位煮火鍋,入水涮約三分鐘就得起鍋,才能保留肉質的嫩滑,而湯裡的精髓也不能浪費,倒碗白飯、加顆蛋,最後再撒上油亮的海苔與蔥花,這粥含在嘴裡,怕是連舌頭也給吞下。 走出浜藤,外頭依舊下著雨。拍拍肚皮,兩人一鍋是有些意猶未盡,只好臨時加演宵夜場,在前往奈良的路上,轉戰道頓崛。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