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7/08/08 12:50:00瀏覽453|回應0|推薦10 | |
戀念父親的二三事 2017-08-08 馬祖日報副刊
我在家的時日少,離家求學、工作的日子多。每次要離開故鄉,總因不能繼續分擔父親的農事工作而難過。如果我現在仍在家裡,就能做一些較不費體力的瑣事,例如:到田間去割割牧草,或到鄰家去提提餿水。 猶記得十多年前,父親和叔伯分家,要搬離祖茨時,因父親與他們合資剛花不少錢鋪設的水泥庭院,與二伯父有些爭執,所幸後來和好了。那件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一個陰影。當時,二伯父家人丁眾多,每天都有不少的殘羹剩菜,因此,父親要他們把它留存起來給我家的母豬吃。我家住在庄頭,二伯家在村子的中央,每次提餿水,他家是最遠的,所以過去我提廚餘,最不喜歡到二伯家。在異鄉的我可以想像和體會,當我不在家時,父親為了餵豬而到二伯父家提餿水的尷尬情形。 我們兄弟出生較晚,所以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對於粗重的農事便不能勝任。尤其那一段兄弟倆負笈在外的歲月,跟父親學做農事的機會很少,等到學校畢業後,到社會工作,對農作更是陌生。所以,已經有父親一半年紀的我們,始終無法卸下父親肩上的重擔,就連如何餵豬的小事做得也不太順手。有時候,就連到鄰家提個廚餘也不太肯,好逸惡勞慣了,有點懶惰成性,好像一點也不像農家子弟。
二 清理堆肥的工作是相當累人的,不但要耗費體力,還要忍受刺鼻臭豬糞味的侵襲。 父親利用一大早的晨光,帶領我們兄弟穿上工作服和雨鞋,整理豬圈旁的一大堆堆肥。他教我們用鋤頭和圓鍬挖到塑膠畚箕裡,再倒到牛車上;有時候,也直接用鐵耙子挖送到牛車上。他事先把幾包肥料送上車,在牛車前後堆壓成兩道牆,這樣,牛車經過顛簸的石子路面,車上的堆肥才不會掉落。 當我和哥哥挖得沒力氣時,就輪流爬上牛車,一面踩踏堆肥,一面休息片刻。要挖滿一牛車,需要一個多小時的光景,而牛車出門到田裡一公里半的路途的運送,也需五十鐘左右的時間。將堆肥運到已經收割水稻正在曬田的田裡,要把它再從牛車上挖下來,再擺放成一小堆一小堆的,也頗費工夫。等以後要用耕耘機鬆土的時候,再用畚箕和鐵耙子灑散成一行行的。 可見要將清理堆肥和運送到在田地裏,是多麼費勁和辛勞的事情。然而像父親這樣村里公認的好男兒,卻從不認為是苦差事,常與我們分享從事農事耕耘與處理堆肥的感覺,樂在其中的父親,和我們對這些事的感受,真有天壤之別。他總是默默地在田地裡耕耘著,艱辛無畏、孤獨的守著日月星辰,期待老天爺賜給我們一季又一季的豐收。
三 生於農家,長於農家,對於耕種莊稼的種種,卻是那麼陌生。我長大、茁壯了,留不住青澀的成長痕跡,然而歲月腳步幾近無情的在父親黝黑的臉龐上,留下操勞的刻痕,只見到刻痕年年加深,自己卻無能為力將之撫平。別人家像父親的年紀,已是兒孫滿堂,粗重的工作均有兒女代勞,享受後半生含飴弄孫的清閒,而父親全沒有。 在天寒地凍、酷熱難耐的季節,仍得上工:播種、插秧、種菜、種瓜、鋤草、噴藥、施肥、收割、和整地等等工作,一手擔起。常是為了趕工,天剛濛濛亮,未吃早餐,就匆忙上田去了,到了中午才回家,一天吃兩餐;這是不吃早餐就去田裡工作的我無法忍受的,更何況要工作大半天?父親的習慣是上田耕作,必須要告一段落,他才願意休息。所以,難免常在夜裡,甚至是我們上床睡覺時,才聽得到他回家的機車聲。從不計較我們吃過的剩飯菜;有時候,我們把好吃的菜都吃光了,他也不以為意。可知他的生活觀是多麼恬淡、隨遇而安! 我總是難以感受高齡的父親,仍然天天規律的過著與莊稼為伍的生活:養豬、種菜、種田,不與人爭的胸懷。他的情感和力量已融入了那一大片田園,這是可信的,也可以感受到的。以大地的一切榮枯為他的榮枯,大地生命的存在和綿延,就是他生命和生活的全部。他在我的生活和生命現象中,是一棵壯碩、永遠翠綠、永不凋謝的長青樹!我衷心的感謝這一片大地賜予我的一切,更感謝終年為大地耕耘奉獻的父親!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