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22 14:27:27瀏覽398|回應0|推薦0 | |
最近讀摩根.豪瑟的《致富心態》一書,收穫不少。讀完不會致富,但心態有些調整。 《致富心態》不是傳統的理財書,即使沒有投資、理財的觀念,對財經沒甚麼想法的人,透過這一本書都可以將其智慧移挪到日常生活中。與其說是傳達理財觀念,不如說是『如何經濟且彈性地過生活』。其中有個篇章是『合理勝過理性』,探討了理性為本,卻難為人性的思想。 過年前你跟朋友約好賭注,年後要量體重,體重增長幅度高的人算輸要請吃飯。過年期間,家人要你吞下美食,如果你保持理性不去吃,就逆了家人的心意。但如果你吃了,就要扛上輸了年後磅重的風險。理性避食是出於對賭注的選項,但相較於維持親情,合理地吃美食才是最優選。 之前投資,有個方案是投資中美洲的替代性能源,因為是不熟悉的產業與國家,心底的安全邊際很窄,在還沒有變化之前就棄守了。它並沒有讓我有一份歸屬感。反觀,若有人投資了國內企業,即使趨勢看差,有些人仍會因為它是台灣企業,心生『相忍為國』之感。理性的選擇是放棄,但心底的決定卻是趨向合理化自己的認同感。 合理可能會輸了一盤棋,但理性卻可能輸得更多。譬如情人的生日當天,你明明手頭很窮,該不該把原本存下來的錢拿來買禮物跟訂餐廳?理性上的選項可能是在禮物或餐廳間擇一,而且買便宜的禮物、或訂次等的餐廳。但為了要維繫並深厚這份情感,讓自己更窮,花重本買禮物跟訂餐廳都來。人不可能純粹靠理性過活,合理的生活才會在群體、人群獲得認同。 所以,分手要選麥當勞(理性),追求要去法式餐廳(合理)。吃完漢堡說完分手就走。追求則是法國料理餐廳,因為法國料理吃很久聊很長,不便宜的價格也顯顯身價。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