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類透過酮體進化?
2017/08/01 15:45:29瀏覽5124|回應0|推薦0

常常在想,兒子有點胖壯胖壯。看其他小孩子似乎也是如此。於是就想起之前讀過的資料,嬰兒身體大約有20%的成分是脂肪。相對來說,黑猩猩寶寶體脂肪卻只有4%,即使是成年黑猩猩的體脂肪也大約5%至6%左右。

為甚麼人類的嬰兒甚至是孩童要高庫存體脂肪?跟生存有關,還是跟腦進化有關?人類透過飲食變更或無法進食的情境下卻能進入獨特的酮態產生酮體,以保持活下去的能力,這是好的巧合還是壞的健康問題?

一查才發現驚人的答案,嬰兒天生代謝脂肪、到達酮態產出酮體、幫助腦發展的能力,只要空腹八小時就會進入酮態。而成人必須要空腹至少一天才能達到。而這樣的天生本能一直到8歲前也只需要空腹十二小時。

處於飢餓或是禁食狀態(自主斷食或環境被迫)的人類,身體會轉入燃燒脂肪產出酮體的酮態狀態。這是一種特殊能力,比國王企鵝更強,就算是冬眠的熊也做不到。


人類酮症

生酮飲食一直被認為是仿飢餓時期的飲食方法,人類在飢餓狀態時仍能維持活動力以爭取生存。原始人透過狩獵採集找尋食物,在科學家眼中這是一項精密調整的生理狀態。因為如果飢餓就完全喪失行動能力,代表找尋或是狩獵食物的能力也會相對下降。

 有科學研究表示,腦與軀體比相對較大的動物,較容易有酮態效應(酮體可以幫助腦部發展)。部分動物的腦與軀體比相對較小,所以不發酮態產出酮體。而透過這樣的研究與實驗,科學家也發現,嬰兒與成人在腦軀體比上相對較大,而嬰兒進入酮態的能力比成人更快、更有效率。


新生兒日常消耗的能量,有一半來自於酮體。一週之後,即使是在餵母乳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後,新生兒仍不會脫出酮態。成人要將酮態狀態提升到2歲兒童8小時未進食的酮態程度,需要禁食將近24個小時。嬰兒進入酮態的能力勝過兒童,而兒童進入酮態的能力比一般成人更迅速。

如果酮態、酮體是不健康的問題,那麼為什麼自然會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成長?來源檢索

 動物酮症

可以想像一下擁有巨大脂肪組織、冬眠的灰熊,儘管身形龐大,但其腦軀體比很低,腦部需求的能源很少。灰熊是無法進入酮態的,牠們藉由不同的途徑維持生命,但不是酮體。灰熊的腦部需求能源約佔總代謝的 5%以下,而人類的腦部需求約佔總代謝 19-23%,嬰兒更高於此。來源1.來源2.

但動物有個例外的酮態,稱為反芻動物酮態。因為反芻動物的腸道會將大部分食物轉化成酮食物,而這樣的模式往往發生在需要大量能量以製備乳糖的反芻動物哺乳期。

而肉食動物譬如貓或老虎,牠們不會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後進入酮態,但人類只要攝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就會進入酮態。但是貓科動物在飢餓期間由於相對較大的腦軀體比,將會較為容易進入酮態。來源檢索

而同樣是肉食動物的鯨魚與海豚呢?牠們沒有進入酮態的機制,即使是完全禁食的狀態也是。來源檢索

 飢餓酮症與營養性酮症(酮適應)

斷食或是飢餓狀態,會迫使人體進入『飢餓酮態』產出酮體的保命措施,但人體特異性之處在於,除了斷食或飢餓外,仍能透過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方式調整以進入酮態。

透過降低或減少碳水化合物可以讓身體進入營養性酮態,這樣的狀態將會迫使身體自主去提取體脂肪進行能量轉換。根據科學研究,當身體進入飢餓酮態或是營養性酮態(酮適應)時,大腦使用酮體的效率比葡萄糖更高。來源


如果大腦使用酮體效率比使用葡萄糖更高,而酮體又被認定是有害物質時,人體肯定會設計出保護大腦的方法。而不是讓人類從新生兒、嬰兒到達成人時都能透過酮態存活下來。

 酮體對腦部認知提升的證據

科學家指出,原始人能透過聯合捕殺計畫、設計陷阱以獲得食物的能力,是否在飢餓酮態狀態時會下降?但答案可能是相反的。

 A.在有中度認知障礙或阿茲海默症的病患,給予 40ml的MCT油脂後,認知功能與酮體有部分改善。來源

 B.投入每日20公克的純化MCT油,並於90天後確認,改善了部分因為年齡老化而記憶退化的患者。來源

 C.讓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處於實驗性低血糖症狀,並給予40公克MCT油。實驗成果顯示,低血糖會影響患者認知,然而在給予MCT油之後改善了對話記憶及認知能力,也未引起高血糖問題。來源

 D.對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進行六週的生酮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改善了認知與記憶功能。來源

到底進入酮態與酮體是否對腦部有害、抑或是有益?但無論如何,有一者長達五年的生酮飲食的研究觀察,持續生酮飲食五年的人的骨質密度並沒有負面影響。而五年的生酮飲食也意外證明這樣的飲食是可以持續維持的。來源

如果原始人以及我們沒有進入酮態產出酮體保命存活的能力,或許現在的我們只是較弱的非人物物種。但酮體已經存在許久了,少數菌種以β-羥基丁酸儲存能量。一些原核生物則使用酮體而非三酸甘油酯作為能量。

原始人已歿,無法完整地確認人類純粹以酮體為進化途徑,但人類的進化絕對少不了酮體的能源。

文章來源:Ketosis in an evolutionary context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ranko&aid=10765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