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縣道197線
2017/09/05 22:21:50瀏覽738|回應0|推薦0

縣道197線北起池上(中山路與中東二路路口),往東到錦園,沿海岸山脈西側向南經過萬安、富興、振興、關山鎮電光、鹿野鄉瑞和、瑞源、瑞隆、延平鄉鸞山、卑南鄉利吉、富源,從海岸山脈南端稜線下山接臺11乙線。電光到鸞山間沒有村落,寶華木坑到鸞山上野間為順應地質結構仍是碎石路面。

臺東縱谷為臺東境內聚落形成最晚的地區,因為區域內卑南溪及其支流沖積多為砂礫地,豐水期和枯水期水流量相差極大,非澇即旱,不利耕作,兩側的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難以翻越,清朝道光之前,加納納社(舞鶴)至北絲鬮社(初鹿)之間是無人居住的地帶。

早期由臺東進入縱谷的路線大致和縣道197線相仿,沿卑南溪和海岸山脈間的溪床和山丘行進。道光年間,暫居臺東寶桑的馬卡道族人不堪卑南族人的壓迫,渡卑南溪溯溪北上,進入秀姑巒溪流域。咸豐年間,另一支馬卡道族人亦由此北上,在大庄建立璞石閣平埔八社。

同治年間恆春阿美族受到漢人侵墾和排灣族壓迫來到臺東平原,渡過卑南溪北上,沿溪建立利基利吉(利吉)、擺仔擺(和平、巴拉雅拜)、那吧那吧(鹿野村四維)、務霧干(鹿寮)、大埔尾(瑞源)、雷公火(電光)、大陂等社。光緒初年,大庄平埔南下建立新開園、萬安等部落。光緒18年(1892)全臺營管處總巡胡傳巡閱縱谷地區防營,明治29年(1896)臺東撫墾署署長曾根俊虎巡視縱谷地區亦是由此路北上。在明治43年(1910)卑南至里壠間手押台車通車前,這條通道是臺東縱谷移民和官賈往來的主要路線。

昭和後期日本政府鼓勵企業開墾東部,招民入墾,漢人、平埔族移入後形成很多小聚落,日治末期池上大埔社阿美族人為躲避勞役移入海岸山脈西側。昭和13年(1938)內本鹿布農族人移居鸞山,建立上野、中野、下野部落。

日本政府為配合會社,發動保甲動員修築牛車路,昭和5年(1930)修築池上經新開園到水墜(富興)的牛車路,是縣道197線最早完成的路段。為運輸甘蔗,在加路蘭、富源、利基利吉間開闢一條牛車路。戰後阿美族和漢人在海岸山脈西側建立很多小聚落,民國40年代國際香茅價格上揚,湧入許多移民開墾,因人口增加,沿線增設山棕寮分校、振興國小、寶華國小、興隆分校、竹林分校、利吉國小、富源國小。民國48年(1959)富源到利吉段完工,62年(1973)全線通車,但時常坍塌。

錦園

197線從池上市區出發,經過大坡池東南側抵萬安山腳下的錦園,錦園與萬安聚落密邇,伯朗大道周邊廣袤的稻田東半部在錦園與萬安村內,除池上米香外,稻田、山影、天空的景象亦遠近馳名。

池上為卑南溪和秀姑巒溪的分水處,錦園是本地最早開發的地方,開拓者是來自屏東赤山、萬金的馬卡道平埔族,咸豐元年(1859)翻越中央山脈來到寶桑,8年後沿海岸山脈兩側北上,溯卑南溪向北的族人落腳大庄,因耕地不足,部分族人南下到錦園開墾,因係新拓墾的園地,故稱「新開園」。光緒7年(1881)大庄水災,又有部分居民移入,另有高雄的大滿族從荖濃溪、新武呂溪進入新開園。

漢人進入新開園始自光緒3年(1877)福建巡撫丁日昌招募的客家人,此次移民留下的人極少,光緒14年(1888)大庄事件後,清廷設鎮海後軍前營駐防新開園,日治初期,新開園仍是以平埔族為主的聚落,只有少許漢人。大正時期,北部客家移民多移入新開園或萬安,昭和12年(1937)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新開園設立事業區,招民開墾,此次會社移民亦以客家人為多。臺灣光復後,新開園改名為錦園村,人口結構上客家人已居優勢。

新開園因開拓時間較早,成為池上周邊的政治經濟中心,除清末駐軍外,明治38年(1905)設警察派出所,明治42年(1909)設新開園區役所,大正2年(1913)設新開園蕃人公學校,臺東製糖會社興建製糖工場。昭和元年(1926)東線鐵路通車,池上車站附近因此逐漸繁榮,區役所及公學校相繼遷至池上街區,池上的政經中心從新開園西移。

197線西側的稻田,為避免路燈燈光影響稻米生長,當地農民協調讓電線地下化,無意造就了臺灣少見沒有電線桿干擾視線的田野景觀,加上伯朗咖啡和長榮航空廣告來此取景,使池上稻田成為著名景點,眾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帶動當地的觀光,住宿、餐飲、租車,一片繁榮。筆直的錦新三號道路因伯朗咖啡的廣告拍攝,被暱稱為伯朗大道,長榮航空廣告金城武路邊奉茶的茄冬樹,因此稱為金城武樹,是來池上觀光必到之處,被特意保護。另有天堂路、浮圳等可賞玩之地。

萬安

萬安有三個聚落:萬安(樹林仔)、魏家庄和龍仔尾。

因為新開園的耕地不足,當時的平埔族人便向南開墾,因有雜樹成林而稱為樹林仔,昭和7年(1932)新竹州新埔庄的魏建鼎率家人來池上開墾,初居大陂庄,昭和12年(1937)搬到萬安山南高地聚族而居,就是現在的魏家庄。

龍仔尾是萬安最晚形成的聚落,大正12年(1923)新竹州北埔庄的蕭金蘭率家人到嘉武,以製瓦為業,後遷至新開園,昭和16年(1941)再遷至龍仔尾拓墾,後有人陸續遷入,始成聚落。龍仔尾地名由來,以萬安山形似一條龍,萬安磚窯為龍頭,樹林仔為龍肚,龍仔尾位於龍之尾,故稱。

光緒19年(1893)臺東直隸州知州呂兆璜在萬安設義塾,大正2年(1913)在保安宮南邊設新開園蕃人公學校,昭和12年(1937)遷到池上改為池上公學校,昭和16年(1941)在今萬安國小所在地設池上公學校萬安分教場,萬安國小校園保留有十餘棵近百年的苦楝樹,有「楝園」之稱。

萬安國小後方山坡的萬安磚窯廠由謝貼於民國43年(1954)創設,民國63年(1974)轉給莊訓祥,民國78年(1989)因傳統磚窯廠成本太高不易經營停業。磚窯廠旁原有一座蛇窯,因當地土質不適宜燒製而拆除,萬安磚窯為荷蘭型目仔窯,或稱登窯、坎仔窯,以特殊規格紅磚砌成,窯長56公尺、寬10公尺,第一目內部高1.9公尺,19座窯目,5支煙囪點火口,於民國92年(2003)12月的地震中損壞,後修復5目窯坑,列為臺東縣歷史建築。

富興

萬安溪南是富興村,稻田和伯朗大道的稻田相連,卻沒有遊客喧囂。明治39年(1906)由居民合力修築水墜圳引水墜溪(富興溪)溪水灌溉農田,水墜圳淤塞後,居民又於大正10年(1921)修築了山棕寮圳。

富興是清代平埔族開墾而成的部落,原名水墜(水礁仔),因平埔族人利用溪流落差建造水碓舂米,水碓,臺灣人稱之為水墜,故名。因人口不多,直到明治29年(1896)田代安定的「臺東殖民地豫察報文」中第一次出現水礁庄的記載。

臺灣光復後,水墜設村,民國45年(1956)改稱富興,富興社區是最大的聚落,由漢人、平埔族、阿美族組成,東側丘陵上的保甲園、山棕寮、石公厝是昭和13年(1938)臺灣拓殖會社在萬安富興的山坡地設立事業地,招民開墾所形成。

保甲園在富興溪上游,因池上庄保甲組織壯丁團曾在此種植苧麻而得名,居民為來自關山、新開園、萬安的西拉雅族人,臺灣拓殖會社鼓勵他們種植番薯、樹薯供應澱粉工廠原料所需,臺灣光復後漸次移住富興社區,是水墜平埔族的主流。

山棕寮在富興溪支流山棕寮溪上游,因利用當地盛產的野生山棕建造房屋,故稱為山棕寮。日治時期人口不多,民國40、50年代因為國際香茅油價格上漲,移入人數大增,戶數曾達200多戶,民國54年(1965)設萬安國校山棕寮分班,後改分校,民國60年(1971)後香茅油價格大跌,居民外移,山棕寮分校裁撤。

石公厝因在溪水匯流處有兩塊巨石相對形成石門,稱此大石為石公,而有石公厝之稱。

振興

池上鄉東側海岸山脈的山區和丘陵地帶有六個人口較少的村,自北而南依序為:大陂、慶豐、錦園、萬安、富興、振興,縣道197南北貫穿錦園到振興。

振興村位於池上鄉之最南端,北以六號橋和富興村為界,南以嘉武橋和台東縣關山鎮電光里為界,原本是富興村的一部分。振興村最早稱為「瑪莎塔卡」,後名「白毛寮」,因該地曾有「白」髮老人住在用芒草花穗所取之「毛」花搭蓋的草「寮」,從事開墾農地與補殺獵物為生,故稱「白毛寮」,該地為池上鄉最偏遠的所在,「白毛寮」一詞亦有「不毛之地」之意。在民國60年代,村民大會決議改名為「振興」,有自力更生,重振興盛的期許。阿美族語稱之為Bieungung。

振興村東側的海岸山脈大多是崎嶇不平的山地,西側是卑南溪河灘,中間狹小的地帶是為農耕區。北邊有泥水溪經第九號橋流入卑南溪,上游有泥水北溪和泥水南溪兩個系統,南邊有和電光里交界的嘉武溪。

居民有阿美族、客家人和閩南人,以阿美族最多,閩南人最少。居民以務農為主,其農產規劃為雜作區。阿美族人分別來自不同區域,有來自屏東旭海的恆春阿美,有的是從光復鄉跟瑞穗鄉遷移過來。振興的阿美族在日治末期才遷來此地,為了逃避日本人的義務勞動和信教的禁令從屏東大埔來此開墾定居,光復後又有數十戶遷來,此地的阿美族人數排名全鄉第二多。

目前振興村最有名的應該是振興國小(因學生人數太少現為萬安國小的分校)校舍牆壁上的一幅壁畫,係由立時集團(Nipsea Group)推動的「為愛上色(Color, Way of Love)」計畫,民國104年(2015)邀請法國的牆繪藝術家Julien Seth Malland來到臺灣,於新竹錦屏國小、臺東萬安國小、花蓮瑞美國小進行創作,以獨特的創作風格詮釋臺灣特色與文化,希望用色彩、藝術啟發孩子們的創意與希望,為孩子帶來更多色彩;六十石山也有他一幅畫作。Julien Seth Malland事先有走訪部落、參加部落豐年祭,然後才開始創作,經過2天多的創作,在振興分校教室牆上留下穿著阿美族傳統服飾的少女和鳥互動的作品,畫作上的少女搭配牆壁旁的小樹,彷彿她正坐在樹梢上與鳥兒對話,後方還有個幼童觀看,彷彿怕驚走飛鳥,不敢出聲。

 電光

197線嘉武橋與電光橋之間為關山鎮電光里,北與池上鄉振興村以嘉武溪為界,南以濁水溪與鹿野鄉瑞和村為鄰,西隔卑南溪與關山相望,公路沿海岸山脈西側山腳而行,公路西邊的河階地多闢為稻田,住家集中在中興聚落。

電光最早稱為雷公火,雷公火的由來有二種說法,一是昔日打雷之後的夜間常出現大火,卑南溪對岸的里壠居民望見山上紅火滿天,認為此怪火是雷火,臺灣話即是雷公火,因而將大河以東地區皆稱為雷公火,或說於關山遠眺,常見電光一是社之東南木坑溪上游北側有泥火山,泥漿沼氣可被點燃。原是卑南族的領域,同治末年恆春阿美族遷入後形成部落。

明治31年(1898)曾在雷公火設憲兵屯所,明治32年(1899)設雷公火出張所,轄區包括今天的池上、關山、鹿野,大正9年(1920)實施地方行政改革,平地庄、社改為「大字」,雷公火社改為雷公火大字,轄區為從雷公火到鸞山的卑南大溪和海岸山脈間。昭和12年(1937)臺東廳實施地方行政改革,里壠區改為關山庄,雷公火改稱日出,因旭日自東邊的海岸山脈升起,與卑南溪對岸的移民村月野(月眉)相映成趣。日出的行政區域縮減到濁水溪以北,濁水溪以南劃歸鹿野庄。

電光原為阿美族部落,數次外來移民遷入都與當地的經濟作物生產有關,大正7年(1918)臺東製糖株式會社為招徠人工開墾,在臺東縱谷設置了雷公火、月野村、大原村、鹿寮、新良等本島人移民村,因為會社經營不善、移民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權,到了昭和10年(1935),移民全部散去。

昭和14年(1939)東臺灣咖啡會社承租雷公火的山坡地成立「東臺灣日之出農場」,招募以客家人為主的移民入墾,同一年,黃拓榮獲准承租附近的山坡地經營伐木與農場,招募關山崁頂的平埔族人入墾,這些移民在雷公火部落外圍形成第一農場、第二農場、第三農場、南農場(德榮農場)等聚落。

東臺灣日之出農場在部落東邊海拔約190~250公尺的海岸山脈緩坡,因種植咖啡,有咖啡山之稱,當咖啡可以收成時,日本戰敗投降,很多墾民離開,留下的人將咖啡樹砍掉改種雜糧,咖啡山從此不再有咖啡。

臺灣光復後,日出改名為與舊地名雷公火意思相近的電光,民國43年(1954)鄰區整編時將各聚落的門牌依地理位置改稱為中興(雷公火本部落)、東興(第二農場)、廣興(第一農場)、南興(第三農場、南農場)。

民國40、50年代因為國際香茅油油價格上漲,吸引很多北部的客家人來到咖啡會社農場種植香茅,在北邊形成嘉武、南邊形成濁水溪兩個新聚落,因為人口激增,電光國校曾考慮在南興和濁水溪之間設立分校。民國60年(1971)後香茅油價格大跌,造成人口大量流失,咖啡山的大部分土地,成為永豐餘紙廠的相思樹造林地。

在電光里和振興村交界附近有1700公尺長的電光大橋跨越卑南溪連接關山市區,是電光重要的聯外道路,電光大橋未興建前,搭建竹橋或涉溪渡河,汛期時或開車則必須繞道池上或瑞源前往關山,不方便且具危險性,發生多起渡河溺斃事件,民國74年(1985)9月一位電光里的國中畢業生寫了一封長信向臺灣省省主席邱創煥陳情,獲得邱創煥回應,10月即將原函發交臺東縣政府轉關山鎮公所設計建造,民國76年(1987)動工,77年(1988)主體工程完工,81年(1992)全數完成,大幅縮短電光到關山的距離。寫陳情信的學生,電光里民都認為是出身當地的陳文馨老師,但當事人否認。

鹿野

東26(東興產業道路)於197線東邊經過咖啡山的東興和廣興,彎曲荒涼的山上,已看不出咖啡山當年的風華。

電光以後22.5到37公里的寶華至鸞山段,因屬於惡地地形,路基、邊坡容易走山滑動,平時養護不易,加上景觀奇特,交通量少,為提供不同的視覺感受及作為研究教學的教材,長達14.5公里的路段未進行鋪面,民國102年前由公路局第三區養護工程處代養,每年以補充鋪設碎石級配方式予以維護,保留自然環境風貌,103年起交還臺東縣政府自行養護,為改善行車舒適度,將部分碎石路面路段嘗試採用水泥混凝土鋪面。

鸞山

鸞山在鹿野溪流入卑南溪溪口東北的都蘭山西側山坡,隔卑南溪和鹿野高台、延平紅葉相對,因為居民多是布農族,行政劃分歸屬延平鄉,是延平鄉在海岸山脈的的一塊飛地,海岸山脈的布農族部落很稀有,鸞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鸞山本來是卑南族的傳統領域,布農族移入前,已有卑南族人、漢人、阿美族人在此耕作。昭和13年(1938)鸞山被選為內本鹿三年集團移住計畫的集體移住地,利用卑南溪隔離兩岸的族人,10月內本鹿地區(鹿野溪上游)的布農族開始被日本當局遷移來此,當時稱之為都巒山西部,次年(1939)驅離原住的卑南族人、漢人、阿美族人,使其成為純粹的布農族部落。都巒山西部自北而南分成上野、中野、下野三區,中野再分為巒山和上部落,下野分成東部落和南部落,眾分其地的目的在分化移入布農族人的團結。

因無法適應低海拔山地的風土和從燒墾狩獵轉變為水田定耕的生活方式,加上瘧疾導致族人死亡,不滿情緒的累積,昭和16年(1941)3月10日布農族人突襲內本鹿警備道的清水、楓、嘉嘉代三個駐在所,即所謂的內本鹿事件。事件發生後,臺東廳編成搜查隊入山搜捕,起事的族人在4月7日投降。內本鹿事件堅決及加速了日本當局執行移住政策的意志和行動,將仍居住在內本鹿的布農族全部遷移到紅葉谷(紅葉)、北絲鬮溪社(桃源)、都巒山西部、武陵、網綢社(錦屏)。

都巒山西部屬關山郡鹿野庄,臺灣光復後鹿野庄改為鹿野鄉,都巒山西部以其在都巒山下,以都巒山之名簡化訛化成鸞山,改稱鸞山村,民國35年(1946)臺灣省設山地鄉,鹿野鄉山地原住民居住地區析出另設延平鄉,鸞山村歸屬延平鄉管轄。

臺灣光復初期因瘧疾疫情,上野的布農族多遷居到桃源和加拿,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後有西部的漢人移入上野附近的松林種植果樹,因為種了很多梅樹,改稱梅山部落,梅山以漢人居多,布農族人仍習稱為上野。

日治時警察駐在所設在中野巒山,中野成為都巒山西部的行政中心,現設有鸞山派出所、鸞山國小、村衛生室,基督長老教會中野教會、鸞山聖保祿天主堂亦設在此。中野的上部落因漢人在松林濫墾導致坍方,於民國64年(1975)遷居到巒山國小下方。

下野仍分為東、南兩個聚落,因為附近有成群的老榕樹,故稱榕山部落。高大的樹冠在半空中枝葉交錯,粗大的氣根不斷蔓延擴展,取代了枯萎的原生枝幹,就像樹木會移動一般,被稱為「會走路的樹」,有森林博物館,推動生態旅遊

鸞山被卑南溪阻隔於海岸山脈,日本警察稱之為「陸中孤島」,中野駐在所的岩田巡查率人在溪中架設簡易木橋通行,大水時即被沖走,沖走之後再修,不斷的改良技術,民國50年代後期的木橋已可供機車通過。期間亦有架設流籠、設立渡船來往兩岸。民國63年(1974)臺東縣政府撥款興建鸞山吊橋,民國80年(1991)3月鸞山大橋完工,鹿野與鸞山之間的交通問題徹底解決,鸞山吊橋的位置在鸞山大橋的北側。

卑南

197線道經過卑南鄉的利吉和富源兩村,公路沿線沒有聚落,在海岸山脈的南緣下到石山,連接11乙線。

 

縣道197沿線橋梁

橋名

溪名

建造年

備註

萬安橋

萬安溪

68年12

 

富興橋

富興溪

97年8

 

四號橋

山棕寮溪

 

 

第六號橋

 

 

 

第九號橋

泥水溪

56年2

 

嘉武橋

嘉武溪

 

 

第十七號橋

 

87年7

 

第十八號橋

 

89年3

 

電光橋

濁水溪

91年2

濁水溪又名泥水溪,因受土質影響溪水長年混濁。

第廿三號橋

木坑溪支流

85年12

 

木溪橋

木坑溪

 

 

南溪橋

南溪

 

 

二十六號橋

南溪支流

86年元月

 

中野橋

頭教溪

 

 

鸞山橋

鸞山溪

95年4

 

利吉橋

利吉溪

 

 

 

資料來源

趙川明主編(民100)。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臺東市:臺東生活美學館。

台東觀光旅遊網https://tour.taitung.gov.tw/zh-tw

( 在地生活花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0850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