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花東線鐵路車站更新
2017/11/27 21:14:16瀏覽579|回應0|推薦0

依據民國97年(2008)11月25日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召開「振興經濟新方案—擴大公共建設投資審議會議」結論制定的「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以新臺幣60.81億元的經費,於民國98年(2009)3月至108年(2019)9月以10年的時間改善新城站至臺東新站間沿線的27個車站,已陸續完工,除周邊設施的改良,車站建築的更新是首先被注意到的,原本花東線鐵路一成不變的陳舊水泥平房站體在外觀上有很大的改進,雖然不是全部重建,而是以舊的建築為基礎的改良增飾,很多車站看起來和以往的風貌完全不同。

「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範圍內的車站從北到南有新城站、花蓮站、吉安站、志學站、平和站、壽豐站、豐田站、南平站、鳳林站、萬榮站、光復站、大富站、富源站、瑞穗站、三民站、玉里站、東里站、東竹站、富里站、池上站、海端站、關山站、瑞和站、瑞源站、鹿野站、山里站、臺東新站等27座車站。

新城(太魯閣)站

民國64年(1975)7月26日:設站。9月,與花蓮新站間的路段先行通車,初期以輸送亞洲水泥花蓮廠的水泥及熟料至花蓮港為主。

民國68年(1979)2月8日:開始辦理客運營業。

民國96年(2007)8月25日:改為新城(太魯閣)站。

民國105年(2016)改建完成。

新城站地近太魯閣國家公園,站體外觀以折板的形式表現太魯閣掘鑿的峽谷意象,車站名牌由朱振南書寫。車站四周空曠,站前有寬闊的停車空間廣場,背倚新城山。

挑高的候車室上方懸掛太魯閣族編織藝術家林介文的大型編織作品—織路,候車室東側牆上長達16.8公尺的太魯閣之美,是陳彥君以窯燒玻璃方式重新呈現畫家馬白水的作品:靳珩橋秋葉、長春祠夏雨、太魯閣春風、九曲洞冬雪、慈母亭日光、天峰塔月色。

景美

民國64年(1975)7月26日設站,9月開始營運。

民國87年(1998)6月11日:新城站至花蓮站間雙軌化工程完工通車,本站失去交會列車之需要,由三等站降為招呼站,由新城站管理。

民國102年(2013)10月3日:因應新城至北埔間貨物班次增加,為路線容量需要,本站向兩側擴建待避線,升等為乙種簡易站,由新城(太魯閣)站管理。

景美站在三棧溪南,偶屈山山腳,三棧與加灣社區之間,本站不包含在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範圍內。

北埔

民國64年(1975)7月26日設站,9月開始營運。

北埔站所在的北埔村夾在鐵路和花蓮機場之間,有新城鄉最繁華的街道,須美基溪從車站西側南流入美崙溪,溪邊平日人車稀少,不聞喧囂,再往西是佳林村的稻田,接到加禮宛山腳下戰機藏於九地之下的空軍佳山基地。北埔站是花蓮站出發北迴線上的第一個小站,兩站之間距離4.5公里;搭乘北迴線南下花蓮,經過大濁水溪看到和平水泥港高聳的煙囪有如進入花蓮的大門,通過立霧溪白天可看到亞泥灰色的水泥廠房,夜晚水泥廠的燈光點店在山邊,離花蓮站更近一步,到北埔站後,就可收拾隨身行李準備下車。北埔站不包含在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範圍內。

花蓮車站

民國68年(1979)2月7日:和平車站至花蓮新站間北迴線部分通車,次日正式開業。

民國71年(1982)7月1日:花蓮新站改名花蓮車站。

民國107年(2018)10月3日:新設跨站式站房啟用。

花蓮站於北迴鐵路興建時設置,取代位於花蓮舊市區的花蓮舊火車站,成為花蓮市西區發展的發動機,附近原為大片田園,現已房屋櫛比。因花蓮觀光業的興盛,利用鐵路來花的人數眾多,民國103年(2014)升格為東部唯一的特等站,同年9月擴建工程開工。

花蓮站的擴建由張樞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在原站體的北側增建新站體,以跨站式天橋連接前後站,三層樓高的天橋包括售票大廳、候車室、驗票閘口、商店街,北面牆壁整面為落地窗,引進天光使建築內部非常明亮,可俯瞰散列的軌道和進出的車輛。站前10座橘褐色巨型傘狀鋼骨木構,跌宕起伏的天際線是新站體最明顯的標誌,拼接木的設計造型延伸至天橋內部,巨傘下地面上有陳彥君創作的「洄瀾鯨奇」大型公共藝術,地面以彩色混凝土繪出一大一小的抹香鯨、潛水夫、飛魚群。外牆的站名為書法家董陽孜的題字。

吉安車站

大正3年(1914)1月29日:設立吉野驛開始營業,位於稻香村稻香路底。

民國36年(1947)10月6日:改稱吉安車站。

民國60年(1971)月6月1日:由三等站降為簡易站。

民國69年(1980)2月1日:東拓時合併吉安站及田浦站,於吉安站北方1.3公里處設吉安新站,新站啟用並升等為三等站,吉安舊站同日裁撤,站房於民國74年(1985)拆除。

民國108年(2019):改建完成。

改建後的站體呈長方體造型,車站售票區和候車室的面積不變,牆面改為玻璃門和落地窗,加強採光和通風功能。站名為朱振南所題。有島式月台及岸式月台各一座,實際使用的只有島式月台。

志學車站

明治44年(1911)9月25日:設知伯乘降場,知伯是阿美族語志哈克的日文音譯,志哈克為杜虹,因此地產杜虹,遂成社名。

大正7年(1918):改名為賀田驛,紀念賀田金三郎開發東部。

民國37年(1948)10月6日:改名為豐年站。

民國41年(1952)8月1日:以志哈克的台語音譯,地名和站名都改為志學。

民國107年(2018):改建完成。

志學站位在木瓜溪南,鯉魚山東側,志學為農村,原以種植製糖的白甘蔗為大宗,花蓮糖廠停止製糖後轉作稻米等,東華大學的設置影響附近的經濟生態,志學站前接東華志學門的中正路形成大學的商店街,志學站的旅客人次逐年上升。

志學站僅作細部設施改善,外觀保留民國71年(1982)所建的「東拓標準型車站」形制,大理石外牆不變,更新車站門面及外窗,站名改為蔡耀慶題字。

平和車站

昭和9年(1934)4月20日:應當時木瓜山林場的請求而設立,因地處鯉魚潭的南方,故稱為池南驛。

民國51年(1962)4月1日:因行政區屬壽豐鄉平和村,改稱平和車站。

民國74年(1985):降為招呼站。

民國101年(2012)2月23日:站房重新整修完成。

平和站在鯉魚山南端,荖溪從南邊東流,車站面對著鯉魚山和荖溪南岸的壽山,因其而設站的山林不在視線所及,在鯉魚山後的木瓜山和更高更遠的哈崙山。昭和8年(1933)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取得木瓜山事業地的經營權,砍伐的木材運到池南作業所,利用昭和9年(1934)完工的池南線鐵路,從現在的池南森林遊樂區,沿荖溪右岸到和白鮑溪匯流處越白鮑溪後轉到荖溪左岸,循鯉魚山尾閭抵池南驛,經臺東線鐵路運到花蓮港及全省各地。池南線鐵路在民國43年(1954)拆除,木材改運至南華貯木池,以南華車站接軌臺東線鐵路運輸。50多年的歲月淘洗,平和站已看不到想像不到一絲一毫木材業的殘留。

整修原本破舊的站房牆面和月台,車站大門牆壁黏貼淡黃色壁磚,站名改為藍色浮雕字,顏色素雅僅餘壁立的小站身處於靜靜的小村裡。

壽豐車站

明治43年(1910)12月16日:設鯉魚尾驛。

大正6年(1917)9月26日:驛名隨地名改為壽,為臺灣鐵路有唯一採用一字站名的車站。

民國35年(1946)1月1日:地名和站名均改為壽豐。

民國104年(2015)8月26日:配合花東鐵路電氣化及花東車站效能提升計畫切換為高架新站。

民國105年(2016)12月:鐵路電氣化及車站效能提升計畫全部完工。

壽豐站在壽豐壽豐路旁,這條路是花東公路舊道,村落房屋集中在道路兩旁,小鎮的市面一直不熱鬧,店家不多的情況近幾年有了改變,開業數十多年的豐春冰果店突然受到關注,只有夏季營業,來吃冰的人車常使巷為之塞,需出動人員指揮交通,常在傍晚之前就能售罄,是否因此帶動起附近多了些店家。壽豐鄉的公家機關單位集中在車站前方靠近壽山處,鄉公所、鄉代會、圖書館、小學、郵局…。樹湖溪流過車站東側,溪東原是壽工廠(鯉魚尾糖廠)所在,場長公館和壽小學校奉安殿仍存。

舊站房全部拆除改建為高架式車站,解決淹水問題並改善壽豐村和共和村間的交通。以雨棚造型表現壽豐地區移民聚落特色,色彩配置多為灰色系,不明艷,力求和周遭建築物景觀一致。車站配置保留較多的開放空間,售票處與售票口、座位區在一樓。站名為朱振南題字。

豐田車站

大正2年(1913)5月1日:設立豐田乘降場。

大正4年(1916)9月10日:站房等設施完工,改設豐田驛。

民國42年(1953年)5月:站房重建,直到東拓時被拆除。

民國70年(1981年)10月:站房重建。

民國102年(2013):改建完成。

民國104年(2015)10月1日:降為簡易站,由壽豐站管理。

豐田站名稱源自大正2年成立的豐田移民村,站址位於移民村的山下部落(豐山村),站前道路向東直行,可到本部落的豐田神社、中里部落,中里位處豐田村中心,設有移民指導所、醫療所、小學校(豐裡國小)、警察派出所、布教所。現在的豐田三村,除有大面積的稻田外,近年種植許多的落羽松,其數量和密度允稱花蓮縣內第一。

豐田站沿用原有站房改善整建,保留東拓時期的大理石外牆,搭配大理石仿清水混凝土牆,做車站門面及外窗的更新。站名為朱振南題字。

林榮新光車站

民國102年(2013)11月14日:第一期車站結構隨溪口隧道通車完工。

民國104年(2015)12月8日:第二期工程正式動工。

民國107年(2018)7月10日:完工啟用,站名更改為林榮新光站。

民國101年(2012)進行花東線進行電氣化工程,新建「溪口隧道」取代舊有「溪口一、二號隧道」,溪口隧道穿越壽豐溪及新光兆豐農場,興建時計劃由新光人壽兆豐農場出資,與臺鐵協調重設林榮站營運。新林榮站位於新光兆豐農場大門前方,因車站位於溪口隧道引道內,故設計為地下化車站。林榮新光站名為吳國泰所題。

本站不包含在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範圍內。

南平車站

大正4年(1915)9月16日:設立林田驛開始營業。

民國51年(1962)12月15日:改稱南平車站。

民國103年(2014):改建完成。

南平站僅做細部設施的改善保留東拓時期的大理石外牆,搭配大理石仿清水混凝土牆,更新車站門面及外窗。站名為杜三鑫題字。

鳳林車站

明治43年(1910)3月:設立停車場,以臺車方式營運。

明治45年(1912)1月25日:設站。

民國69年(1980):臺東線拓寬原址重建與關山站同型站體,日治時所建的木造站體未保存。

民國101年(2012):改為菸樓式站體。

民國103年(2014)12月3日:車站改建工程完成。

鳳林站的站體更新屬於整建,以雙層斜屋頂及外牆紅磚,表達菸樓的意象。站內以「花布、桐花、客家建築、晴耕雨讀」等客家元素為架構,利用植物染的方式,以各種植物為材料染製成客家花布。由杜三鑫為站名題字。

萬榮車站

大正3年(1914)3月8日:設馬里勿乘降場。

大正7年(1918):改名為萬里橋驛。

民國40年(1951)1月15日:因鳳林鎮西側新設萬里鄉,配合地名,改名為萬里車站。

民國47年(1958)6月1日:因鄉名與臺北縣萬里鄉同名,配合鄉名更改為萬榮,改名為萬榮車站。

民國103年(2014):改建完成。

萬榮站屬於整建更新,由於臨近林田山,車站造型取材林田山日式房屋,塑造萬榮地方人文特質及木材產業記憶車站正面採用高低錯落之斜屋頂及木造雨淋板及部分抿石子牆面。車站站名題字者為杜三鑫。

光復車站

大正2年(1913)11月20日:設馬太鞍驛。

昭和12年(1937)11月1日:改為上大和驛。

民國36年(1947):改為台安站。

民國40年(1951)5月1日:配合所在地行政區域新設光復鄉,站名改為光復。

民國105年(2016):改建完成。

車站以打造「自然車站」為設計概念,屋頂屋簷呈波浪形起伏。站名為黃智陽所題。

大富車站

大正7年(1918)11月1日:設大和停車場。

民國34年(1945):大和村行政區域重劃,站名配合大富村地名改為大富車站。

民國75年(1986)3月24日:三等站降為招呼站,由富源站管理。

民國102年(2013)6月19日:改建完成,增建一座岸壁式月台,停用原有之島式月台。

大富站站房曾一度荒廢,僅做些微的外觀整修,和以往的模樣相同,站內無人駐守與售票,由社區發展協會打理。

富源車站

大正3年(1914)3月8日:設拔仔停車場,拔仔為「真白的溪流」的阿美族語音譯

大正10年(1921)6月1日:改為拔子停車場。

昭和12年(1937)11月1日:「真白的溪流」以日文意譯為「白川」,配合更改地名將站名改為「白川驛」。

民國36年(1947)5月20日:花蓮縣政府認為白川站名有強烈日本色彩, 臺鐵花蓮管理處取其諧音改為百庄站。

民國37年(1948)10月1日:應當地民眾要求配合地名改為富源站。

民國103年(2014):改建完成。

富源站屬於整建更新,出入口增加了斜屋頂,利用天然石片基座、米白色牆面及與剛瓦造型,塑造社區建築的風貌,有日式建築的味道。黃智陽為站名題字。

瑞穗車站

大正3年(1914):設立水尾乘降場。

大正4年(1915)1月26日:改為水尾停車場。

大正6年(1917)11月1日:改為瑞穗驛。

民國57年(1968):拆除鐵皮屋站房,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站房。

民國59年(1970):改建站房啟用。

民國101年(2012):配合花東線沿線各車站站房重新翻修改造,開始進行站區的重新整建,包含原有東站房及周遭相關設施的整修,與新建西站房。

民國104年(2015):西站房完工。

民國106年(2017):改建完成。

瑞穗車站是少數更新規模較大的車站之一。為爭取較大的腹地與平衡鎮區發展,整個瑞穗車站站區向東移動,除原有的站房進行外觀與設備的更新及內部空間重設外,在軌道西側新建了一座整合遊客中心與自行車補給站功能的西站房,並增設連結東西兩站區的地下道。站名由黃智陽題字。

三民車站

大正6年(1917)11月1日:設三笠驛,以當地山姿優婉、彷彿奈良三笠山,故名。

民國35年(1946):因三笠具有日本色彩,改為三民,站名亦配合更改。

民國101年(2012):進行外觀重整與相關設備更新的改建工程,由楊炳國建築師事務所及英商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規劃設計。

民國103年(2014)7月11日:車站改建工程完成。

三民站的整修,保留東拓時的大理石牆,黃色的外牆面磚換成大理石仿清水混凝土,門窗換新,整修幅度與南平、豐田等站相似,外型與豐田站雷同,車站內部為呼應三民之名,牆上掛了國父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站名為吳國泰所題。

列車多停靠在島式的第二月台,整建前旅客須徒步穿越鐵軌抵達月台,遂於第二月台與站房間增設一條配置有電梯的行人地下道。

玉里車站

大正6年(1917)5月17日:璞石閣驛完工及試營運,本站為花東輕便鐵道第一期計畫的終點站。11月1日改名玉里,開始客運營業。

大正13年(1926)3月25日:臺東線全線通車,在此舉辦通車儀式。

民國57年(1968):改建完成的鋼筋混泥土站房正式啟用。

民國105年(2016):改建完成。

大正6年所建的玉里驛是當時花東鐵路最豪華壯觀的木造車站,昭和9年後擴建,完成後的站房長度比原來大上一倍,但比例上不若大正時期的和諧。

僅屬翻修改造,並非將整個站體拆除重建,由楊炳國建築師事務所與英商奧雅納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所規劃設計。站名為朱振南題字。

東里車站

大正13年(1924)5月1日:設大庄驛開始營業。

昭和12年(1937)11月1日:為與宜蘭線大里車站有所區別,改稱東部大里驛。

民國34年(1945):簡化改稱東里車站。

民國96年(2007)3月30日:玉里、東里兩站間的臺東線改線,遷移至新站址。新站址於規劃階段暫稱長良車站,最後仍維持東里站名。

民國103年(2014)7月31日:舊站房改建為東里鐵馬驛站並正式啟用。

因東里車站本來就是新的車站,這次整建的幅度不大,高架的月台有兩座島式月台,月台水泥遮棚為白色波浪狀造型,在高高的月台上俯瞰西側清水山那母岸山前一片沃野平疇,非常舒適。站名為朱振南所題。

東竹車站

大正13年(1924)5月1日:設頭人埔驛。

昭和12年(1937)11月1日:為與屏東竹田車站有所區別,站名改稱東部竹田車站。

民國34年(1945):站名簡化為東竹車站。

民國103年(2014)7月15日:改建工程完成。

改建後的車站外觀無太大改變,留存東拓的題字,蔡耀慶書寫的站名浮貼在南側新建的廁所紅磚牆面上。這次整修包括原有站體外牆整修、屋頂防水與結構補強新建地下道、廁所、電梯、發電機、月台雨棚130公尺。

富里車站

大正13年(1926)1月20日:設公埔停車場。

昭和12年(1937)11月1日:改名為富里車站。

民國104年(2015):改建完成。

富里站的改建由常式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以「大地上的穀倉」做發想,將車站與周邊腹地整合,帶點金黃色的穀倉建築呼應田野與山巒,獲得2017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兩岸四地建築設計大獎,Shopping Design選為「2017 Taiwan Design Best 100--最佳建築及空間設計規劃」之一。站名為蔡耀慶所書寫。

池上車站

大正13年(1924)9月1日:設池上驛。

民國106年(2017):改建完成。

車站改建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劃設計,將在地具有歷史感產業設施的穀倉轉化形成車站意象,在穀倉意象的量體裡,有開放的車站大廳和密閉機房旁的廊道,玻璃與木飾板牆虛實交互反應在外觀立面上。車站內候車空間採大面玻璃,增加室內採光面積,使用木拱及輕巧的鋼構件組成桁架系統,創造木構溫潤的線條感覺。車站和原有市街軸線緊密連結,候車大廳西南開放面向既存的舊宿舍與老樹古井區,東北側闢建新停車場與鄉民活動廣場。

海端車站

大正13年(1924)8月27日:設新武呂驛,以新武呂溪命名。

民國34年(1945):站名和地名改為布農族語Haitutuan之音譯海端。Haitutuan意指三面環山、一面敞開的地形。

民國92年(2003)8月11日:配合車站北端改線工程完工,完成路線切換,啟用新月台。

民國97年(2008)3月27日:由三等站降為乙種簡易站,由關山站管理,有交會列車的功能。

民國103年(2014):改建完成。

海端站的改建只做站體塗裝的更新,改成藍白色系的搭配,呈現地中海建築的風情,原先置於屋頂上的正方形藍底白字站名拆除,中英文站名用藍色浮雕於入口白色的屋簷上。

關山車站

大正11年(1922)4月20日:里壠驛開業。

昭和12年(1937)11月1日:改名為關山車站。

民國69年(1980):臺東線東拓重建,新站建於舊站南方100公尺,舊站仍存。

民國102年(2013)2月28日:新站改建完成啟用。

整建後的關山車站外部原先斑駁的白色磁磚牆面改用純白日式雨淋板建構成,醒目許多,入口無障礙坡道利用原民砌石交錯營造梯田意象,站前圓環造景依舊。車站由左至右的功能原先為廁所、儲藏室、入口大廳、站務空間,原儲藏室改為遊客中心,使候車空間更加寬敞。站名由林永發題字。

瑞和車站

大正12年(1923)7月14日:設大埔停車場。

民國34年(1945):行政區域改為鹿野鄉瑞豐村,站名改為瑞豐車站。

民國68年(1979)1月1日:瑞和村由瑞豐村中分出,站名再改為瑞和車站。

民國75年(1986)3月24日:降為簡易站,由瑞源站管理。

民國78年(1989)5月15日:降為招呼站。

民國103年(2014):改建完成。

瑞和原稱大埔尾,在清末是一片荒蕪地,為阿美族大埔尾南社、北社的牧場。日治初期,此地除部分為大埔尾社人的水田外,大多是芒草叢生的荒埔,大正7年(1918)臺東製糖株式會社在大原(瑞源)設置移民村,漸有漢人在大原、大埔尾間開墾種甘蔗,大正13年(1924)7月,里壠線鐵道在此設立大埔驛,阿緱寮、新七腳川、武陵及加拿典的客、貨運多在此出入,漢人逐漸移入形成聚落,光復後改稱瑞和,屬瑞豐村,因移民人口增加,民國57年(1968)自瑞豐村析出自成一村。

瑞和村有三個主要聚落,以漢人,尤其是客家人為主的瑞和社區,以恆春阿美族為主的瑞興部落,係光復後由大埔尾北社遷移形成,以秀姑巒阿美為主的寶華部落,寶華本為民國50年代新竹竹北客家人移墾的聚落,因多回到西部就業,土地逐漸賣給花蓮縣瑞穗鄉移入的阿美族,遂成為阿美族部落。

瑞和站的整修幅度不大,塗銷牆上原有的藍白色站名,在屋簷掛上新的站名題字;月台稍加整理,更換新的里程牌。

瑞源車站

大正11年(1922)4月20日:設大原驛。

民國35年(1945):行政區域改為鹿野鄉瑞源村,站名更改為瑞源車站。

民國106年(2017):改建完成。

臺東縣鹿野鄉大原地區(瑞原在日治時稱為大原,戰後改為瑞源村,因人口增加瑞隆分出單獨設村,除本聚落外還有新良、二層坪、後湖及海岸山脈的木坑等小聚落,今稱之大原地區尚包括原名大埔尾的瑞和村)於民國40年代大批西部客家移民入墾,原引取鹿寮溪灌溉之用水漸漸不敷使用,加上鹿野大圳的闢建,在灌溉水源不足的情況下遂有新闢圳道之議。在關山鎮月美地區覓得新水源後,大原地區全體居民不分族群義務勞動,以人力及粗糙的工具挖掘,歷經9個月的時間,興建完成長近9公里,有13條支線,灌溉面積達650公頃的豐源圳。

二層坪浮圳屬豐源圳第十支線,位在鹿野鄉坪頂路旁,係長600公尺的浮圳,當時居民以人工挑土墊高水路的浮圳方式輸水至二層坪高地,原有農民以克難方式自行修築的浮圳因長年的淤積、滲漏和下陷造成輸水困難,水圳後端農田被迫棄耕近年不斷塌陷毀壞。臺東農田水利會向農委會申請經費於民國102年(2013)開始新建,採高架水橋,其中一段的造型仿南投縣糯米橋拱橋造型,以文化石做為拱橋飾面,呈紅白兩色,高出田間路面,十分醒目。於民國105年(2016)完工,5月4日啟用,可供近50公頃農地可以穩定耕作,並與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合作,將水橋下空間營造綠化公園,水橋前後兩端擋土牆以社區特色圖騰美化。

改建前的瑞源站的站房和其他車站不同,不是東拓時興建的,而是在窄軌時就已改建完成,造型比較特別,在這次改建時完全拆除,規劃的常式建築師事務所將車站設計為「聚落的客廳」,原站房所在改成半戶外空間,以6座花束狀的柱子撐起屋頂,是進出的通道,北側新建一層樓的紅磚色建築做為站務人員辦公室和售票口,南側是外牆白色的廁所,

鹿野車站

大正11年(1922)4月20日:設鹿野驛。

民國103年(2014):改建完成。

改建工程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鹿野站利用原站體整修以卑南溪為設計理念發想,卑南溪的漲潮退潮如同蝴蝶飛行的翅膀,律動了縱谷地景。在原有站體上加上一層鋼構屋頂,形成雙層屋頂作有效的隔熱與防水。車站內地下道鋪上馬賽克彩繪牆面,畫了茶樹及熱氣球等鹿野的在地風光。月台雨棚使用輕量化的鋼構,採用不對稱的單柱結構,在月台上左右跳躍,讓出中間的候車及人行空間。

山里車站

民國71年(1982)6月27日:臺東線鐵路拓寬改線時設站。

民國102年(2013)8月:改建完成。

民國71年花東線鐵路拓寬完成,因原線賓朗到嘉豐(原稻葉站)間13公里路程,坡度高達千分之二十五、200公尺的曲線64處,以致車速無法提升,故改道行駛,新成立山里、卑南二站,裁撤原線上的嘉豐、初鹿、東成招呼站、賓朗等站,目前初鹿站和嘉豐站的站體已完全消失,賓朗站是所有東線裁撤車站中保留最完整的,有蒸汽火車的取水塔、日據時期的運轉室及候車室、木造站房、站長職務宿舍、別緻的小廁所。賓朗站和嘉豐站因站場坡度高(千分之二十一),為折返式車站,日據時期東線鐵路三處最有名的名產:花蓮的番薯、玉里的羊羹、賓朗的紅豆餅。

山里站為東拓後新建立的車站,因位在臺東縣卑南鄉嘉豐村山里部落而取名為山里站,民國71年6月26日自初鹿站遷移到此。

山里位於卑南山脈北端東邊平緩的山坡地,面對海拔1190公尺的海岸山脈最南峰都蘭山,兩山之間卑南溪流經,日據時期臺東馬蘭的阿美族到此開墾,種植水稻、番薯、樹薯、花生、玉米等,後有初鹿李姓卑南族,胡、李、葉姓漢人遷入,光復初期有外省籍移民遷入,開設雜貨店、種植甘蔗、香茅等經濟作物。當時的宗教信仰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目前多改信佛教、道教。

臺東線鐵路越鹿野溪南下後援是走在北絲鬮山西側,和花東公路並行抵達臺東市,東拓之後改線走北絲鬮山東側,沿卑南溪右岸到臺東站,這次改線撤廢許多小站,新設了山里站。因路路線背離了花東公路,要到山里,北邊要走稻葉產業道路繞過擺子南山,從南由初鹿翻越北絲鬮山和北絲南山之間,道路曲折,人家稀少,遂成為劉克襄形容的「傳說中到不了的車站」。

車站前方道路旁有座如倉庫般厚實的小教堂—山里福音教會,卵石砌牆,漆白漆,1950年代設立,民國51年(1962)還有20戶信徒,後因工作陸續遷出。

改建工程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改建後的山里車站整修原有站房,以低調的設計方式,僅在原有站體上加上一層鋼構屋頂,形成雙層屋頂作有效的隔熱與防水。原來灰暗的外牆塗成純白色、新增廁所、增加岸壁式月台180公尺與雨棚60公尺、改善站前廣場景觀與設置停車場。維持山里站以都蘭山為背景的靜謐閒適氛圍,繼續保有當地人文與自然的觀光價值。

臺東車站

民國71年(1982)6月27日:臺東線拓寬工程切換通車,設立卑南車站。

民國81年(1992)12月16日:南迴線全線通車,改稱臺東新站。

民國90年(2001)5月31日:位於臺東市區的臺東舊站廢止,本站仍稱臺東新站。12月1日改稱臺東車站。

民國107年(2018)4月2日:車站改建工程完工。

臺東站在臺東市北側的岩灣里,背靠卑南山,正對虎頭山,北邊是法務部岩灣技能訓練所,西邊隔著鐵路是卑南文化公園,臺東縣和南迴線鐵路的交會點,一等站,設站近40年,車站周圍始終無法形成有規模的商圈。

改建工程由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把車道向外推移,擴充站前廣場的面積,並改造為半戶外大廳,將海的記憶反映到車站前的大棚架上,主結構採用鋼、木構造,如樹木的枝幹,重複雙向曲線屋面的棚架,彷彿一波波的浪花。

 

 

資料來源

欣傳媒-車站建築https://www.xinmedia.com/search?type=article&tag=車站建築

旅行,微風往事https://taipei11827.pixnet.net/blog/post/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

搭車還可賞超美書法!台鐵花東線每一站名牌都獨一無二https://travel.ettoday.net/article/591051.htm

 

 

 

 

 

 

( 在地生活花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xkeeper&aid=1092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