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16 17:16:40瀏覽1702|回應4|推薦100 | |
不知是否因為意識到網路社群對訊息傳播、話題製造的影響力,台灣媒體近一兩年來每當發生與當下社會規範、主流價值觀適得其反的重大政治或社會事件,就一定會去PTT等社群網站上去摘要、整理鄉民的意見來報導,而這有時也對事件主角的行為決策產生影響力。 「鄉民」一詞,就我了解本義是指居住在鄉村,喜歡看熱鬧的人,後來台大BBS的批踢踢實業坊的網友,特別是黑特(hate)版的網友以這個詞來形容自己,而【九品芝麻官】這部重播頻率極高的香港電影中,方唐鏡一句「我是跟鄉民進來看熱鬧的」台詞的出現,則使得鄉民一詞多了愛看熱鬧、愛跟著群眾起鬨的意思,以後任何喜歡如此的網友都會被這麼形容。 而從鄉民的本義以及到目前為止的意義演變看來,我覺得這個台灣媒體覺得有話題性的現象其實也不稀奇。在我看來,鄉民之所以會有如上述定一所指的那種愛看熱鬧、愛起鬨的特性,原因不外乎判斷事情的時候,都是傾向以情感上的價值判斷為依據,而相對可能不太以道理、法律為依據,而很多人採取的某個行動,就有可能被這種價值判斷認為是正確的。 回顧最近被台灣媒體衍伸出來討論網路鄉民現象的社會事件,像是負面的中指哥檔救護車、是否哥釘店員、葉少爺酒駕,或者正面的孝行哥等,所謂網路鄉民的反應,在我看來比較接近從道德、習俗、宗教信念或情感等來判斷、衡量事情的「禮俗社群」,而非都市地區的「法理社會」,而這種禮俗社群的出現,社會背景不外乎網路提供了增強人們情感互動的平台。 從社會網絡的角度看,無論較早的台大BBS批踢踢實業坊,或者其他台灣很常見的臉書、噗浪、Google+,或者在美國很常聽到的MySpace、Twitter等,我認為它們的共同點,就是如同現在手機不斷推陳出新的程式一樣,其使用的增加都可能令人們情感互動的頻率、情感關係凝聚的程度提高,或者換個角度看,是讓人們的情感關係維持一定的凝聚程度。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任何凡是能夠激起人們情感反應,或者日常生活中切身經歷相關,或者與自己所居地距離近的事件、訊息,若是貼到這種從傳播的角度來看,實為「社群傳播媒體」的網站上(對了,還有部落格、微博),那麼除了一來能夠引起大量的點閱、回應或推薦之外,另一方面也可能引起他人的分享、轉載,而臉書訊息似乎是按讚就會被分享出去。 這樣的運作,往往會使能發揮影響力、完成目標任務或提供協助的社會資本逐漸累積(這就是社會網絡的結構力量),以實際的例子來說,像是台灣發生天災的時候,它就對防災、救災的行動發揮影響力,而虐待動物、酒駕、霸凌、擋救護車等事件發生,它就發揮了譴責的力量,只是因為多以情感做為判斷依據,因此也常被著重法理者認為是理盲濫情的。 而在網路社群中常見的,對言行舉止與社會規範適得其反者進行的人肉搜索,新聞媒體對其影響同樣熱愛報導,但在我看來其實也不稀奇,就像前面所談的,凡是在情感互動頻繁、情感關係凝聚程度高的領域,譬如實體世界中的小社區、小村子,這類事情一爆開,當事者的言行乃至身家背景就常很快地因社群傳播的運作而人盡皆知。網路社群也是一樣。 總之,網路鄉民所處的社群網站,乍看、乍聽之下好像很酷、很炫,所以媒體喜歡報導,不過深究其社會關係網絡、資訊或訊息傳播的運行,我們就可以發現,這類網站其實跟實體生活世界中,那種人人都熟識的小村子、小社區非常相像。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