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2 15:00:35瀏覽37383|回應4|推薦30 | |
引用文章只要沒授權 轉貼寄傳都觸法 李祖舜(2009)的報導指出,立法院昨天通過著作權法修正案,明定「網友」如果被網路服務提供者抓到「侵權行為」就予以停止服務(也就是UDN常講的停權);朱婉寧(2009)亦引述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智財局]的論點,指出只要未經授權,轉貼或轉寄他人的文章圖片,以及新聞等,都會觸法。 這兩位記者的報導,讓筆者回想起怡克納米斯(2009)寫的一篇關於課堂報告抄襲的文章,裡頭隱含的問題就跟某網友這回問的一樣:「轉貼、引用文章要如何交代出處?」對此,其實本文用的這種格式,就是學術論文寫作的時候,引述他人觀點、引用他人某段文章時所使用的一種文獻引註方法,倘若你真的程度不好寫不出來,而非要引用他人文章的話,起碼要交代文章的出處。 有學術論文撰寫經驗的人都知道,光這樣做還不算是有交代文獻引用或參考的出處,還要在文章末尾再加上更清楚的文獻資料,包含作者、年代、文章或書籍期刊名稱等,而且,引述學位論文、期刊論文、網路文章或資料、報紙新聞報導的參考文獻格式都會不一樣,在這當中,學位論文還要看原文是有出版還是未出版,有電子檔還是只有紙本,不同的性質也都有各自的文獻資料寫法。 就此,轉貼或轉寄他人的文章,若說未經過授權都會觸法,可能會有個困難點,就是要如何確定原作者是誰,在確定原作者是誰以後,還要思考如何跟原作者聯繫,請他(她)同意將其文章的某段加以引用,或者據其觀點來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推論出自己研究主題的假設等,這兩點其實不一定都能完全做到(朱婉寧,2009)。因此,筆者是建議引用或轉貼他人文章,加上如本文所示的格式。 另外一方面,其實製作、彙整表格的時候,也要交代清楚資料來源,就此而言,朱婉寧(2009)在引述智財局的論述並整理表格的時候,資料來源的交代其實是不清楚的,正式的寫法,至少是要標明作者、年代,如果是從網路抓下來的,那就還要寫下載、查閱或取用的年月日,以及說明從哪個單位、哪個網站下載,這跟文末參考文獻資料的寫作格式相近。 以Blog文章來說,最常出現的大概就是引述或轉貼某一本書(包含翻譯書)、某個網站的數據或文章,就此,如果你無法、沒有管道取得原作者的授權,那麼,防止被控侵權的小撇步,就是在你引述或轉貼的段落尾端,加上「(作者姓名,年代)」,或者在引述的前端加上「作者姓名(年代)」,也要在文章末端,詳細說明該筆文獻的資料(其實也不算小撇步,因為正式論文都如此)。 最後,筆者也推薦各位看法律小屋工作室( 參考文獻 李祖舜(2009)。網民注意,侵權三次罰你三振。 朱婉寧(2009)。只要沒授權,轉貼寄傳都觸法。 怡克納米斯(2009)。這學期的「第一堂課」,你有膽來選課嗎? 法律小屋工作室( 法律小屋工作室(2008b)。資訊法律達人:資訊生活與法律倫理(第一版)。台中市:十力。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