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角色 |
|
2009/06/09 19:27 |
真能互補 ? 或共同悲哀 ? 缺愛的角 妄想著形狀填補 ... 就算用盡心思討好對象 ( 任何角色 ) ... 得不到手的 依舊 人其實很固執 總是依照慣例行事 ... 不願多給愛的 依舊 某人努力做好子女的角色 ... 但因不夠美 母親的眼光始終空洞 某人努力做好情人的角色 .... 但因太真誠 愛人的眼光始終恐懼 某人努力做好妻子的角色 .... 但因沒生兒子 丈夫的眼光始終責怪 某人已經準備好做自己的角色 ... 在字與字間 發洩 .... 所以.....不會錯亂角色了
|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blackmoon) 於 2009-06-09 21:22 回覆: |
|
如果角色必須依賴週遭人的肯定才能顯現光彩,那麼這個角色就是悲哀的。 因此只有努力掙脫出這樣的角色,才能真正為自己而活,畢竟愛了自己才能 愛別人啊。
遙遠黑月問候親愛的嘟嘟美眉
|
|
|
|
|
|
|
悲懷書簡 |
|
2009/06/09 02:58 |
親愛的黑月~再次看妳說的話語,我依然深受感動,很感動ing...~『女主角無限謙卑地縮小自我,直到自我完全消失了,她還是絕望地期待著,白鴿會飛來敲打窗子』~我想說個小小故事給大家聽~
聽說有這樣的一本書,模糊的印象裡只記得書名中有個「悲」字,有個「簡」字,連出版社跟作者也弄不清楚。怪的是這陣子到書店的時候,心裡卻老惦著一定要把這本書給找出來。終究還是讓我給找著了!出版於1990年的這本書。拿在手上後沒打算立刻翻,先塞進包包裡帶回來吧。包包,沉甸甸的。
***********
「悲傷」是活生生的「慟」。我真切地以為「悲傷」絕不可能只靠背誦定義,知道學理就能夠認識。縱身其中的體驗每個人又絕不相同,我如何能夠說我真「懂」得另一個人的悲傷?靜下心來傾聽(listen)吧!也許,試著聽著生命的故事,能讓我們更貼近生命的某一個面向。而如果你願意傾聽「悲傷」的話,這是真實的故事。塞滿一個母親悲傷的書,怎能不沉重?死亡無聲無息地奪走了她的孩子,黃紙鉛字,烙下一連串的自問自答,娓娓地訴說這失去心肝寶貝兒的路。讀著讀著,卻是那樣溫婉而強烈地質問誰能真懂?
***********
貫穿全書,我很難摘要出些什麼。試著看看失去摯愛時心痛的程度吧!失去摯兒的母親是這樣急切地想從錐心的痛裡逃離
「我說自己是活在「心獄」中,現在妳懂了吧。我當然努力試著掙出,也許是時間問題,也許永遠掙不出。我曾對一位有過喪子之痛的老先生說:「我等時間來治癒我的創傷。」沒想到他說:「不可能的。我的兒子死了廿年了;廿年來,我沒有過一天不想到他和他的死。」他的語氣淡淡的,卻令我不寒而慄。」(p.110)
她證明了這般的失落,絕對會改變了一個人對生命的態度
「我再也、永遠也沒有資格像從前那樣盲目地、毫無根據地以為壞事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以為我可以主宰自己的一切,以為世界總是好好地在轉、在朝向一個不會毀滅我的方向轉。這分信心,在一秒內被擊為粉碎。」(p.113)
故事道不盡,講不完。我相信這本書裡的字字句句,能深刻地憾動你,讓你體會到失落與悲傷。只因,這是真實的生命記錄,而非刻意的文字堆砌。
生‧死‧書
悲懷書簡
作者:李黎
出版:爾雅
頁數:207
|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blackmoon) 於 2009-06-09 03:14 回覆: |
|
這正是我一直想在我的小說裏表達的,一個人心靈及肉體的疼痛,是無 法轉移給任何其他人的,尤其是沒有相同痛苦經驗的人們,總是無法理 解,為什麼這個人放不下痛?或是為什麼這個人會因痛而做出這麼愚蠢 的行為?或是......。也因此,看我的小說的人可能會想,幹嘛黑月老寫 這些讓人看了不舒服的故事。 可以這麼說,我只是想傳達一個訊息,當自己過著順利的日子時,別忘 了,我們的周遭正哭泣著一些人,看進他們的心,讀進他們的靈魂.....
啊,親愛的小索飛雅,感謝你做了如此動人的留言。
來自遙遠黑月的問候
|
|
|
|
|
|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3) |
|
2009/06/09 02:17 |
週產期死亡(Perinatal death)是指流產(Miscarriage)、死產(Stillbirth)及新生兒死亡。非計畫、自然性的流產對充滿希望的父母極具傷害性(Bruhn,1984)。Borg及Lasker(1981)提到:流產是一項複雜而混亂的心境,「胎兒」是「人」的觀念受到社會所處的社會、理念、法律觀念的掙扎,而這種混亂的心境包含雙重的危機,第一種是因失去了新生兒而經歷情境性危機(Situational Crisis);第二種是雙親不能扮演父母的角色而經歷了成熟性危機(Maturational Crisis)(Hardin & Urbanus, 1986)。死產及出生後一陣子才死亡之新生兒父母在懷孕期間與所有的父母一樣,期待著一位成熟、完美的孩子誕生,為他(她)的降臨準備所需物品、是與社會認同;甚而夢想過他(她)的未來。因此,死產引發母親一生中最痛苦、最混亂的心情,如同迷失了自我。當父母親遭受流產、死產、新生兒死亡或因胎兒異常終止妊娠時,會經歷週產期失落4個階段哀傷過程(Stierman, 1987),包括震驚狀態、尋找原因和思念胎兒、混亂期以及重整期。週產期的哀傷反應是指個體喪失有意義的人、事、物所產生的調適行為,為一種主觀經驗及反應,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與靈性(Bricker, 1997),且讓父母親產生震驚、不相信、憤怒、愧疚及罪惡感等心理反應(Armstrog, 2001;Levin, 1998),並對未來喪失希望,並造成夫妻溝通障礙與家庭失衡等(Montigny et al.,1999;Robinson et al., 1999)。孩子死亡後夫妻間若缺乏良好溝通不僅有礙夫妻雙方的哀傷反應,並且可能造成婚姻急速的破裂(Baumer, Wadsworth, & Taylor, 1988;Forrest et al., 1982) 。在對其他的孩子影響方面,Forrest等人( 1982 )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經歷過孩子死亡的父母會變得更保護其他的子女。小孩子的哀傷反應大多很短暫,除非他們的母親沈浸在嚴重的沮喪和焦慮中持續數月。他們的哀傷表現包括頑皮、惡作劇、過度活動、焦慮、與傷心。英國一項大型調查報告指出曾有手足死亡的兒童(死亡發生在被研究兒童之前或之後)在五歲以前幾乎沒有什麼不良的反應顯現(Baumer et al., 1988 )。但是,其他研究 (Bourne& Lewis , 1984;Lewis, 1979;Phipps, 1985 )卻指出任何週產期新生兒死亡後出生之兒童可能成為“替代兒童( re-placement children )” 。他們可能會受到父母尚未解決的哀痛影響,而在成長過程中經歷混亂不清的認同問題;在追求雄心報復與成就時受到阻撓。有時,他們所經歷的是一輩子無以名之猶如生活在某人的靈魂世界的罪惡感。尤其當雙胞胎之一是在出生時死亡,則“生還者之罪( survivor guilt )”和所有的這些問題對存活者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Bourne& Lewis, 1984 )。週產期新生兒死亡發生時,祖父母也遭受雙重的痛苦( Null, 1989 )。他們不僅失去了孫子女,同時眼看著自已的孩子受苦而無力阻止事情的發生。當他們不忍心看著自目己的孩子受苦時,可能會試圖說或做某些事情以安慰他們的孩子。但有時這些話或事情則反而使得他們的孩子更傷心或生氣,甚至引起衝突而使祖父母更為傷心。若未妥善處理,嚴重者可能引起兩代間的關係趨於緊張( Page-Lieberman & Hughes, 1990 )。
|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blackmoon) 於 2009-06-09 02:48 回覆: |
|
啊,啊,親愛的小索飛雅,謝謝你登出這麼詳細的知識報導!真是與 故事最好的互相呼應。
我想你這篇詳細的報導必能幫助許多曾經流過產的婦女,你文中提到 的有關手足死亡的兒童,早已放在我的小說題材列表裏,有一天總會 寫它的。
謝謝你的有心!!
來自遙遠黑月的問候
|
|
|
|
|
|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2) |
|
2009/06/09 02:14 |
「複雜性哀傷」(complicate grief)就是無法正常的哀傷,亦即在哀悼過程中有困難,有未解決或無法處理的議題,亦同於「不正常的哀傷」(abnormal grief)或病態的哀傷(pathological grief),也意謂著在正常的哀傷過程中無法達成其任務,或無法走過某一情緒或深陷於某種困境中。Horowitz則認為,哀傷的強度,使人不勝負荷,因而產生不適應的行為,或一直陷在哀傷中,不能完成哀悼的過程,不能夠逐步的朝向同化或適應哀傷,反而刻板化的重複哀傷,阻礙癒合,而形成「複雜性哀傷」。(J. William Worden, 1995/1998)。Worden(1991)將複雜性哀傷區分為四種類型,分別為:(一)慢性化的哀傷反應:哀傷時間的過度延長,而且永未達到一個滿意結果的哀傷反應。(二)延拓的哀傷反應:當事人在失落發生的當時情緒反應不足。在日後再度遭遇失落時卻產生了過多過強的哀傷反應。(三)誇大的哀傷反應:當事人經驗到強烈的正常哀傷反應,覺得不勝負荷,因而產生不適應的行為。(四)轉移性的哀傷反應:哀傷潛抑而轉為生理症狀或隱藏在某些適應不良的行為之下。
不論是神經精神假說或心理社會概念模式,對於創傷反應現象的探討都是以Howitz(1976 )的訊息傳遞模式 ( information-processing model )內容為重要的基礎。Howitz認為當個人經歷重大壓力事件後,所經歷的經驗訊息會被譯碼並進入記憶庫中,這些心理訊息傳遞的過程包括哭喊、否認、干擾、工作、完成等五階段。個人在傳遞訊息的過程中,不斷與心理的常模比較,並由心理控制機制來調節以達到一致或協調。適當的調節可降低個人情緒至可忍受的範圍,壓力也得以抒解;但當心理控制機制過度壓抑或不夠時,則會阻礙調整而使得傳遞過程停留在否認、干擾期,導致個體無法面對及處理現實。Horowitz,Wilner和 Alvarez (1979)指出上述這些時期的經驗反應主要分成兩類:侵犯性 (intrusion)反應與逃避性(avoidance)反應。侵犯性反應是指自發性的思考或影像不斷進入思考中、反覆做惡夢、痛苦或波動的情緒起伏;逃避性反應則為否認對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及意義,出現感受遲鈍、活動減少及情感麻木的情形。這些反應在初期都可被視為對壓力的正常反應,隨著時間的消逝,災後的壓力反應會逐漸減弱或消失 ( Horowitz,1982; Ironson et al., 1997;McFarlane, 1992 );但是若反應的時間延長或負荷量超過個人忍受量,心理訊息傳遞末完成時,則有可能變成為病態 ( Horowitz, 1986 )。早在1980年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手冊中,便將這兩類反應視為創傷症候群的架構內容,且於第四版中將受壓反應超過一個月定為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診斷準則之一。
|
|
|
|
|
|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1) |
|
2009/06/09 02:10 |
邊看這個故事,小索菲雅邊落淚(有些激動說),讓我掛念起我的個案來著...。黑月寫得很好,看完之後,我有個想法:今年9月開學時,小索菲雅想借用黑月的這個故事,跟同學討論與分享;然後我又想,這樣的故事跟學理還有臨床連結、這般的互動方式,相信可以深深地影響學生啊!還有啊,小索菲雅想從醫學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
懷孕是女性最深層的渴望,懷孕更肯定了她的身體足以養育及保護另一個人,而且也可以除去她對自己是否足為女性的疑問。懷孕原本就是充滿著女性自愛的滿足,因為她們證明了一個女人的生殖能力,使她對自己感到滿足。在女性的價值體系中,給予及造就感(giving & making)是很重要的。因此,所有懷孕的女人都希望順利懷孕並生下一個健康完美的孩子,這不僅證明了她的創造能力,同時也是獻給自己與家人的珍貴禮物;也使她肯定自己在懷孕過程中所做的身心投資是值得的。若再達到這種成就的過程中,因不能成功得生育而未能實現母性角色的期待時,女性將認為是自己角色的失敗,也會歸咎於自己身體結構與功能的缺失。為了能成功地達成生育的目標,婦女經常是不為千辛萬苦的全力以赴,以達成自己的心願。Bobak et al. (1989)提到在人的一生當中,有許多的歡樂與哀傷均與親密關係有關。無論是親密關係的產生到親密關係的終止;或是由準備親密關係的發展一直到適應親密關係的失落,人一生的悲歡均圍繞著這親密關係而來。在計劃懷孕、受孕時,親密關係就已經開始發展了。很多孕婦在胎兒出生前彼此間就形成連結了,媽媽可能常摸著肚子與胎兒說話、藉著解釋胎動與胎兒互動、學習如何扮演母親、幻想小孩外形及閱讀相關資訊來明瞭胎兒發展,與胎兒建立親密關係(Robinson, Bake r & Nackerud, 1999)。父親則會貼著媽媽肚皮聽胎心音或感覺胎動,與胎兒互動。因此,無論是產前流產或產後死產,父母親皆會有失去親密關係的重大打擊,且讓母親產生四大衝擊:(1)認為自己身體無法完成孕育的功能,而產生自我價值感的低落。(2)終止與胎兒發展親密關係。(3)感受到永遠失去這個孩子的事實。(4)失去成為這孩子母親的角色等,此為週產期失落(perinatal loss)(Jeanette, 1990;Katharyn & Mahlmeister, 1990)。
|
|
|
|
|
|
|
存在感 |
|
2009/06/08 23:12 |
存在感是一切。善惡都好,只要記得也算我一份~對於被拋棄、放棄的深深恐懼,讓存在感勝過一切。據伊斯蘭的創世版本,撒旦的惡來自於被安拉遺棄。他耳邊總是迴響著那句斥責的話:「你給我走開」。這變成創痛的原型。耶穌釘十字架斷氣前最深的恐懼,不是死亡,而是害怕天父遺棄他。我們總是渴望被接住啊~有部漫畫的情節是這樣的:有一種使徒專門吃掉人的「存在感」。一個人靈魂被吃掉之後,並不會馬上死去,而是存在感慢慢消失。別人對他以及他對自己的感受會越來越淡,直到有一天別人感受不到他,而他也感受不到自己,他就消失了,而世界上彷彿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人一樣。
|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blackmoon) 於 2009-06-09 00:03 回覆: |
|
[白鴿]裏的女主角的確如你所說,靈魂被吃掉了,但是她仍舊活著,活在存在感慢慢消失當中。人跟人的關係就跟人跟造物主的關係一樣,總是糾纏在拒絕跟接受之間,故事中就是藉用白鴿來象徵神聖的造物主,女主角無限謙卑地縮小自我,直到自我完全消失了,她還是絕望地期待著,白鴿會飛來敲打窗子。
感動你這段話.....
來自遙遠黑月的問候
|
|
|
|
|
|
|
白鴿 |
|
2009/06/08 15:01 |
好悲傷的故事......
歡迎光臨夕陽貓的部落閣 |
|
|
|
|
|
|
欲望的遐思减到最低 |
|
2009/06/07 21:14 |
黑月的文笔与感觉,像白色镜子照出现实世界,表面上像是有情色,有性曝露, 其实一点也不矫情,不煽情,甚至像活生生剥光衣服干瘪瘪的女人一样,看了她们 的故事,反而欲望的遐思减到最低,对女人的一些感伤却油然而生。 黑月的艺术水准,即在此,所以,抱著有色眼光的男人,可以退场。 另外,推荐大家看黑月对我的文章的见解(再也唤不回的他) 是我看过最有力的分析。
|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blackmoon) 於 2009-06-07 22:42 回覆: |
|
啊,我的好友異色,正如13說的:"文學創作的目的不一定是為了獲得 廣大群眾的共鳴",尤其是那些高瞻遠見的思想家,他們的言論經常被 同時代的廣大群眾誤解,等到死後才被後代的人們認同,這個不斷在重 複的歷史現象,在未來的數百甚至千年應該不會有所改變吧?我想,有 高瞻遠見的思想家畢竟是社會上的少數,而廣大群眾是平庸的,平庸的 廣大群眾甚至喜歡資質的水準保持在平均度上,因為他們害怕既成傳統 的改變,說地球是圓的加利略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嗎?
把話題扯回到你說的"性"吧,我想,沒有性就沒有人,想要談人,卻避 免談性,根本不可能,很多讀者喜歡看唯美文學,對我來說,所謂的唯 美文學只是麻醉劑,把人的敏銳思考力降低到近乎零,假裝相信著假裝 的完美.......。也因此,我還是忍不注要推薦翔任的部落格,那是一個很 好的思想琢磨地。
與你共勉!
來自遙遠黑月的問候
|
|
|
|
|
|
|
嗯 |
|
2009/06/07 16:08 |
最後的結局讓我想到電影《為愛朗讀 (The Reader)》.... 公眾之中不會有真相。真相永遠只屬於個人。
很喜歡那八行詩
|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blackmoon) 於 2009-06-07 18:38 回覆: |
|
啊,The Reader,那是個感人的電影! [公眾之中不會有真相,真相永遠只屬於個人。] 我想,有時候甚至可以說成,公眾之中不見得有真理,真理可能只屬於個人。
至於那八行詩,最後才加上去的,或許能幫助讀者更易理解女主角的心態。
來自遙遠黑月的問候
|
|
|
|
|
|
|
Sehr beeindruckend! |
|
2009/06/07 10:48 |
Tolle Geschichte...bist Du Profi-Schriftstellerin? Wow...! (Entschuldige mich bitte, habe gerade keinen Zugang, um Chinesisch schreiben zu können...)
|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blackmoon) 於 2009-06-07 18:18 回覆: |
|
Ja, guten Morgen, obwohl es schon 12 Uhr ist! Was ist das für eine schöne Überraschung, dass jemand gerade keinen Zugang zur chinesischen Sprache hat! Träumt man nicht ab und zu, dass man zu einem Chinesen Deutsch spricht und zu einem Italiener Japanisch spricht?
Ich bin nicht "Schriftstellerin", sondern nur eine Erzählerin. Ich glaube, ich bin nur ein spontaner Mensch, der das tut, was ihm gerade gefällt. Wenn das, was ich tue, mir nicht mehr gefällt, werde ich einfach so aussteigen, solange es nicht um Leben und Tod geht.
Es hat mich sehr gefreut, mit Dir auf Deutsch unterhalten zu können!
Liebe Grüsse aus dem schwarzen Mond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