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經濟學家反經濟
2013/07/04 08:00:00瀏覽2334|回應1|推薦24

文/怡克納米斯

臺灣和大陸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看來惹了滿城風雨(血腥倒沒有),賣國和黑箱政治的說法都來了,腥羶味果真十足,這腥羶味多半還是來自於政客,另外的大部分來自學院經濟學家。我常說政客沒知識沒常識是正常的,只要他們掌握選票迎合大部分選民的偏好即可,是否有智慧與遠見,對他們而言並非重點(很可惜的是這樣對大家不好)。但學院派經濟學家躲在象牙塔裡,沒事跳下來瞎搞,倒是讓人開了眼界。在學院裡,真理可以愈辯愈明,但事實可以愈辯愈明嗎?那可不!

在邏輯上,經濟學家主張兩個基本邏輯,一個是「分割謬誤」,另一個是「合成謬誤」,前者說的是對總體有利的,不見得對個體有利,後者說的是對個體有利的,對總體不見得有利;另外有個主張是「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這是法國經濟學家Frederic Bastiat提出的。

舉國際貿易來說,臺幣貶值當然對出口商「短期」有利,那是因為短期上他們享有匯兌利得,但這個利得是在「業外收入」項,和本業競爭力無關,這是看得見的。還有一項看得見,臺幣貶值後,進口物資一定變貴,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實質薪資就會降低,購買力當然變差,而這些出口商也可能要購進大量的進口原料,這樣一比較,貶值好不好?難說,這是看得見的。什麼看不見呢?假設臺幣貶值了,臺灣的手機廠輸出有利,競爭力有可能提高一些(賣便宜一點),但大家的購買力就變差了,可能就少買他們的產品,這是看不見的。延伸來說,貶值可能短期對GDP有利,但長期來看,消費者與投資者會自行調整,對GDP不見得有利,所以單純只看一個面象,那是不智。所以,臺幣單純的貶值,對某些人有利,就不能說對臺灣有利,這犯了合成謬誤,而看得見的「有利」,也不盡然比看不見的「不利」來的多。

我看過一篇報導,說某個大學教授跳出來說反對簽署「協議」,稍微一看,理由看似成立,但實際上立場傾斜,沒有實際數字支持的說法,從經濟學家嘴巴講出來,就像一個碩士班研究生提論文計畫書審查,絕對會被釘在牆上「亂槍打死」,至於那些說是「黑箱政治」的說法,我並非讀政治的,在此不評論,但以我的認知,政治手段也不盡然那麼地公開。

一開場,這位經濟學家認為簽署「協議」後引發的資金、技術與人員移動,將嚴重影響臺灣經濟發展及近五百萬勞工的生計,對臺灣經濟不但沒有正面影響,反而將有極大傷害。這是一個「虛無假說」,但應該被拒絕還是接受呢?在主觀論證之下,當然是被接受的,但這虛無的事實幾乎是被「想像」出來的。這位經濟學家認為,「協議」簽訂後,有競爭力的廠商可以移動到大陸,利得不會移回臺灣(早就如此了),受害的是留在本地的弱勢產業,弱勢產業將大量倒閉,造成大量失業,而失業增加將使家庭減少開銷,讓更多產業倒閉、百業蕭條。

短期來說,依據比較利益原則,貿易也許會某些不具競爭力的廠商受損,但從受損到倒閉,可不就是直接畫上等號這麼容易,這忽略的市場具有競爭性與彈性的特性。簡單來說,貿易開放確實會讓一些不具競爭力的業者離開市場,但也會對其他業者產生競爭力,導致產品與服務的改善,也許還會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這不但對消費者有利,也對廠商有利。再者,因競爭後,產品與服務的價格降低,消費者還可以消費其他商品,間接也促進其他市場的消費需求。因此就論定臺灣的較弱勢的中小企業一定會倒閉,還是引發失業潮,這種「宏觀」的論點,真的「異常的」主觀,不太像一個具有理性與科學觀的經濟學家說出來的話。

再來,市場開放之後,會引入中國的黑心商品與黑心手段,對臺灣市場形成衝擊,對消費者不利。其實,嚴格說起來,臺灣業者的黑心商品與黑心手段恐怕還能夠和大陸業者一同競爭高下。但這個問題其實和「協議」本身無關,市場上本來就具有資訊不對稱,廠商當然可以利用這個漏洞來謀取短期的不當利得,這短期是多短不敢講,但進入一個市場萬一東窗事發,可能辛苦建立的市場就會毀於一旦,想回頭都不容易。於是乎,進入的廠商是否黑心,其實和任何「協議」都無關,也不是政治問題,那本來就是「市場問題」罷了!

退一萬步想,臺灣早在加入WTO之後,「大部分」的市場就已經開放了,但如果有心去看臺灣的FDI(外國直接投資)數據,這數據是持續增加的,即使是簽ECFA也一樣,市場開放之後,資金本來就會進入臺灣,這是合理的,但臺灣的失業率卻也沒同樣的「提高」,即使失業率提高,也不然全是市場開放的結果。因此,市場開放後失業率會增加,這個虛無假設是會被拒絕的。但各位一定還是還懷疑一件事,市場開放後,臺灣的實質收入並沒有增加啊?沒錯,但質實收入沒增加的原因一則來自產業結構並沒有調整,一則來自於薪資成長的幅度遠低於物價成長率,然這是不是市場開放之後的「結果」呢?臺灣的實質家戶可分配所得落後二十年,這個時間長度也長過臺灣加入WTO的時間,因此,實質所得降低是否是因為市場開放的原因,並不具直接的效果,更可能是產業長時間未調整結構,更或者是產業長時間並未提高競爭力的結果,這有些是政策問題,有些是廠商自身的問題。

總的來說,我們都知道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但卻往往希望躲在一個政策保護的市場下,我相信難得會有經濟學家會認同保護與封閉的市場論點,但既然學術上不認同,又為何立場上又要支持呢?這是令人百思不解之處啊!

有經濟學的笑話說,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個意見,上頭這例子倒有說明了一切,但我更好奇一件事,大學課程裡有一門國際經濟學,我倒是想聽聽這位經濟學家怎麼和堂下的大學生說「貿易」這件事,難不成,和他們說貿易這件事啊,不好啊,是洪水猛獸,我們要門關起來,頭埋起來,千萬別理會外面的世界啊!


已出版書籍:

  1. 發現虛擬貨幣藏寶圖》:華人世界第一本虛擬貨幣專書。
  2. 巷子口經濟學》(二版)繁簡中文版及韓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金石堂2008趨勢行銷年度排行NO.22,2010年簡體中文版獲大陸福建省政府選為年度100本推薦選書。
  3. 搞笑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博客來十大趣味經濟學選書,與亞當斯密之《道德情操論》同獲選為大陸上海市政府2009年50本推薦書。
  4. 火星人經濟學》繁簡中文版,大陸國家圖書館港澳臺文獻推薦書
  5. 庶民經濟學》(二版為老百姓經濟學)繁簡中文版,2010年正體中文本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推薦。
  6. 上班族經濟學

怡克納米斯信箱:e-mail to me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gcrab&aid=7871377

 回應文章

Wataru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3/07/05 08:13
說不定反對理由很簡單,因為怕被中共統一。其實臺灣要做就徹底一點,禁止臺商去中國,禁止買中國新娘,禁止上中國網路,禁止跟中國的一切,最好是完全根除中國文化更好(畢竟臺灣人也在怕世界觀逐漸繞著中國轉←仇中者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