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2/28 12:04:03瀏覽1325|回應11|推薦129 | |
不知道從哪年開始,
元宵前夕的電視中出現了慶元宵吃元宵的廣告,
我怎麼都不記得元宵節要吃元宵的習俗,
或許在家族裡的歷代都沒有這樣的慣例吧!
元宵節日沒有吃元宵的記憶,
但是對元宵夜還是特別的懷念。
日前與同事聊及元宵圓與燈籠,
童年時期在元宵夜提燈籠是無比快樂的。
回想自己童年的元宵佳節,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製作燈籠。
記得在小學生時代,
元宵節前夕老師會出一道回家作業,
那就是「做燈籠」。
在那個時代生活困頓貧乏,
大部分的孩子無法擁有精緻舒適的生活環境,
貧窮的年代做的燈籠都是克難式的,
有的人用白蘿蔔做燈籠,
把蘿蔔縱切去除三分之一,留三分之二的肉身,
再把蘿蔔肉挖出,小心翼翼的留著外層的皮,
而且還不能把皮挖破,蘿蔔肉刮得越乾淨,
表皮越薄,就越能透光。
每當有人展示這樣的作品,他們臉上滿溢的是成就感。
也有人用空鐵罐,鑽洞挖洞,底部釘個鐵釘,
在鐵罐上方邊緣的兩側打上兩小洞,
穿上鐵線固定好之後再拿根竹子固定在鐵線上當提柄,
就這樣鐵罐燈籠即完成。
那時候的鐵罐燈籠是最普及的燈籠。
用鐵罐製作燈籠是自己曾經做過的,
但是,是不是用蘿蔔做過燈籠,
這印象已模糊。
後來漸漸有紙製的燈籠,
圓柱體,可折疊,插上蠟燭點了火,
把折疊的紙往上一拉,就是燈籠了。
紙燈籠常是現成的,沒有手作的樂趣,
但是,和一堆童伴們一起提紙燈籠是興致高昂的,
打打鬧鬧的夜遊,三不五時就傳出有人的燈籠著火了,
有的燈籠被燒得這裡一個洞,那裏一個洞,
還有人的燈籠被燒個精光,
有備用的還有得提,
僅此一個的,只好乾瞪眼,借人家的燈籠來提提。
童年的元宵夜,在四、五年級生的人來說,
是困頓式的,是克難式的,也是最有年節味道的。
**********************************筆於2016.2.22
~~~~~~~~~ ~~~~~~~~~ ~~~~~~~~~ ~~~~~~~~~ ~~~~~~~~~ 後記:
兒子大學前的那段國中、高職的求學階段,
看著他搭公車的自由來去,讓我羨慕得很。
於是在兒子即將離家上大學之際,
要兒子幫我買張悠遊卡並且儲了值,
想要練習坐公車趴趴走。
說來也慚愧,兒子念大學已經進入了第三學年,
我的公車漫遊還沒踏出過一次。
想要做的事卻一直沒有去做,擱在心頭也是一樁心事。
在年初的新年新希望中,自己默許自己的新希望,
就是希望我能踏出這一步,坐公車沒那麼難的。
在昨天,終於,終於踏出了我的第一步,
我的第一站想要探訪的是清水港區藝術中心,
於是,於下午時段前往我心嚮往的地方。
現在的公車路線規劃的十分完善,便利又便捷,
公車司機的服務態度親切有禮,
回程時所搭乘的那輛公車的司機更是與乘客有良好的互動,
這短暫的行程,一路上美好相隨,
整體上對這一次的公車漫遊有著良好的感覺與印象。
這次的造訪對我來說可以是初試的探勘,
巧遇元宵燈會,好多可愛的花燈占據我的目光許久,
在藝術中心裡的眾多展覽無法細細的品讀,
我想,這也無妨,
踏出了第一步,接著還有第二步,第三步......
好期待下一次的公車漫遊。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