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因為愛,可以幸福
2020/02/05 09:52:05瀏覽2691|回應7|推薦155

 

《可以幸福》土耳其片 片長:106分鐘

  又名《孕轉人生》

 

導演: 拉旭特切利克薩

演員: 塞倫烏切爾 /塞爾達奧爾金 /尤瑟夫柏爾坎德米巴

 

愛瑟和杰馬爾結婚多年始終膝下無子,經人介紹後,杰馬爾決定抱回一個小孩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子。面對憑空出現的嬰兒,愛瑟無法諒解杰馬這一切荒唐的行為,兩人更因此發生爭執。杰馬爾承受不了突如其來的壓力,突然一走了之,愛瑟頓時成了單親媽媽。這對毫無血緣關係的母子該何去何從呢?本片探討回教國家關於不孕症與領養關係以及土耳其的人口販賣問題。(摘自網路)

 

*** *** *** *** *** ***

 

一對渴望擁有自己親生孩子的夫妻;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獨自待在公園裡與自己玩著無聊的遊戲;小男孩的母親在某個城市餐廳廚房裡洗碗盤賣力的工作;杰馬爾陪在熟睡的小女兒身邊……劇情就這樣展開了。

這部電影倒敘與插敘交互運用,有些片段的轉換需要腦袋稍為的整理一下,但順敘與倒敘的反覆出現,反而加強了故事與情緒的張力。

在土耳其風土民情中,有後為大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被醫生判定不能生育的杰馬爾因此受創,又因大男人主義使然,在一個與朋友共同餐敘的場合中表示妻子已受孕......。並堅持讓妻子扮成假懷孕蒙騙周圍不知情的朋友。雖然妻子愛瑟不贊同丈夫的做法,不過還是盡力配合扮演孕婦直到籌到錢領養到孩子為止。

有人說母愛是天性,若不是自己親身懷胎十月辛苦的生下孩子,母親身上那與生俱來的母愛存不存在?我想每個女人都具備了或多或少的母愛天性。不然,又如何解釋那些存著大愛的寄宿家庭?將孩子視為己出的養父母?

愛瑟付不出母愛是基於對丈夫的自私不諒解,遭到不公平的對待,假懷孕之時所累積的怨懟與情緒爆點,她,不知道要如何面對、接納這個孩子。一個孩子憑空出現打亂了幾個月之前夫妻倆的平靜生活,陌生的嬰兒成為夫妻之間的情感障礙,在衝突之下,杰馬爾選擇逃避壓力,離開了妻兒,離開了家。

愛瑟成為單親媽媽初始曾經找過丈夫、曾經到處求救、也曾經心灰意冷的想拋棄過孩子,但良心與善心勝過惡的一面。不像丈夫不負責任就這樣一走了之另組家庭,在高層社會階級的頂端中享受優渥的生活,有些人的人生得意處或許就是如此吧?!當杰馬爾被告知他們即將有自己的孩子開始,夢想中的王國突然變了色,猶如愛瑟與杰馬爾的對話──

愛瑟:「孩子呢?」

杰馬爾:「那不是我的孩子。」

愛瑟:「那座房子很漂亮。」

杰馬爾:「房子也不是我的。」

愛瑟:「你的工作也不錯。」

杰馬爾:「你看到的一切都不是我的。」

 

最後,杰馬爾帶著一把槍……這個環節處理的含蓄,跳過了暴力畫面,給予觀眾想像空間。畫面直接的帶到──警局──杰馬爾的雙手被扣,令人意會得出他已走向了不歸路。


小坎是個乖巧可愛又聰明的小男孩,讓人憐憫的是那缺了父愛的孤獨童年。是不是在逆境中的孩子大都偏向早熟?跟蹤媽媽去上班,知道沿路走沿路要做記號;拉住一位買水果婦人的一個衣角,待婦人結帳後離開時順手牽羊偷得一顆水果;家裡頭遭小偷光顧知道要把媽媽賺來的辛苦錢藏起來;會學著煮晚餐。

孩子種種的表現漸漸軟化了愛瑟的心。幸好,愛瑟是位好女人好媽媽,即時的感受到了孩子對母親的愛,否則,處在親情邊緣的孩子,成長環境令人堪憂。故事的最終,因為愛,沒有血緣的母子,也可以幸福。

 

*** *** *** *** *** ***

 

※ 在片中有一位重要的老人,他始終與這個故事及這個小男孩保持著一段距離,我覺得這個老人可說是一位看照著這對母女的陪伴者,也是照護孩子的一位重要角色。

※ 查閱過土耳其的婚姻制度,不甚了解對片中的男主角如何擁有第二次的婚姻關係,片中好像也沒怎麼交代。仰或是一夫多妻式的婚姻型態?元配應該就是愛瑟,因為劇終時愛瑟告知了杰馬爾,她將為孩子辦理入學註冊手續。

※ 在中東國家土耳其境內人口販賣問題頗為嚴重,從影片中略知人口交易可以指定嬰兒的性別、交付孩子的日期,這是個有規模的人口販賣地下營運市場。

 

 

 

 

( 心情隨筆雜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eauty19660511&aid=131660877

 回應文章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4/14 10:25
這位母親很不容易呢,放下心中的怨懟, 即使單親 也大心接納了倚靠她的 小坎 。
媺媺 (beauty19660511) 於 2020-04-26 21:27 回覆:

單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女人在夾縫中求生存已屬不易,還要再養一個孩子更是不容易。雖然排斥著小坎的存在,但小坎在愛瑟的心中還是有位置的,不然,愛瑟也不會拼命的賺錢存小坎的學費。孩子小小年紀有著這款的遭遇,著實叫人心疼。每當電影中或小說裡有類似的情節故事時,常令我聯想到幾米畫筆下的憂鬱男孩,也總能讓我生出了好想擁抱他們的念頭。

謝謝盹龜雞~慢回覆,請海涵!

祝福 平安


嘟子 ~ 厲害了!塔綠班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9 17:24

《新天堂樂園》在許多年以來一直是許多影迷們心中的最愛電影之一。

媺媺 (beauty19660511) 於 2020-02-10 08:19 回覆:

在最近讀完的一本書中,也提到了一段《新天堂樂園》裡的內容情節,而您與繽紛姐對這部電影有相當的好感。好電影值得觀賞,找個機會去圖書館找找這部片子來看,這影片應屬勵志電影,該是不難找才對。謝謝嘟子推薦~

 

順祝 平安如意


紅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7 10:33

從這部電影中讀到男人是男孩,女人是母親,這鮮明的心態與作法。

男孩若得不到或無法獲得一切外在或內在的成就、讚美…等滿足,便選擇逃避、揚長而去。但女人卻可以在無血緣關係中付出愛,最終收獲愛而成長生命。

個人總秉持一個觀念,無論大人的世界如何難堪,孩子都是無辜。孩子的愛最直接也最不虛偽,這愛足以撫慰人世間的種種難堪與困難。

媺媺 (beauty19660511) 於 2020-02-07 13:55 回覆:

很慶幸自己生活在各方面都如此開明的自由國度,並且能透過學習與成長走這漫漫的人生道路。

您說的即是,那個離家出走的男人宛如還沒長大的孩子,無法承擔、無法負起自己所要負的責任。而,於我自己觀影的心得來說,以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中去思索電影裡的人性黑洞時,我反而會多預留一點點的空間不予直指置評,畢竟在風俗民情、宗教種族、社會環境及價值觀念都與我們迴異的時候,電影只是一個敘述故事的管道,而觀眾是吸取故事裡的精華予以消化。文化的不同也造就出不同的故事背景,看完了電影,有什麼樣的感觸,也只能隨人解讀了。

在這部電影中如能再細看女人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將會發現耐人尋味的細微處,感情的培養不是一蹴可及的,而是日積月累交疊出來的──六年的時間,才讓一個女人完全接納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

順祝 安好


繽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7 04:26

年輕時,我是愛看電影的,但是十幾年前看完【海角七號】,我就沒進過電影院。

家裡電視只看新聞節目,影片若沒看個完整,我寧可捨棄不看。

好像沒看過土耳其電影,以前看【新天堂樂園】,害我一個人在黑暗中又哭又笑。

上一趟在飛機上看了一部印度片,本來不看好,但耐著性子看下去,卻漸入佳境。

結果飛機到達桃園機場了,片子還沒結尾,正是最懸疑高潮時候,徒留遺憾。

說到領養問題,就要說到我小學看的第一本小說,三浦綾子的【冰點】。

那個領養回來的小女孩陽子,從被寵愛到憎恨,全因人性那糾結的黑暗。

從此我陷入迷小說的萬劫不復,功課一落千丈。

很多小說也改編成電影,電影幾個小時就演完了,

我似乎更喜歡慢慢看小說,自己在腦海中演練劇情畫面。

媺媺 (beauty19660511) 於 2020-02-07 13:41 回覆:

於現代,所謂的看電影,就是坐在電腦前面透過電腦螢幕看電影或在客廳裡透過電視看電影。再不然就是坐在圖書館的視聽室裡觀賞(讀)電影。我也很久沒進電影院啦!

常會聽到或看到《新天堂樂園》的片名,可是一直都沒找這部電影來看。在網上找了影評來讀,得知是一部相當感人的電影。另外,與《新天堂樂園》這部電影故事情節反差極大的《冰點》,在年輕的時候也看過書,我記得有分上下兩集,我買了上集,不記得是否有買下集。我記得沒錯的話,陽子的自殺是上集故事的終點。一對夫妻因自己的孩子被殺害而決定領養一個孩子,但領養的目的卻是為了要報復妻子……,這個家庭的後續發展被一個「恨」字攪得暗潮洶湧,天翻地覆。《冰點》在人性上的描繪呈現出錯綜複雜的糾葛,同是領養孩子故事橋段,《可以幸福》的故事鋪陳似乎來的單純些。我是這麼認為的。

在聯考時代,課外讀物被視為無用之書。而現代的升學考試常考課外題。彼一時此一時也。好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那倒是真的。

順祝 平安


宋子平老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6 09:29
領養孩子是種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呢!
媺媺 (beauty19660511) 於 2020-02-06 14:11 回覆:

喜歡您這句話:領養孩子是種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

能成為親人一家人,都是一份緣。

領養更是一份特別的緣份,怎能不好好的彼此對待呢?

 

祝福 安康


the flying kite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5 16:09
關於領養, 最浪漫的是好幾年讀過的蒙哥馬利小說"紅髮安妮"(也有譯為"清秀佳人"). 我周遭也不乏把領養當親生的真實故事. 我有位同事生了四個壯丁, 為了一圓女兒夢, 抱養棄嬰,當公主似的養大,結果寵溺過甚,成了太妹.現實實在有許多無法文藝粉飾的成分!
媺媺 (beauty19660511) 於 2020-02-06 14:07 回覆:

《清秀佳人》……閱讀過書本,是N年前的事了,不管是書籍或影集,這部曠世鉅作文學氛圍較為濃厚。

而這部電影偏向寫實,不怕您笑,我是邊看邊哭得把電影看完,淚腺發達或許跟目前的憂鬱氣氛稍有關係吧!「武漢肺炎疫情」跟《可以幸福》──這雖然是兩碼事。

不管是親生或領養,孩子總是像一塊純潔無瑕的畫布,這塊畫布精采與否,教他握筆與揮灑的人就顯得相當重要的了。真實的人生就在現實的生活裡扮好各人的角色吧!

祝福 安康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2/05 12:16
這樣的劇情,果然很回教,想想各國的新人電影,例如臺灣的艋舺、海角N號等,大抵掉入理盲的濫情,忽略邏輯和可信度,懶惰至極⋯⋯
媺媺 (beauty19660511) 於 2020-02-06 13:59 回覆:

以色列電影《檸檬樹》、義大利電影《聽見天堂》、《被遺忘的孩子》法國片……其深度與厚度都不同凡響,片中包含各種不同層面的內涵(例如:歷史背景、地理分界、勵志啟發或心靈療癒等素材。)台灣的早期電影也拍得相當不錯啊。

而近年來我所觀賞的影視劇以公視播出的較多,公視的用心製作,有許多的戲劇深獲好評。

電影內涵的深淺不一也是見仁見智的事,有些電影值得討論,有些電影則看一看,笑一笑便罷了。

 

祝福 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