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27 08:43:21瀏覽1925|回應2|推薦43 | |
當季盛產,就是美食。旬之味的真諦,無非如此。 每年到了清明,就是各種竹筍陸續登場的季節。首先是冬筍,過了清明,老一輩都說這孟宗竹筍該叫貓貍仔,而不是冬筍,風味都差了。事實上,因為清明前的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出來的毛竹筍,味道濃郁,纖維緻密,這個冬筍久煮不爛,年節熬上一鍋魷魚螺肉蒜,越是回鍋,越是甘甜。而過了清明之後的毛筍,身價暴跌,我卻最愛這貓狸仔的爽脆清甜,切成薄片,加上排骨,熬出肉爛筍甜,大碗喝湯啃排骨,過癮。 然後是烏殼綠竹筍,這是綠竹筍的一種變種,筍大逾斤,甚至可達3-5斤,纖維也細,爽脆多汁,同樣適合涼拌、煮湯、炒食,風味當然略遜綠竹筍。大約清明過後就可以見到。 接下來是綠竹筍。這幾年由於米其林主廚的光環,北部綠竹筍的身價爆漲,也讓世界各國廚師注意到台灣有這種賽水梨的蔬菜。其實清明過後,由南部開始,全台灣就逐漸進入綠竹筍的產期,到了有名的五股觀音綠竹筍,大約是5-7月。挑選綠竹筍,以白、彎、矮、肥為原則。筍不出青,色白不苦;彎若牛角,甜勝水梨。吃綠竹筍,當以品嚐原味為佳,連殼削去尖尾入鍋冷水煮熟,放涼之後可延長賞味期限,剝去外殼,沾上美乃滋、蒜蓉醬都搭。甚至油醋汁、凱薩醬都很棒;取肉切塊,加入海鮮,拌上白醬,灑點起司,回填筍殼,放進烤香焗烤,就是宴客大菜。 台中大坑太平有名的麻竹筍,也差不多在五、六月開始登場。麻竹筍是目前台灣最重要的筍種,產量大,生產效率高,相對價錢也便宜許多,作成各類筍干、罐頭、醃漬都適合。七八月開始盛產,這時如果遇到雨量較多的時候,往往會有近似綠竹筍的細嫩口感。 今天上市場,筍農告訴我,這幾天午後陣雨,又不是颱風,筍子冒得特別快,這兩天實在多到賣不出去,要我想想辦法。半買半送的塞了100斤的剝殼淨筍上車。回到工廠,先用大量清水漂洗,然後通通放進大湯鍋,加水淹滿。大火煮滾,續滾2小時,等到湯色由紫變黃、由黃轉清,就可以撈出漂涼。
剝下筍尖上的嫩筍茸,一片片細嫩多汁,加點糖、鹽、辣椒醬、香油,拌勻裝瓶冷藏,放上半年依然風味不減。
阿嬤最喜歡的一道菜。 煮好的筍子,留下筍尖最細嫩的部分,用蒜末、薑末、辣豆瓣、麻油拌炒放涼。裝入罐子,是阿嬤晚年最愛的食物之一,嫩到不必考慮牙口,舌尖一頂,幾乎可以輕鬆入口。我喜歡脆些,所以沒有再多燜煮,下酒佐粥,放一罐在冰箱裡,懶得下廚時,挑一撮加到泡麵,都覺得豐盛。 最後的筍身,留著切塊淋上沙拉也成,加上豆輪、香菇一起紅燒也棒,甚至來燒五花肉,都是很讚的選擇。 趁著這幾天,午後還在下著雨,肯定還有很長的一段麻筍季可以大快朵頤,現在就上市場,買個幾根,做成小菜如何??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