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的教育小想
2010/09/09 01:23:25瀏覽882|回應0|推薦9

前幾天的中午,像是命運的安排一樣,我們正好在大兒子的幼稚園附近做道路驗收。

那是他第一天上課,九點半到工地時,我就偷偷跑去看一次,沒見人,他遲到,正確的說是他媽媽遲到……我們做一些「私事」的時候很習慣遲到,拍婚紗遲到,提親時遲到,結婚時照樣遲到,現在,連送大兒子去讀幼稚園都遲到。

我這當爸的,一直不是很想要他太早進幼稚園。

從前,我還是幼稚園英文老師的時候,沒有一堂課敢遲到,園所長幼教師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上級」,不用幾次,就會有另一個英文老師來上你的課了。兩年多的幼兒美語教師經驗(第二年兼任英文部門的教務),我一直很愛小朋友,看他們天真,看他們散發著生命的光芒,而另一方面,在沉重的教學壓力下,我一直有著叛逆的想法,本來教幼稚園英文就是不對的,我有預感這一途做不長,後來是因為公司方面配合總公司要辦幼兒的英檢,在開會中我提出反對的意見,也辭去教務一職,最後離開公司。

過一年,教育局也下規定,公立的幼稚園所不可以上英文課。

後來開補習班,已經準備要結婚,我們開玩笑的說,以後有小孩的話,補習都不用錢,可以從國小補到高中……

當然是玩笑語,我們希望所有的小孩都不用補習。

六年多的時間,很不快樂,教育是良心的事業,我怎麼看都不覺得所在的環境是「很有良心」的,一邊要鼓勵學生讀書,一邊還要和家長溝通,用一種冷眼旁觀的心情,很容易就發現主位者(所謂的官員們)的顢頇,尤其是在教育界,多的是有「大頭症」的學者與專家。

當然,是個人的想法,平常,也不會講出來,放在心上只是憂心而已。這年代,到處是埋怨與責怪的聲音,我和老婆有著同樣的心情,與其去埋怨他人,不如,我們低調沉默,接受所擁的事物。

父親在部落格裡留言,本來是想拿出來分享,說的是我們教育上面的問題,他不認為我們的教育心態是正確的,也很擔心,題目下得很重,「兒子不要害死我的孫子」,我很愛他,他帶給我們的東西一直與眾不同,我從未對他有任何的怨言,他給的留言很讓我傷心。

長年在寫東西,我知道文字背後的意思,我和妹妹的教育是很完整而健全,多虧父母親,養兒方知父母恩,我兩個孩子爸了,在這大家要努力才有一口飯吃的時候,很難有喘息的空間,沒有辦法達到所有人的要求,但,我還是很樂觀,覺得只要多學習與嘗試,我們是大有可為,不會盲目庸碌過一輩子。

那對於孩子的教育,想法早在大兒子出生前就反覆的討論了,父母親很容易有控制的欲望,我花了很多心血和老婆「溝通」,才讓她不工作在家裡帶小孩,

於是,她四年來老是要聽岳父母抱怨,「我花那麼多錢,讓你讀成大畢業,結果你在家裡帶小孩,一事無成……」

我很相信老婆的教育方式,我們一起教書多年,她的耐心與一種「另類」的聰明,讓她的學生可以很快的發現自己的問題,而我喜歡她的部份是,她可以把我們的孩子教得「很討喜」「很可愛」。

這是我父親不瞭解的部份,養出一個會被「搶著教」的孩子,是比選明師選明校要重要得多,曾為老師,你會喜歡開朗有自信的學生,而不是一個「不開心」「不願意」的學生,我曾經有個人格特質很吸引我的學生,沒有特別幫他補習,但平常沒事會想到他,那些關心在課堂上會發效,後來,他從一個成積中下的國中籃球校隊球員,考上了國立的台東大學,將來,很有可能是老師。

小孩的個性中一直會有討人厭黑暗的部份,我們當父母的就是要多陪伴,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讓他有個無限的想像空間……其中分寸很難拿捏,多一份就是縱容,少一份就是壓迫,最後,就是身教的問題,孩子的一切都是模仿大人,於其讓孩子兩三歲就給別人帶,我倒希望他們像老婆多些。

一般人都會認為好學校好師資,要贏在起跑點,以為這樣盡了責任,不然,我們不能期待別人教好你的孩子,我們要擔的責任是,你要比別人更知道你孩子的缺點,你要先承認,然後再相信他,我曾經被家長罵過,「我們家小孩是從來不罵髒話的,怎麼和補習班的同學講電話後就髒話成篇?」事實上,國中男生不罵髒話的,少之又少。

大兒子膽子小,很喜歡討他人歡心,只要給他一個學校環境,他的個性很容易就是乖乖牌,怕罵老師罵,作業一定要交等等,所以,我們從來不擔心他將來會「不讀書」「成天玩」,給他的教育就是能多野就多野,要不然,他那種安定又不肯冒險的性子,一下子就給人忽略,更可怕的是,他會不知道自己要幹嘛,只好呆呆的不要被罵就好了。

那天中午,利用空檔一身臭汗就去幼稚園看大兒子,幼教師是認識的,算是我們幼教界的前輩級人物,看到她時嚇一跳,我曾經去她的幼稚園上過課,腦裡浮現是她當初要求我的話語,「不要講球球,球就說是球,吃飯就吃飯,不必說吃飯飯……」。你可以想像她教學的古典作風,當然,連我都有點怕她了,她幼稚園裡的學生就更不說啦,可是……沒想到兒子的幼教師是她。

她不太讓我看兒子,說他已經躺平準備要睡,剛剛媽媽來有哭一下子。

閒聊中,我們都是「內行人」,知道這一切怎麼運作,我說,「兒子的常規不是很好,老師要多費心了」她說,「不會,你們教得很好。」

第二天,正如我想像中的,兒子已經征服了她,老婆去接的時候,他抱著老師撒嬌……

我相信我兒子,老爸卻不相信我,這是溝通的問題,我和老婆每天都在討論孩子的教養,正如前頭說的,每天我們都被埋怨,不管怎麼做,都會被埋怨,我們當子女的很不容易讓人滿意,但,我們打心裡告訴自己,不要埋怨其他人,這一切本來就是我們的問題,包括,與「上級」的溝通。

在部落格中,我從未期待讀者會是「家人」或「友人」,也不是很喜歡寫批評還是心得,多是一種情感,事情老是在改變,對我來說情感是真誠的值得記念的,你看當初不是寫不想給兒子看太多電視,現在,兩個都是電視寶寶,不變的是情感,我怕的是會忘了一步一步看小孩長大的情感,這一點我很成熟,我知道總有一天會開始不喜歡孩子們的某些部份,而這些小東西就是讓可以珍惜的點滴。

不寫不代表不想,我們對於教育有成套的看法,甚至我馬上可以說出兒子今年的課程大鋼,明年升大班的課程目標,國小一到六年級的課程,國中的所有課程(我開過升學衝刺的全科輔導班),連高中的英數課程我們都知道。

當你把眼光放得長遠些,會很清楚的知道孩子需要的是哪方面的能力,在哪個時間點要有什麼基礎,我們不要再消費孩子們得來不易的創意與空間.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vata17&aid=439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