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手語劄記(X01):自然手語學習書
2012/05/17 16:18:53瀏覽1723|回應0|推薦3

「學手語劄記」將改為「手語劄記」以縮短標題(標題太長是寫文章的一項忌諱),而編號改為配合課本,例如:中級班第一課的為 B01,以方便同學們交流。至於 X99 就是與學習有關,但與課本無直接相關的「雜談」了。

101年3月17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天,岑老師帶來五種與手語學習有關的書籍,分別是:

(1) 手能生橋(丁立芬、史文漢)
(2) 自然手語教學(趙建民)
(3) 手語大師(趙玉平)
(4) 手語翻譯(台北市勞工局)
(5) 常用手語辭典(教育部)

後來又有一本中聰出版的,名稱好像是「中部手語...」,因為訂購多時,卻因光碟沒做好而還沒拿到。

我先讀北勞的《手語翻譯》,結果遇到些瓶頸,再去找《手語大師》,後來因為圖書館可以借到,我把《手能生橋》第一冊及趙建民的《自然手語典》連同教育部很有權威地位的《手語畫冊》上下都借來看過了。

學手語劄記(12):相見恨晚-手語大師

《手能生橋》快要變成「阿祖」了,雖然它曾為眾多手語論文所引用,可是三十幾年前的老書,沒有照片、影像不打緊,畫的畫畫也很「難以言語」。我匆匆翻過它的文字敘述部份,第三天就拿去還了。第二冊圖書館沒有,也許看不看也無太大差別了。

《自然手語典》也是太老了,圖畫與《手能生橋》一樣,很抱歉,很難看懂。想想,算了,也暫時不想去借《自然手語教學》來看。

倒是趙玉平的《手語大師》值得關注。一來,它的畫畫是湯金蓮老師執筆,畫得超生動的。我買了它的《我的第一本手語書》給我孫女,她也很喜愛,說這本書「是她的」。

如果我一開始先看《手語大師》系列,可能省掉我一大半摸索的時間,尤其放在「自然」跟「文法」對戰的迷惘上面,趙玉平在系列書中早已有交代兩者的關係,而我卻在網路上迷航多時才找到方向。

《手語大師》的第三冊--多形篇,裡面有很多手語的成語,例如:模稜兩可、唇槍舌戰、門庭若市、料事如神,等等等等。但這本書有一個缺點,就是少了文字說明,因而,要靠它來自修,是有困難的。

啟協新近開發的 iSign 台灣手語線上辭典有很智慧性的編輯,內容也很新,可是裡面提供的手語成語很少。

以現在的我而言,還不敢去碰觸手語成語,有一個顧忌就是,為了愛眩而打出一個手語成語,可能會被聾朋友誤會你自然手語很精,再來他以通常速度打給你看,就慘了。

《手語大師》系列值得參考,因為它不是只教手語,而是包含聾文化的介紹,而語言來自文化,豈能對一種語言之所由來的文化一無所知?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646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