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樂散記(M15):很後悔先買電子琴來練習
2016/05/20 23:45:43瀏覽36149|回應0|推薦11

開始去山葉上課後兩個月,我買了一台很陽春的 Casio 電子琴,還自豪的認為「我不確定帆有沒音樂細胞,以及興趣,一開始就投下七、八萬元,實在捨不得。電子琴六千塊找一塊,當玩具也值得。」(學樂散記(M01):阿嬤,你的手太短,不可以彈

兩年半後,買了直立式傳統鋼琴。再兩年,去參加一項「比賽」,結果評審官評「手腕不要上下振動」,還有一些其他缺點,例如:觸鍵不夠紮實、不夠清楚、節奏不穩、音樂表現不夠。

我幾經思考,參閱了好幾本書,也爬了網路上的大小文章,得到初步的結論——問題的起頭在於一開始使用電子琴練習。


電子琴買了之後三個月,我讀到這本《鋼琴問答集—給兒童的家長》,書裡提到「雖然同是鍵盤樂器,可是電子琴在觸鍵上並不依靠手的力度來控制音量與音色,也不嚴格要求必須具備穩固的手型——只要輕輕觸,就能得到想要的音。」

真的完全是書上所說的。我回頭去看以前的錄影,舒帆彈電子琴時,手型幾近平放,不是「彈」琴,而是「按」或「壓」琴鍵,再加上當時才四歲可能手指沒什麼力量,就變成由前臂+手腕來把手指往下「帶」。

千真萬確!這就是舒帆彈琴時「手腕上下抖動」的起因。

然後,可能有朋友會問,不是上了兩年的個別課了嗎?我自己完全是外行,陪帆學音樂後,才拼命買書來看,實際上我從未彈過鋼琴或其他琴,為什麼兩年的個別課還留著觸鍵這種「基本功」的問題?

老實說,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也無從問起。又回到我的老把戲——自己研究,摸索。

以下是我的心得,現在也這樣在做——我成了冒牌的「鋼琴個別課老師」。


如果有心學習鋼琴

千萬不要先彈電子琴!寧可租教室的琴(辛苦些,須來回教室),或是買入門的電鋼琴,音色不好,但觸鍵很接近傳統鋼琴了。當然最好是一開始就買傳統鋼琴,雖然要冒半途而廢的風險。

如果經濟很緊,代用品是「紙捲鋼琴」,比只用手指在普通桌子上練來得好。

彈奏鋼琴的基本功

(1) 手指一定要「站」起來,不可平放鍵上,用指腹「按壓」琴鍵。

(2) 意念上,感覺彈的力道是「通過指尖」傳到琴鍵上——務必讓孩子理解!

(3) 「彈奏技巧」的階段性 

  1. 低位手指觸鍵——告訴孩子,這就像雞或鳥在「啄」食,每一根手指想成雞的「喙」往地上「啄」。換指時,像「用手指走路」一般地。
  2. 高位手指觸鍵——使用於強音、重音的彈奏。先把手指從掌關節處高高地往上抬起再落下。
  3. 手指斷奏——像撥豎琴的弦似地,輕輕撥弄琴鍵。
  4. 手腕斷奏——掌關節不動,腕關節像在拍球時的上下動。不須加重的雙音或和弦也適合使用。
  5. 前臂斷奏——用於彈奏強、重的斷奏。

以我自己實際試彈的結果,只要把上述幾項都做對了,就幾乎不可能出現「手腕上下抖動」的情形。

以上是這三個月來我研究的結論,在還沒找到重視基本功的個別課老師之前,先這樣來彌補以前的失誤。

還有很多我不知道,不懂,也不會的彈奏技巧,例如:斷連奏、滾動的觸鍵、音階等等,這些還是需要專業的老師來教。現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練習曲絕對需要,必要

我研究及自己試彈的結果,目前認為入門階段到小奏鳴曲之前,至少需要以下幾本

拜爾

徹爾尼,#599 → #849 → #299 → #740

哈農。這本不是順序上排在後面,是拜爾一開始時就要,並且延續到徹爾尼740。

不能只彈練「曲子」,如:修姆、巴斯田、小曲集、約翰‧湯姆遜。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57966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