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07 12:50:55瀏覽930|回應0|推薦8 | |
日本有很多手語歌的書,但大多是幼兒園或國小的老師,或是手語社的社員在買。 對手語一無所知的人可能會問,市面上這麼多手語歌的書出售,那麼,聾人應該也唱手語歌吧?事實上,全不是那一回事。 不過,是有聾人加入手語歌的團隊。但不是聾人主動去參加,是受到手語歌聽人的邀請才去的。任務是指導聽人如何打出正確的手語單詞--只是單詞而已,不是整句。 台灣的情形也是,但台灣不只指導手語詞彙的打法,也在比賽時擔任評審。 木村晴美認為,這種「歌」不應該稱為「手語歌」,應該正名為「手指日本語の歌」(台灣可譯為「手勢漢語歌」)。 「手指日本語の歌」(台灣可譯為「手勢漢語歌」) 雖然有些手語歌隊伍打的手語(單詞)還不賴,可是,這樣配合著音聲的旋律演出的「舞台劇」,聾人要是說句公道話,應該是「這些傢伙(日語:あいつ,沒有鄙視的意思喔)到底在『說』些蝦米東東?」 很抱歉要說的是,手語歌打得很棒的人,並不表示她(他)的手語也是一級棒。手語歌完全依照口語的語法展現,至於套進去的手語單詞是否真正瞭解其涵意?不得而知(= 不知)。 打手語歌不會是學習日本(自然)手語的工具。(嘿!台灣人是不信邪的。偏偏的是台灣自從手語歌問世以來,不少手語老師、手語社團都主張手語歌能吸引聽人對手語的興趣,因為手語好美,好美,是很優雅、美麗的語言。) 會「比」或「表演」手語歌,不會變成就會打(自然)手語,也不可能看懂聾人打的(自然)手語。 然而,真的有不少人從手語歌開始,然後打手語,當然是「文法手語」。然後,如果她或他有機會常常接觸聾朋友,有朝一日,脫胎換骨,成為自然手語的高手,也不無可能(= 有可能)。 也許,日本人在「建前」的團隊精神下,一致行動。先學「文法手語」就卡在「文法手語」,但台灣人像日本人那麼「建前」,有時自己會偷跑,趕快轉換跑道到自然手語,所以說台灣人比日本人聰明,並不為過。 PS: 日語說文解字: 「建前」:顧慮團體,說話、作為都是表面。話是客套話,行為是虛與委蛇(不讀 ㄕㄜˊ 喔)。 「本音」:真正內心所想的。話是真心話,行為當然也是出自內心的真誠。 手語舞《故鄉》 配合著旋律,照原本以主流口語寫成的歌詞的樂句,轉變成手部動作,甚至擴大到全身翩然「起舞」,像這首日本古老民歌《ふるさと》~~(它的標題改寫為「手語舞」,但我看還只是「手語歌」的加強版罷了。) 日本有一個小型的聾劇團,都是年輕人,他們是標榜「跳手語舞」的喔!ハンドサイン流 手話ダンス 這短片從 1 分 23 起,有小段示範,很像美國那部《手語尪詩》的手語舞。我現在還看不太懂日本(自然)手語,無法評論。 三年前,我初學手語五個月後就感覺手語歌的不對勁,當時的看法表達在這裡:《手語劄記(X09):從手語歌看聾社群的未來》。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