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細說文法手語(Y14):自然手語的美感被破壞了
2015/12/30 14:50:41瀏覽1352|回應0|推薦6

今天提的這件事,站在語言演變的角度來看,難以言其為是或非,可是,原本是一個社群從生活中自然發展出來的語言被誤用、扭曲原意,混雜他種語言的語法之後,縱使詞彙層級看起來是「來自自然」的,此時,原先擁有母語地位的純純自然語言,在語法、韻律都潰不成形的時候,語言的自然之美也已盪然無存了。

這個手勢「在」,台灣手語的元祖書《手能生橋》第一冊第一課即有收錄。英文譯為 at,隨後,中正大學手語辭典的解釋跟《手能生橋》一樣。

而,啟協的《台灣手語詞典》也收這個字,但註解顯然正確多了。它寫的主要意義也是「在」,但還多了「留」及「留守」

這個手語源自日本。我們來看看日本手語裡,它是什麼意義。

日本口語裡,表示「存在」的動詞要區分成「有生命的」的人或動物及「無生命的」事或物。

表示「有生命的」存在是「いる(居る)」;表示「無生命的」存在是「ある(有る)」。

「居る」被台灣手語的前輩翻成「在」;「有る」被翻成「有」。這符合日本人把手語引進台灣的年代,那一代台灣的聾教育是學習日本手語,也就是陳立育尊翁的年代。

啟協譯成「留」及「留守」是比《手能生橋》及《中正網站》完整些,但還不十分準確。「留守」的日語另有其詞。

現在貼幾個日本手語如何使用「居る」(也就是台灣手語表記的「在」)來研究看看:

問:您有兄弟嗎?

問:您住在那兒?(主體是「您」)

看官請注意,這兩例的「有」無兄弟、(您)住哪兒,都是使用相當於台灣手語的「在」這個詞,不是台灣手語的「有」。

接下來看回答。

答:在埼玉縣的鄉下那邊

再請注意,這句話日本手語並沒使用「在」(哪裡),而是自然手語語法的「琦玉 / 田舍(鄉下) / 那兒」。

其實,我關注到台灣手語的「在」如何使用,是在十月間觀看公視聽聽看的「十週年回顧」之時。片中,公視演員們到世界各地去採訪聽障及手語相關新聞,有一次介紹美國的手語翻譯制度。手譯員照著事先寫好的稿子打出「在 / 美國 . . .」這樣的手語句。我當場就覺得怪怪的,因為,印象中,口語的「在美國」是要打出「美國 / 那兒(或這兒)」(像上例日本手語的圖)比較正常。

「在 / 美國 . . .」,這完全是文法手語的打法,而且,「在」在這個詞彙的語源也不是這樣的意思。

再看一下,日本手語如何表達「無生命」的事或物的存在。

問:您有不喜歡的東西嗎?

這句,就用到「有」這個字了。再一例:

問:今天有朝會嗎?

最有趣,也最發人深省的是,《手能生橋》原書所舉的例句是完全符合「在」這個字的原意的。來看看吧,抄錄自第 104 頁的第四課的練習句子,手語句也是《手能生橋》寫的。

口語:他在義大利已經三個月了。
手語:鞋子 / 國 / 他 / 在 / 三個月 //

口語:溫太太在國外已經兩年了。
手語:溫泉 / 女 / 外 / 國 / 在 / 兩年 //

這兩個例句的「在」是「停留」的意思。being there, stay there.

不是像「在美國,手譯員怎樣,如何」那個意思。(有興趣深入研究的看官們須請自行去看聽聽看的原片比較清楚,但,不看也行。現在很多小朋友,即便父母是聾朋友的,也打「今天// 在 / 學校 // 我 / 跌倒 / 受傷 / 了 //」這樣的語句了。)

「在」演變成今天的用法,明顯是拜文法手語之所賜。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hena2007&aid=4113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