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6 09:30:24瀏覽1257|回應2|推薦9 | |
朋友問:「你怎麼最近老是貼些舊文章?」我說:「沒看過,或看過又全都忘了的文字,只要還覺得有趣,都可以拿出來分享。」本文同步刊登在好友張曦勻claire慾望之翼部落格裡,不過那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和學心理諮商的朋友聊天,談起"儀式"這件事。 朋友說:「人一生當中常常會面對許多儀式;小到穿戴整齊赴約、點上爉蠋用餐、買生日蛋糕、在輕音樂中打坐;大到捉週、成年禮、畢業、迎新會、升遷聚餐、年節團拜、求婚、結婚、喪禮、祭神,甚至於離婚都是。」 「儀式」有點像諮商時的"中斷技巧",可以讓一個人或一群人(因為儀式也有告知眾人的功能)馬上轉換情緒,然後用另一種心情迎向另一個開始。 「"分手"因為沒有儀式,所以當時的那段情緒總是會藕斷絲連的纏上很久,無法輕易斷掉。」原來朋友真正想表達的是這事。 好一個另類觀點。 當下,我也覺得這個看法挺新鮮的,但我回到家仔細想了想,覺得其中有些"假設前題"可能被我們忽略掉了。 儀式對誰有效? 如果把『儀式』看成具有情緒轉換功效,那表示我們希望透過類似成年禮、婚禮、畢業典禮、喪禮、迎神……等儀式行為,來改變我們面對未來時的情緒,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即將面對的未來更好。 在此目的之下,若我們把儀式簡單分類,一種可能是為了迎向更美好的未來(迎新類的儀式),另一種則是為了中斷不好的過去(送舊類的儀式)。 喪禮,比較像送舊儀式。如果我們幫別人處理喪事,就像我們曾談論到的,有很大一部份是為了解決自我恐懼(晦氣)所進行的善後清理,目的是要中斷因對死亡的未知而所引發的不好情緒。 註:人類早期覺得靈魂會隨著血液的流失而消失,所以對”血”有因恐懼而產生的敬畏;也因此朱紅色後來也變成了生死儀式中的重要元素。 如果你本身是逝者極為親近的人,你的"傷心"情緒就會遠遠大過於"恐懼",可是另一方面,你也不會因為別人舉行了某種"儀式",而中止或降低了你的那個悲傷情緒──除非你自己創造了某種安撫自己情緒的"儀式"。 這中間的差異,牽扯到"主動"或"被動"問題。 換個角度說,離婚也是一種中止儀式!但主動提出離婚和被迫接受離婚的一方,所感受到的情緒應該是不一樣的;對前者而言,離婚是一種中斷儀式,可以捨棄掉過去的不好,開始迎向美好未來;但對後者而言,並非如此,就好像對深愛逝者的家屬而言,親人走了,自己的未來不會更好,而儀式也只不過是可以稍稍彌補這個缺憾的一種替代方式而已。 我的意思是,分手(或離婚、喪禮)如果同屬送舊儀式的一種,那麼會造成情緒藕斷絲連的真正原因,應該不僅僅在於它有沒有舉行中止儀式,而在於你是否掌握了主動中止的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分手"這件事是你主動提出來的,你自然會去創造出一種儀式(告知眾人、燒掉照片、刪掉手機號碼、跟另一個人約會,都算……),但如果這個分手的過程中,你是被動的那一方,那就算有任何形式的"儀式",你也不會接受那個儀式所帶來的情緒中斷效果。 無論面對死亡、離婚或分手,被動接受離開事實的一方,往往會感受到沒有中止或結束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 有時,分手的雙方都覺得自己是被迫的一方,譬如說,受外力要求而造成的分手,那種彼此藕斷絲連的糾結情緒,就會愈發明顯。 所以,也許我們可以這麼說……。 對於自己在意的事(無論是期望以後更好或想捨棄不好的過去),人們會「主動」創造出一個儀式來轉換既有情緒;而對於我們無法接受的事實(通常處於「被動」狀態),就算有別人安排了"儀式",自己也沒有辦法,或不甘願在這個儀式過程之後,轉換既有情緒。 因此,分手情未了,會不會是來自於個人對分手事實的完全無力感呢? 我不知道。 |
|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