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懺悔品(十一)
2012/08/02 08:25:02瀏覽456|回應0|推薦1

《六祖壇經》懺悔品

惟覺法師開示

(十一)

  《楞嚴經》裡提到,波斯匿王是佛的弟子,他經常聽釋迦牟尼佛說法。釋迦牟尼佛說:「人有生滅心,生滅心時時刻刻都在變易,但是,生滅心當中有一個不生滅性。」不生滅性就是「真性不易」。波斯匿王心想:「大家都知道生滅心,但是不生滅性在哪裡呢?」

  悟了不生滅性,就悟到佛性、悟了道。什麼是生滅心?例如,早上起床,「起床」這念心一起,就是生。起了床以後穿衣服,「起床」這念心就滅掉了,「穿衣服」這念心就生起來了。穿了衣服,馬上又穿鞋子,「穿鞋子」這念心又生起來了,「穿衣服」這念心又滅了。穿了鞋子,又去漱口、洗臉,「漱口、洗臉」這念心生起來了,「穿鞋子」這念心又滅掉了……從早上到晚上,念頭來來去去,就像長江、黃河裡的波浪一樣,不斷地生滅、生滅……。因為有生滅的心,所以人有生老病死。

  波斯匿王請示釋迦牟尼佛:「世尊,您經常說生滅心當中還有不生滅性,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請世尊慈悲開示。」世尊問波斯匿王:「大王,你今年幾歲?」波斯匿王回答:「我今年六十二歲了。」「你從出生到現在,一共看過幾次恆河呢?」「很多次。最早是三歲的時候,今年也看過。」世尊問:「你在三歲和六十二歲時,這個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還是兩個呢?」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台北市有一條淡水河,你過去看過,現在能看的這個心和以前能看的這個心,是一個還是兩個?依此類推,我們現在吃鹽巴知道是鹹的、吃糖知道是甜的,小時候也知道鹽巴是鹹的、糖是甜的,現在知覺的這個心與小時候知覺的這個心,是相同還是不相同?

  波斯匿王聽完世尊的開示後了解了,他說:「世尊,當然是一個。」世尊說:「這就是不生滅性。你能知的這個覺性,始終是存在的。」所以,禪七時告訴大眾,要保持正念、保持正定,看到什麼都不能理,就是保持這念覺性存在。覺性存在,自己就存在;覺性不存在,自己就不存在了。六祖大師說:「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就是這個道理。心性法門是最高的禪定,這個就是道、這就是菩提心、這就是佛性。

  波斯匿王悟到這念心了,佛進一步說明:「你三歲時候的相貌和現在的相貌是同?還是不同?」現在年紀大了,腰彎背駝,頭髮白了,皮膚也皺了,跟三歲時的形貌比起來,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佛又說:「雖然你的相貌不一樣,但是,你三歲時能知能覺的這念心,與現在六十二歲能知能覺的這念心,並沒有差異。」假使明白這個道理,就開悟了,這念心就是「真性不易」,這就是無量壽、無量光,這就是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名解脫知見香」,明白這個道理,你的知見就是無上知見。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這個「香」始終是存在的。這念心圓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我們當下這念心當中,這才真正是「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都不離當前這念心性。假使這念心不存在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都不存在了;這念心存在,五分法身香統統存在,這是最重要的。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什麼叫作「內薰」?假使我們把衣服掛在寢室裡面,點最好的香慢慢薰它,薰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不但衣服會香,而且整個寢室都有這種香味,這是「外薰」,如儒家所說:「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我們現在要「內薰」,用什麼來薰呢?用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來薰。我們有了這種觀念、有了這種思想,堅持這種觀念、堅持這種思想、堅持這種理念,安住正念、安住實相。安住三分鐘,就是心當中內薰了三分鐘。安住半個小時、安住一天,那又不一樣了,這是「內薰」。用善的種子薰惡的種子,用善法薰惡法,用無為法薰有為法,用出世法薰世間法。

  「薰」,就是保持這種正念、保持這個知見。所以,修行的知見不能錯誤,知見一錯誤,邪知邪見內薰,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統統變成邪知邪見了。現在有了正知正見,要時時刻刻安住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這就是「內薰」。作早晚課誦是「內薰」,聽經聞法、誦經持咒是「內薰」,行住坐臥具足四威儀也是「內薰」,時時刻刻檢討反省也是「內薰」。明白這些道理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自然就能夠成就。這一生「內薰」成就,就能超凡入聖,就能夠得解脫,確確實實是「真性不易」。佛性雖然本具,必須仗因託緣,要「各自內薰」、各自內修,才能有所成就。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668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