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懺悔品
惟覺法師開示
(九)
禪宗祖師說,人人有一個智慧佛、有一個如如佛。智慧佛,能夠照假、照空、照中。照,就是返照。什麼叫作返照?平時我們的眼睛都是看外面,心生分別;有了分別,就起憎愛;有了憎愛,就生取捨;有了取捨,就會造惡業。這念心始終都是在煩惱、妄想、執著、分別、取捨當中。現在把看外面的這個心收回來,返照自心。返照什麼呢?自心當中起了貪心,把這念貪心照破,這就是返照自心。例如,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聲音也很動聽,馬上就起了貪愛;剛剛一起貪愛,馬上就知道了:「我現在怎麼打妄想呢?」一下就把貪愛這念心照住。照住,就是不要再想下去。把它照破,把能想的這個心破掉。能照的這個心,就是智慧,就稱之為「智慧佛」。有這念心,才能成道;有這念心,才能成佛。所以,時時刻刻要以智慧觀照自心,自心空寂、自心不生、自性清楚、自性作主,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
「不造諸惡」,身不造諸惡、口不造諸惡、意不造諸惡,也就是心不起貪瞋癡,口不造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身不造殺盜淫。「諸惡莫作」就是把這念心停止,不做一切壞事,做了就算是破了這個戒。「雖修眾善」,不但不造惡,還要修眾善,修眾善就是修福報、就是結善緣,就是「眾善奉行」。所有一切善法都要修,如果不修善法,也是違背善法的戒。戒有止持、作持,「不造諸惡」是止持,不該做的,你去做了,就算是犯戒;「修眾善」是作持,該做的不做,也算是犯戒,也是違背智慧的「慧香」。
「心不執著」,做了善事,了達一切善法都是緣起、都是性空。不能因為自己做了善事,就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功德,認為自己很精進、很用功。看到別人不精進、不用功,就看不起其他人,這個就是執著;做了善事以後,起貢高、起我慢,這就是執著。所以,修善而不執著,一般人也知道「施恩不望報」,《金剛經》則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心不執著」,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以後不生我慢心、不生貪愛心、不起憍慢心,這就是「不執著」,做了以後等於沒有做一樣,虛懷若谷。
「敬上念下」,「敬上」,對上要有恭敬心;「念下」,時時刻刻想到在下位的人,要有慈悲心。什麼是「上」?父母、師長,公司裡的長官、主管,道場裡的執事,乃至於佛寶、法寶、僧寶,都是上。凡是對在上位者,必須要有恭敬心。
中台四箴行也提到要「對上以敬、對下以慈」,有了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業障;有十分恭敬心,就消十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每個人都有慢心,慢心就是障道的因緣。要用什麼來除慢心呢?就是用恭敬心,這是轉識成智的方法。
「念下」,「念」就是想念。用什麼心來想念?用慈悲心來想念。對方既然是下,我們就要時時刻刻關心他,關心他的身體、關心他的能力、關心他的智慧、關心他的學業、關心他的道業……時時刻刻想到在下位者都很辛苦,所以,要時時刻刻以慈悲心來關心對方。一般人是供養三寶、護持三寶、恭敬三寶,既然我們現了僧寶相,除了三寶以外,都是屬於下。所以,對於三界內的眾生,都要以慈悲心去關心、去照顧。佛菩薩視眾生如一子,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子女,要觀眾生苦。眾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種種苦惱,所以我們時時刻刻以慈悲心去關心他。
以在家的居士而言,從早到晚為家庭、為兒女、為事業而忙碌,免不了造了一些惡業、生一些過失;造了惡業、生了過失,未來就是墮入惡道,這就是苦。所以,觀眾生苦,發菩提心,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無畏心、精進心、忍耐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念下」。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即使是低等動物,佛性並沒有減少一絲一毫,所以還是要以慈悲心濟度。
無論是對人、對動物,乃至於對於一草一木也要慈悲,不要隨便傷害。佛經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草繫比丘的公案就是強調慈悲心的重要。雖然我們的心量沒有佛菩薩那麼廣大,最低限度要「敬上念下」,要知恩、感恩、報恩。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你幫助我,我幫助你,每一個人對我們都有恩德。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有了慈悲心,瞋心自然不會爆發。
「矜恤孤貧」,「矜」就是要有慈悲心。時時刻刻要想到孤獨、貧窮的人,雖然孤貧是他的業果,我們仍然以慈悲心、平等心、愛心去關心,這就名為「慧」。所以,所謂的「智慧」,並不是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技能,而是本性的善良心、慈悲心、平等心、作主的這念心,這才是真正的「慧香」;能夠知過、改過,才是真正的「慧香」。從這個角度來看,人人都能成佛。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就容易妄自菲薄,認為:「唉!我現在不是大學畢業,又不是碩士、博士,又不會講經說法。」自己就很自卑。佛法所說的智慧不是知識,能夠知錯、改過、慚愧、懺悔、起善念、不起惡念,這個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時時刻刻都在放光動地,有了這一念智慧心,這一生就能夠得解脫、就能夠證菩提。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