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懺悔品
(十)
惟覺法師開示
(十)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這一念心就是指絕對的這念心,就稱之為道、稱之為佛。所以,悟到這念心就得解脫。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就是定。除了定以外,這一念心還要清楚、還要明白、還要作主,了了分明、常寂常照,這就是解脫。
所以,這念心要「不思善,不思惡」,因為思善是一個念頭,思惡也是一個念頭。思,就是想念。想到自己過去做了很多壞事:「糟糕了!我將來一定會墮入地獄、一定會墮入三塗惡道……」你始終這樣想念,心生煩惱、心生恐怖,心就安不下來了。或是想到過去做的善事:「我做了這麼多的善事,可能會生到天上,到天上享福。」這樣想來想去,愈想愈多、愈想愈多……。想好的,是一個好夢;想到不好的,是一個惡夢。無論是好夢、惡夢,都不能得到解脫。這個地方是指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無所攀緣」,「無所」,沒有能所。沒有能觀之心、沒有所觀之境,沒有能聽之心、沒有所聽之境,沒有外面攀緣的一切境界,無論是非、善惡,都不要理它,所以說「不思善,不思惡」。
《六祖壇經》裡面提到,惠明上座想要奪取六祖大師的衣缽。六祖大師知道有人要來奪取衣缽,就藏到樹林裡。惠明找到衣缽,卻無法取走,於是說:「盧行者,我不是來奪衣的,我是來求法的。」六祖大師出來後,為了跟他說法,請他坐下來:「你既然是來求法的,那麼,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悟了這念心,就能得解脫,這一念心就是要不思善、不思惡。
「自在無礙,名解脫香」,過去如是、現在如是,依據這個道理來用功、來契悟,當下就是解脫;當下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個就是「解脫」。不過,功夫也有深淺,看看這念心能保持幾分鐘?保持一分鐘,只有一分鐘的解脫;保持三分鐘,就是三分鐘的解脫……這就要靠功夫了,要站得住、站得長。
第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什麼叫「解脫知見」?即「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的境界。眾生的心不是想好的、就是想壞的,雜念、惡念……始終妄念不斷,所以這念心變成了生滅,就好像水當中的波浪。現在明白了,這念心不要攀緣,不但是惡緣不攀、善緣也不攀。但是這樣,一般人又會落入無想的境界,這時候就容易走錯路,所以禪宗祖師說:「枯木堂前岔路多」,就是指這念心達到沒有念頭了,但就像個枯木頭一樣,容易墮入「沉空守寂」、墮入「無記」的境界。所以,不但「不思善,不思惡」,也不能「沉空守寂」。「沉空」就是貪著空性,「守寂」就是守滯寂滅。有能、有所,還不是究竟。所以,空現前也不執著,定現前也不起貪心、不起歡喜心,這念心要處處作主、念念分明,這樣就不會「沉空守寂」。
禪宗祖師說:「虛空粉碎」,虛空這個地方是很好,但假使貪著了,就不好;貪著了,就成為小乘境界。小乘聖者就是把這念心入到真空當中,在空當中,什麼人都找不到自己,就稱之為「出三界」。雖然出了三界,還是不好,為什麼?心失去了主人公。所以,這念心要能作主。佛為「法王」,就是能夠作主。禪宗祖師也說:「有佛處即不住,無佛處急走過。」「無佛處」就是空。空也不住、寂滅也不住,就是指我們的菩提心、無住心,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因為有無住心、智慧心、菩提心,「即須廣學多聞」,要聽經聞法、廣學多聞。「廣學」,要修學一切法門。既然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已經解脫、已經無礙了,為什麼還要修習一切法門?因為「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只是自利;「即須廣學」,就是慈悲。前面是智慧,後面是慈悲,悲智雙用。不住解脫,回小向大,倒駕慈航,恆順眾生,帶果行因,這真正是菩薩行。
雖然是倒駕慈航、帶果行因,但「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的境界還是存在的,要出就出、要入就入,所謂「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這是更上一層樓,是不著空、不著有的境界。
「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一切知識、智慧、法門,都要學習。佛法的道理綜合起來,就是空、假、中,這是「諸佛理」。佛智照假,以大慈悲心「達諸佛理」,修學八萬四千法門,目的是為了普度眾生,這是俗諦。進一步了達諸法緣起性空,這是真諦,這也是「佛理」。最後,空、有都不執著,達到中道第一義諦,這也是「佛理」。
「和光接物」,和其光、接其物。什麼是「和光」?「光」是指眾生都有他的思想、他的觀念、他的行為,千差萬別。不要認為眾生的思想錯誤、觀念錯誤、行為錯誤,就捨棄了他,這就不是「和光」;而是必須要「恆順眾生」,要跟眾生打成一片,才能把他度出苦海。離開眾生,怎麼去度眾生?沒有辦法!必須和其光,才能夠度眾生。「接物」就是度眾生。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對於眾生「敬鬼神而遠之」,看到眾生就討厭,始終沒有辦法度眾生。所以,必須要恆順眾生而轉,這就是「和光接物」。
「無我無人,直至菩提」,做了這些善事、度了這些眾生,不居功、不諉過,無人、無我,知道一切法緣起性空。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卻說沒有說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沒有度一個眾生,這就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因為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這念心才是菩提心;否則,有人、有我,就是分別、就是執著,菩提心就不現前。修了善法、度了眾生、說了無量無邊的佛法,等於沒有說一樣,這念菩提心時時刻刻現前。
「真性不易」,菩提心就是真性,始終是不會變易的,不隨著時間、不隨著空間、不隨著歲月而變化。人從出生到童年,由童年到少年,由少年到壯年,由壯年到中年,由中年到晚年,由晚年到老年,身體的形相、身體的機能一直都在變化。每一個階段的面孔、皮膚、頭髮、體型、智慧……統統都不一樣,始終在變易當中。現在明白了「真性不易」,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始終沒有變易。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