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懺悔品(七)
2012/07/07 08:41:59瀏覽597|回應0|推薦0

《六祖壇經》懺悔品

惟覺法師開示

(七)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這一段的目的,是要傳授「五分法身」戒。「次授無相懺悔」,懺悔,就是懺悔過去、悔改未來。所以,懺悔有兩種意義,一是過去做了一些錯事,起一個慚愧的心、悔改的心,發願改過;二是從現在起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就是真正的懺悔。 此外,懺悔又分為有相懺悔、無相懺悔。有相懺悔,是事懺;無相懺悔,是理懺。有相懺,要具足一個儀式,燃三支香,或是在佛像前、或是找幾個人,為自己作證明,然後發露、拜懺。或者是誦經、持咒,或者是修種種苦行,都屬於有相懺悔。

  無相懺,則不從事這些儀軌、儀式,而是直截了當從這念心性上開始返照、開始用功。因此,六祖大師說:「此事須從自性中起」,必須要從心當中來懺悔。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罪是從心起,所以要從心當中來懺。許多人不了解,專門在外面去求滅罪,甚至於有些人認為要把身體燒掉才能滅罪,這些都是錯誤的。

  「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不但是從自己本心當中開始懺起,而且不分白天、晚上,不分順境、逆境,二六時中,動靜閒忙,時時刻刻都要使我們這一念心念念清淨。平時師父也是告訴大眾,行住坐臥要念念分明。「念念自淨其心」,起心動念時時刻刻都要返照自己這念心,起了惡念馬上覺察、覺照,這念心要保持清淨。

  「自修其行」,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身行、口行、心行。身體造了殺、盜、淫種種過失,馬上就要改過來;口說錯了話,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馬上改過來;心當中起了貪心、瞋心、癡心、慢心,馬上轉過來。

  「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己的法身是什麼?分開來講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總合起來說,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沒有妄想,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這就是自性、這就是法身。這只是契悟了法身、明白了法身,然後依據這一念心,把煩惱一分一分地照破,法身就分分現,所以說:「煩惱分分斷,真如分分現」,一切都在這念心當中。

  道不是修出來的,而是本具的,只因心當中有煩惱、有無明,使這念清淨心、不動心、真空心、妙有心,產生不出作用。既然明白法身是本具的,時時刻刻返照自心,就能「見自心佛」。淨土宗也說自心是佛,如《觀無量壽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人都有心,但心當中有煩惱、有無明、有妄想、有執著,佛就變成眾生了;如果心起了邪見,佛就變成魔鬼了。所以,要見自心佛,自心就是佛,不要到外面去找。

  「自度自戒」,「自度」,修行要自己度自己,如六祖大師所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解鈴還須繫鈴人。許多人聽說要「自度」,就慌張了,認為:「我們要靠佛、靠菩薩才能得度,自己怎麼能夠得度?」看不起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這是錯誤的觀念。自己如何自度?經常檢討自己的煩惱,把煩惱化掉了,就是自度,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初初開始要覺察,檢討自己有哪些煩惱?就像警察要發現小偷一樣;發現小偷了,然後把煩惱化掉,這就是「自度」。假使不從這個方向來努力,始終是南轅北轍。

  什麼是「自戒」?自己安住這念心,就是大乘戒。什麼是大乘戒?所謂「攝心為戒」,正念就是大乘戒,把這念心安住在定慧上面,時時刻刻不打妄想,時時刻刻清清楚楚,時時刻刻了了分明,一念不生,這就是「自戒」。能夠「自度」就能「自戒」,能夠「自戒」就能夠「自度」,又能「自戒」又能「自度」,就見了「自心佛」,「自心佛」就是自己的法身。

  「始得不假到此」,如果能這樣,你們今天到這個地方來受戒、聽經聞法,才不會空過。「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大眾既然從東西南北各地共會一處,在這個地方聽經聞法、共同受戒,都是有緣。什麼緣?法緣!有出世法緣、有頓悟自心的法緣。佛法強調緣,一個是善緣、一個是惡緣,一個是世間緣、一個是出世緣。現在不但有出世緣,而且是無上的法緣、清淨的因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現在大眾既然來到此處,各各跪下,先為大眾傳授「五分法身」戒法,然後再傳授「無相懺悔」。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659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