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懺悔品(四)
2012/07/04 08:18:57瀏覽653|回應0|推薦0

《六祖壇經》懺悔品

惟覺法師開示

(四)
  了解受三皈依的意義後,進一步要了解皈依的對象──三寶。如果真正了解三寶的意義,就開悟了;不但開悟,而且能成道。三寶有三層意義:一、化相三寶,二、住持三寶,三、一體三寶。

  化相三寶,又稱為別體三寶、真實三寶。什麼叫作化相三寶?「化」,度化眾生總是有個相,佛依據過去的心願及其智慧、慈悲,感得莊嚴的果報,稱為化相三寶。三寶分為大乘、小乘三寶。小乘三寶稱為原始三寶,原始三寶以釋迦牟尼佛為佛寶,四諦為法寶,五比丘為僧寶,這是事相上的三寶;大乘三寶稱為一體三寶,自性之覺為佛寶,自性之正為法寶,自性之淨為僧寶,故又稱為自性三寶。在我們這個世間上住持佛法,使佛法能夠存在,就稱為住持三寶。

  除了佛法有三寶,外道也有三寶。道教的三寶,所謂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煉虛還無,精、氣、神就是道教的三寶。道教的三寶,第一是「精」,是指生理上的事情,道教認為人要了生死,必須達到不漏精,不漏精就可以返老還童、長生不死,乃至白日飛昇、成仙成聖,這是狹義的解釋;但是,要達到不漏精,也是一種持戒。

  佛經講有漏、無漏,是從心地上解釋,從煩惱上去觀察。漏,就是漏失功德法財,心當中保持正念就是無漏,心當中沒有正念就是有漏。譬如,看到一個女孩子長得很苗條,心動了,這就是漏。這念心起了妄想,一念不覺,自性生了分別,心當中起了煩惱,就失去了光明。佛法上講「漏」,是指煩惱,有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疑心,就是有漏,把貪、瞋、癡、慢、疑、邪見統統化掉,就稱為無漏。

  無論任何宗教,欲都是最嚴重的問題,所以佛經裡說「菩薩視淫欲如避火坑」,道教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為了達到不漏,有一種方法,稱為「採藥煉丹、煉精化氣」,把精化掉,達到無漏。無論見到任何欲境,精都不動了,這也是一種定境。雖然是一種定,但沒有慧,只是在色身、在生理上修煉,最多是延長壽命,與道還有一段距離。煉精化氣,有了氣,精神就很充沛。

  道教裡的呂洞賓,就是修這個法門──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最後得到禪定,有了神通,就可以「白日飛昇」,稱為天仙、地仙。有一次,呂洞賓騰雲駕霧,看到黃龍祖師所住的山上放五彩祥光,覺得很奇怪,就到山上察看。發現山上有一座寺廟,裡面有一位老和尚正在講經、開示。呂洞賓知道這位老和尚一定很有道行,想要聽聽他講的是什麼法,就在牆外聽,原來老和尚講的是心法。

  黃龍祖師知道牆外有人,就說:「牆外是什麼人在偷聽佛法?」呂洞賓心想:「我是神仙,我來看看你的究竟,並不是偷聽你的佛法。」當下,無明火高三丈,就出來興師問罪。呂洞賓拔出寶劍,「飛劍斬黃龍」,黃龍祖師是悟道的高僧,用手一指,劍就掉下去了,呂洞賓想把劍收起來,怎麼也收不回來,這時才知道自己道不如人。

  呂洞賓馬上提出問題想考一考黃龍祖師:「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黃龍祖師說:「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黃龍祖師一反問,呂洞賓就開悟了。仙人也是在修道,不過道有深、有淺。呂洞賓開悟之後,覺得過去走了遠路、走了錯路,當下講了四句話:「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所以,煉精化氣、煉氣還神,是在身體上修,使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返老還童;若要悟道,還是要契悟佛法,這念心才真正具足佛寶、法寶、僧寶。過去的道教目的是修仙成道,達到真人、仙人的境界;現在流傳的道教,變成畫符、持咒、誦經、驅神弄鬼……流於形式了。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是指我們這念心。又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眼睛看外在的色塵境界,看久了,眼睛會瞎掉;耳朵聽外在的聲塵境界,聽久了,耳根會中毒、會聾掉。這些道理和佛經裡所說的四諦、十二因緣相類似。

  佛法所說的三寶,一個是外、一個是內。外在的三寶,是看得見的,如:過去釋迦牟尼佛為佛寶、四諦為法寶、五比丘為僧寶。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看不到丈六金身,所以塑一尊像、刻一尊像,無論是用石頭或字畫,乃至金、銀、銅、鐵,無論任何一種相,都是現在看得到的佛寶。所以,對佛像要有恭敬心。法寶,則是指釋迦牟尼佛流傳下來的教法──經藏、律藏、論藏。僧寶,包括:菩薩僧、聲聞緣覺僧、清淨福田僧,只要受過三壇大戒,都屬於僧寶。這是指外在事相上的三寶。有一份恭敬心,就能得到外在事相上佛、法、僧三寶的慈光加被。所以,必須要有恭敬心,才能產生感通的作用,才能得到三寶的利益。

  自性三寶,就是一體三寶。佛經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每個人都能成菩薩、成佛。怎麼樣成佛、成菩薩?外面的三寶是一種助緣,藉由外在的三寶啟發自性三寶,才能見到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三寶是什麼呢?就是清淨法身佛。佛性、法性,是本具的。明白佛性、法性,就能夠契悟自性三寶。

  真如是本具的,真如就是真空。這個世界,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把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能、量,就是熱、光,如:核子彈爆炸,就是能量的作用。能,就是熱。高度的熱,能把物質化掉,而物質本身本具這個熱,只是我們不知道怎麼樣去開發它。真如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能量,能量從什麼地方產生?就是真空。真空就是法性空。

  佛性,即是覺性。開悟,就是明白佛性。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靈明妙覺,這屬於「知」,是一種絕對的智慧。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但為何不能成道、不能成佛?雖然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都有佛性,但裡面夾雜貪、瞋、癡、慢、疑、邪見。能知、能覺、能吃、能喝,知道冷暖、知道是非善惡的這念心,裡面有無明、有煩惱、有染污。就像生銹的鐵,當中雖然有鋼性存在,但如果不煉,就是銹鐵、鐵渣,要把鐵渣、鐵銹煉掉,才能得到鋼。人人都有佛性,如果不修,佛性裡面有無明、煩惱,佛性就變成眾生,變成地獄、畜生、餓鬼。起了邪見,佛就變成魔。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覺悟、要始覺。覺悟什麼呢?覺悟有深淺,古人說:「大悟幾千次,小悟幾萬次」,覺悟人生是苦,這也是悟。真正對於人生的苦認識清楚,一定知道怎麼去了苦,所以必須要用功、修行。世間上的人也知道人生是苦,卻認為在苦中作樂是最快樂的,不明白貪瞋癡裡面還有佛性、還有清淨的智慧、具足無量的功德與神通,契悟真空,壽命就無窮無盡,反而充滿貪瞋癡、造殺盜淫,這就是顛倒、迷糊的眾生。

  明白人人都有佛性,只是初初開始悟,煩惱仍然存在,並沒有轉過來,如同水中還有很多雜質、泥沙,並沒有完全清淨。這念心水完全澄清了,就是真正的佛性現前,渾水當中具足清淨的水性,所以不要迷惑、小看自己。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642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