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機緣品七──行思禪師(四)
2013/08/05 08:25:00瀏覽2444|回應0|推薦1

《六祖壇經》機緣品七──行思禪師

惟覺法師開示

(四)
  靈祐祖師知道智閑禪師是靠耳根、靠聲塵來悟道,屬於觀音法門;為了確定智閑禪師是不是真正開悟,於是派了弟子仰山去測驗他。仰山禪師見到智閑禪師就說:「聽說你悟了,現在靈祐和尚派我來,看看你悟到什麼程度,請你再說一句開悟的境界。」智閑禪師就說了一首詩,描述開悟的心境:「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

  「去年貧未是貧」,以前我什麼都不要,捨得乾乾淨淨的;雖然捨得乾乾淨淨的,可是還有立錐之地,還是有能觀、所觀的心存在。「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卓錐之地;今年貧,錐也無。」以前還不算貧,貧得不徹底,現在比以前更貧窮,只有這念心,什麼都不立,捨得更乾淨;不但捨得更乾淨,連個錐子──能觀之心,也都不要了。意即「照見五蘊皆空」,甚至連「照見五蘊皆空」也不執著,虛空粉碎。以前是破了我執,現在既破了我執又破了法執,連一法也不可得。

  仰山禪師聽了以後說:「你沒有開悟,這屬於漸修法門,是一種次第的修證,並不是頓悟法門。」因為有「去年貧」和「今年貧」的區別、劃分,還有立錐之地的「有」和「無」,所以還是屬於漸修法門,並沒有悟到如來的心法,不是頓悟法門。智閑禪師為了證明頓悟了也可以知道漸修的道理,頓悟之後更清楚明白階級只是一種過程,所以馬上又說一偈:「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別喚沙彌。」

  「我有一機,瞬目視伊」,禪機、心機在哪裡?「瞬目視伊」,我現在看一眼就是,此即「動容揚古路」的道理。「若人不會,別喚沙彌」,這念心是現成的,在眼睛就稱之為見,能寫、能看、能聽的這念心就是。「若人不會,別喚沙彌」,假使這個道理都不懂,就不能稱為出家修行的人。

  過去古德開悟,大都是以「心之用」來講。悟到心之用,只是找到一個入處,只是一個開始。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可能會批評:「『瞬目視伊』,表示能看、能聽的心還存在,這就是有一個『我』的存在,禪宗就是執著一個『我』,有我執。」這是錯誤的觀念。釋迦牟尼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也是指這念心;如果心都不存在了,誰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悟到這念心的人,則頓、漸,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一切都是法法無礙。

  佛經中提到,初果不知二果事,二果不知三果事。小孩子不知大人的事情,凡夫不知道聖人的境界。因為凡夫的心患得患失,名利財色一大堆,屬於生滅;悟到這念心,就屬於聖位,心當中時時刻刻保持寧靜、平靜,能夠作主,和凡夫完全是兩回事。雖然是兩回事,開悟者的覺性和未悟凡夫的覺性,也沒有兩樣,覺性並無差別。藉由這個公案可以了解,什麼叫作「階級」?什麼叫作「不落階級」?

  什麼才能稱作開悟?不是晚上作了一個好夢,叫作開悟;打坐看到一點光、看到一點境界,就說自己開悟了。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人有這些錯誤的觀念。契悟能聽這念絕對的心,才是開悟。開悟,只是找到入處,悟了以後,才屬於修道位,所以古人說:「未悟之時猶自可,悟了以後事更多。」沒有悟以前,覺得自己還不錯,誦經、持咒,修善斷惡……處處都是功德法財,有願行、有智慧、有慈悲,覺得自己好像是菩薩應世一樣,和別人比起來,自己實在是高竿,這就是「猶自可」。

  可是,悟了以後,就不會這麼想了。悟了以後才知道以前屬於有為法的精進,產生了執著,就變成福德,成了生滅的果報。現在不執著有為法,心時時刻刻安住正念。保持正念是不容易的,一般人心中有無數的煩惱,就像長江、黃河裡面的波浪一樣,一波波過去、一波波過來。假使沒有大願、大悲、大行,沒有善知識的指導,可能就會退失菩提心,就會懷疑佛法。

  「悟了以後事更多」,什麼原因呢?因為把路頭找到了,其中有很多境界,不要心生貪著。悟了以後,要時時刻刻保任這念心,所以經常都有事情可做,絕對不會無聊。此時就要自己去找一個方向出來,披荊斬棘、修善而不執著善,動也如是、靜也如是,始終安住正念,了了分明,不離當念。不離開當念,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什麼都做,做了以後一切都不執著。就像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說了很多佛法、度了很多眾生,到最後,世尊說自己沒有說一句佛法、沒有度一個眾生,這就是真正的修行、真正契悟的境界。

  「不落階級」,就是指這念心沒有前後、沒有東西南北,是絕對的,就稱之為實相,又稱為心之體。要在這念心上繼續保任,站得住、站得長,就是功夫。必須在靜中養成、動中磨鍊。心在動靜之中,達到絕對的境界,就是沒有生、沒有滅,沒有去、沒有來,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悟到這念心,也可以安住在不動、不去、不來這念心,也可以來來去去,如此就是依正莊嚴,就能成就自己的淨土世界,達到真正的圓融無礙!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804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