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坐禪品 (四)
2012/01/02 08:37:52瀏覽332|回應0|推薦3

六祖壇經坐禪品

惟覺法師開示

(四)
  《楞嚴經》記載,有一天,波斯匿王請問釋迦牟尼佛:「世尊!您經常說眾生有生滅心,還有一個不生滅性,如果悟到不生滅性,生命就是無窮盡的,就見到了佛。我知道生滅心,卻不知道不生滅性在哪裡?」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見到這個不生滅性,契悟了不生滅性,就是我們所說的禪。所謂「禪者,佛之心」,就是指這一念心。

  這一念心在佛經裡有種種的名相,如:菩提、涅槃、清淨法身、佛性、大光明藏、如來藏、大圓鏡智,禪宗稱為無弦琴,淨土宗稱作常寂光淨土,密宗稱為大日如來……,都是指這念心。這念心在哪裡?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個。每個人都會聽法,但是迷失了自己、對不起自己。要對得起自己,就是要在生滅心當中契悟到不生滅性。

  什麼是生滅心?什麼是不生滅性?早上聽到板聲後起床,起床這個心,就是生;起床以後,穿衣服,起床這個心沒有了,就是滅;穿衣服這個心又生出來了,這又是生;穿襪子、鞋子的心又生出來了,穿衣服這個心又滅掉了……依此類推。從早上忙到晚上,都是屬於生滅心。好的念頭,是善的生滅,是作好夢;起貪瞋癡、造殺盜淫,是壞的生滅心,是作惡夢。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都屬於生滅,就像一場夢。

  因此,我們要找到究竟,不要作夢。如來就是不作夢的人,修行就是要學不作夢。沒有辦法不作夢,至少要學會作好夢。作好夢,就能減少很多痛苦。上上根機的人,不但不作惡夢,連好夢也不作,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要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了解不生滅性在哪裡?不是另外去找,找也找不到的。不生滅性,就在生滅心當中。

  佛問波斯匿王:「大王!你現在多大歲數了?」答:「六十二歲。」佛又問:「你從出生到現在,一共看過幾次恆河呢?」波斯匿王說:「很多次。最早是三歲的時候,今年也看了一次。」佛接著又問:「你現在看恆河的這個心,和過去三歲時看恆河的這個心,是一個還是兩個?」

  這樣一問,波斯匿王就悟到這個道理了。佛進一步問他:「大王!你現在六十二歲,面孔皺了,頭髮白了,背也駝了,老態龍鍾。你三歲時的身體和現在的身體完全不一樣了,雖然不一樣,三歲時能看的那個心和現在能看的這個心,仍是一個。」悟到這個道理,就知道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明白了自己的覺性,就要依心起修、依性起修,時時刻刻覺性要能夠作主。只起善念,絕對不起惡念,這就是作主。起了善念,也不執著;起了惡念,馬上照住、看破。時時刻刻這樣薰修,這一生就沒有走遠路,就沒有走錯路。

  佛經形容我們這念心就像一條牛,所以,修行沒有別的,就是牧牛。牛跑掉了,吃草了,趕快把繩子收緊,把牛拉回來。我們坐在這裡聽法,忽然想到其他事情去了,發現心跑掉了,趕快把它收回來。修行就是這樣子修,打妄想的這個心就屬於生滅,能夠收回來的這念心就是不生滅,就是這麼簡單。雖然是簡單,沒有功夫也用不上。所以,要時時刻刻用這個功,這一生就真正能達到自利。這是屬於智慧、是解脫。

  佛法要悲智雙用,除了修智慧,還要有慈悲心。假使沒有慈悲心,眾生看到你就害怕、就討厭,因為有貪心、瞋心、癡心……。現在修行學佛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一看到我們,就像看到親人一樣,實在是如此的。所以,除了返照自心,用智慧斷除煩惱,明心見性,還要有大慈悲心,「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要經常發這個願。這也是屬於禪,這是禪的作用。

  禪,有體、有用。悟到這個道理了,體不礙用,用不離體,體用不二;定慧等持,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的這念心,就是禪。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99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