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祖壇經坐禪品 (二)
2011/12/19 08:04:25瀏覽326|回應0|推薦0

六祖壇經坐禪品

惟覺法師開示

(二)
  「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妄。」

  「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這個地方強調,妄也不要看,淨也不要看,什麼原因?我們起了一個心去看這個心很平靜、很寧靜、很安定,知道很平靜、很寧靜、很安定的這個念頭又是妄。這是什麼妄?是淨妄。過去所打的妄想,貪財、貪吃、貪色、貪睡、貪名,是染妄。我們的心貪著這些境界,屬於染污的妄想。

  「妄無處所,看者是妄」,起心動念的這念心從哪個地方產生出來的?本來是無定所,緣起法門,念念遷流。所以,我們的妄想沒有一定的處所。既然沒有一定的處所,「看者是妄」,能看的這個心還是屬於妄。為什麼?因為有能看、有所看,這個心不是絕對的,還是屬於相對的境界,有能、有所,所以這個心還是妄。

  「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功夫」,本來這個清淨的心是沒有清淨形相的,假使你覺得:「我現在這個心很清淨、很安定。」於是,在這個地方產生了一個淨相。不但不了解這個道理,還認為這個淨相、這個安定的境界,就是功夫。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功夫,而是一個執著,頭上安頭。禪宗稱之為「死水裡面不藏龍」,龍代表智慧,表示只有定而沒有慧。守著這一個清淨的境界,落入靜境,有定無慧。

  一般人認為靜就是功夫,其實不是真功夫,只是一種定境。為什麼?定散掉了,又成了薄地凡夫了,因為定當中沒有慧。修四禪八定達到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可以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八萬大劫;八萬大劫的時間一過,定散掉了,又是薄地凡夫,又是業障現前。

  「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妄」,如果自認為已經得到清淨的境界了,認為這個境界就是功夫,就是「障自本性」,障蔽了自己的本心本性。這樣一來,心就被這個靜的境界所轉。

  《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也提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告訴我們靜也不能執著。一般人六根對六塵是動的境界,眾生都喜歡聽外面的東西、看外面的東西,什麼原因?成了習慣了。眾生的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看到好的,不看的話心當中就很難過;聽到好的聲音,不聽,心也很難過,是什麼原因?因為在過去無始以來,都執著動靜為實有。

  現在明白「動」是塵勞境界,所以,對於外面的境界,不執著、不理它,像〈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一樣,反聞聞自性。「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入流」,就是把能聞這個心往裡面收。眾生的心是出流,把這個心放在色、聲、香、味、觸上,心從六根門頭跑到外面去了,稱為「出流」。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六識產生,就產生十八界,這就是眾生境界。

  要想脫離眾生境界,必須「反聞」。「初於聞中」,外面的聲音都不聽,任何境界都不要看。不看、不聽,要怎麼用功?兩眼內視、兩耳內聽,往裡面收,這樣一返照,離開了外在的動相,就聽不見外面的聲音了,這就是離開了動相。

  離開了動的境界,慢慢地,這念心感覺這個清淨的境界很不錯、很舒服,就安住在這個清淨的境界上,有什麼壞處呢?大家可以試一試,假使你著了靜,只要有聲音,心裡就覺得很討厭。聽到人家講話、聽到雀子在叫、聽到風聲、聽到車聲……都會覺得討厭。為什麼?因為你著靜了,總認為靜境是好。一段時間之後,忽然聽到聲音,甚至會嚇一跳。這是什麼道理?就是著靜產生的副作用。

  所以,動是塵,靜也是塵。第二步功夫,靜也不要執著,離開動、靜二塵。離開動、靜二塵,這個心跑到哪裡去了?六根慢慢就變成一根。一般人認為這個境界很不錯了,但這還是一個境界,還是不究竟,所以,一步一步地遠離,一步一步地功夫愈來愈深,如《心經》所說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所以,禪定有深也有淺。這個地方直接告訴我們,如果執著靜境,就被靜所障礙。凡夫眾生被燈紅酒綠、色聲香味觸法所障礙,現在離開了外面的塵境,執著靜境,又被靜境所障礙。障礙什麼呢?障礙我們的本心本性。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

  「若修不動者」,這個地方提示我們,不但打坐的時候不動,在日常生活上也要不動。要怎麼樣才能達到真正的不動?「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見到他人的過失,知而不著,這樣就是真正見到自性不動。

  「但見一切人時」,見到一切眾生,不論是善人或惡人,對於他人的是非、過患,始終不執著。不執著,就是不想念這一件事情。有些人可能會懷疑,「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為什麼不執著?

  一個是「是」、一個是「非」,一個是「善」、一個是「惡」,這都是世間的生滅法。知道什麼是「是」,我們就要去做,做了以後,能所俱空,不執著功德相;知道什麼是「非」,我們絕對不去做,也不要嫉惡如仇。什麼道理呢?嫉惡如仇,又是一重煩惱,將來就墮入神道。所以,知而不著,這樣就沒有過患。這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是佛經所說的「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見到是非善惡,知道是非善惡,這個能知的心還是存在。不執著是非善惡,這個心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如如不動,這就是自性不動。


  要想明白這一念心性,就必須這樣修。自性不動,本心本性自然而然就不隨境轉了。不隨境轉,就是禪定。所以,這個地方所說的是如來的境界,要見自己的本心本性。

  「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迷惑顛倒的人,打坐的時候好像是不動,但是平時一開口就說張家長、李家短,說這個是、那個非,哪個好、哪個不好,惡口、兩舌……,這是不是真正達到不動呢?就不是了,因為「與道違背」。所以,這個地方所說的不動,不但是打坐時六根寂然不動,平時這個心還要保持正念,不說人家的是非、過失,這樣才真正是處處作主,才真正是如如不動。

  「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假使認為看心是禪、看淨是禪,反而會障礙最高的菩提道。佛法有深、有淺,這個地方是站在最高的境界來看。如果不了解這個道理,認為佛法前後矛盾,有時說要用方便,要觀心、要起善念;有時說要覺察、覺照、覺悟。這個地方什麼都不需要,直截了當,契悟這念心。

  悟到這念心,心即是禪,具足定慧。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最高的禪,所以說「禪者,佛之心」。這個心,是指菩提心。佛經裡,如來呵斥小乘是焦芽敗種,什麼道理呢?就是沒有發菩提心,也就是和這個地方所說的道理有層次上的差別。這個地方所說的心性,不假造作,一切現成。

  以漸修法門來說,要修四無量心、修禪觀、修四念處觀……,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和這裡所說的道理互相衝突?這個地方專講最高那一層。要想達到最高層,也有一些方便。上上根機的人,不需要方便;不是上上根機的人,就要方便。這個地方是不假方便,直截了當告訴我們,如來的心就是菩提妙明真心,也不看淨、也不看心。心性本淨,看它作什麼呢?不需要看;一看,就離開這一個道,就障了這一個道了。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94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