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知。傲然無愧。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矣。世之可羞可恥者。莫大乎此。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此改過之要機也。
了凡先生提出了改過三要素:第一、羞恥心。人能夠知恥,就決定不會起妄心,動惡念。知恥放在改過三要素之首,用意非常之深,把我們凡夫的病根說出來了。凡夫何以不能成聖,病根就在此地。
我們應當常常想到,古聖先賢與我們同樣是人,而佛經亦云,諸佛如來也是從凡夫地修行成佛菩薩。孔老夫子、釋迦牟尼佛距今幾千年,還普遍為世人所尊敬,不分國家、不分種族,甚至不分宗教都接受其教誨。諸佛菩薩、大聖大賢何以能成為百世之師?我為什麼不能?以此標準觀察,羞恥心就發出來了。人能常如是思惟,必能發憤自強。
「我何以一身瓦裂」,『瓦裂』,就像一個破碎了的陶器,一文不值。
「耽染塵情」,這是我們的毛病。『耽』,過分的快樂;『染』,染污;『塵』,五欲(財色名食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這些一定要節制,若縱情放逸,後果不堪設想。世間人耽染七情五欲,而不知情欲非真,其中雖有樂,而付出的代價甚大,得不償失。代價之大,若不是佛為我們詳細說明,我們怎麼想都想不到。其代價就是造成了六道生死輪迴,而世間最苦、最可怕之事,莫過於此。
由此可知,聖賢人在世間,和光同塵,亦不離七情五欲,但是能淡薄情欲,行為合禮合法。「禮」,就是有節度不過分,也不能不及;不及是不合禮,過分也不合禮。所以,禮講「節」,節是節度。在古聖先賢的教育裡,家庭有秩序,夫婦相敬如賓,都有節度,絕不是縱情耽染,所以家庭和睦。
講到最粗淺之處,人歡喜七情五欲的享受,但是人更愛惜自己的生命。到了要捨的時候,大概七情五欲可以捨,但不願意捨自己的身命,而且還希望自己長壽,這都是人之常情。你想長壽,就要在生活各個方面懂得節制。古人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你要遠離災禍,言語態度不能不謹慎;你要身體健康,飲食起居不能不謹慎。如今希求健康長壽者,不知養生之道,反使身體衰弱。
我最初學佛明白素食有益於身體健康,就決心吃長素。當時,我的一些長官、同學、朋友都勸我:「年紀輕輕,學佛是可以,佛教很多事情不能做!」可是到了晚年,五、六十歲的時候,這些朋友們看到我,態度完全改變了,「你的路走對了。」再過二十幾年看到我,現在個個都羨慕我,羨慕我的相貌改變了,體質改變了。這是修學佛法得來的第一個好處。
去年,澳洲政府發給我永久居留,按照規定要做身體檢查。檢查完之後,醫生告訴我:「法師,您來檢查是多餘的。」他問我:「您到底吃些什麼東西?用什麼營養品?」我說:「所有營養品,我一概不沾。」為什麼?那些東西都有副作用,生活愈簡單愈好。我每天讀書的時間多,晚上十二點鐘才睡眠,六點多鐘起來。吃過午飯,沒有事情,休息一會兒;有事情可以不必休息,精神飽滿,工作正常。所以,你能說素食沒有營養嗎?我可以給你做證明。許多出家人身體都很好,也吃得肥肥胖胖,他並沒有吃肉。
而健康真正的因素是心地清淨,沒有妄想、雜念。其次,飲食起居如法,有秩序、有節制。決定不沾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貪瞋痴慢,使心地清淨,這是健康的真因。一切隨緣而不攀緣,這是健康的外緣。有真因,有外緣,健康的果報自然現前。
「私行不義」,『不義』就是不應該做的。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想到:「我應不應該做?」說話要想到:「這個話我應不應該說?」真正講求修養的人很謹慎。
「謂人不知」,以為別人不知。古人言:「若欲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掩藏再嚴密,終有敗露的一天,哪會有人不知道的事情?
「傲然無愧」,『傲』是傲慢,『無愧』是沒有慚愧心(「慚」,良心的責備;「愧」,輿論的制裁)。外面人來批評,你「無愧」就是你不在乎,臉皮很厚。這樣的行為,「將日淪於禽獸而不自知」,這句話我們要細心觀察。『禽獸』是三惡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此造作,必定淪於三惡道,而自己還不覺察。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失掉人身,來生再得人身,比例很小。得人身的條件為何?五戒十善,儒家講的倫常道德、五倫十義,做得沒有欠缺,來生一定得人身。我們這一生能得人身,是過去生中的五戒十善修得還不錯,這一生得這個果報。但是這一生,我們有沒有繼續修?就要問自己了。
「世之可羞可恥者,莫大乎此。」那些聖賢人原本與我是一樣的,他們今天作聖賢、作佛菩薩,能生天;而我們今天思想、見解、言行都不善,將來的前途就是地獄、餓鬼、畜生,果報相差懸殊如此之大,真是可羞可恥!我常說:「學佛就是學聖人,學做一個明白人。」唯有明白,才能向上提升自己的境界。現前過諸佛菩薩的生活,將來入諸佛菩薩的境界,我們學佛真正的目標在此地。現在身體還在,我們要把這個身體當作工具,多替社會、眾生做一些好事,為人民服務、為國家服務、為眾生服務。以《了凡四訓》而言,就是改過修善、積功累德,為大眾做個榜樣。
「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此改過之要機。」儒家講:「知恥近乎勇」,「勇」是勇於改過自新,就能成聖成賢;若不知恥,就會淪落到地獄、餓鬼、禽獸。「知恥」是改過一個重要的訣竅,我們不能不注意。
我在美國休士頓曾經遇到一位同修,他跟我談到:「今日社會動亂不安,要從什麼地方來幫助大眾回頭?」他就提到「知恥」。他說:「現在人之所以敢造惡業,帶來社會的動亂不安,追究其根本因素,就是不知恥。所以,今天必須要提倡知恥。」我同意他的說法。他說:「我們組成一個知恥學社。」我說:「很好,你去擬定章程,我會響應。」以後,我離開美國,這個事情大概也就淡漠了。所以,任何一樁好事,一定要有熱心的人士去推動。能夠在社會上尋找對傳統道德倫理還有概念的人,聽到還能生歡喜心的人,集合起來成立一個社團,我們自己認真努力修學,大力的來推動、弘揚,這是一樁好事情。
第二。要發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吾雖過在隱微。而天地鬼神。實鑒臨之。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其現福。吾何可以不懼。
知道畏懼,才能生誠敬之心。「畏」,害怕,含著有恭敬的意思。過去,弟子對於父母、尊長,學生對於老師,都有敬畏之心,又敬愛又害怕。如果沒有畏心,又不知恥,什麼樣的壞事做不出來?今天知恥的人少了,敬畏的人也少了,原因何在?在於沒有好好的教導。人不是聖賢,不是佛菩薩再來,所以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禮記‧學記》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中國歷史自古以來,一個政權的建立,朝代的形成,不出五年,國家一定是制禮作樂,這樣教化人民的工作就完成了。所以,改朝換代的亂世時間很短,很快就能恢復秩序。唯獨我們這一代人很可憐、很苦,滿清滅亡之後一直到今日,都沒有制作禮樂。禮樂沒有頒布,這個時代將來在歷史上就稱為「亂世」,這是中國歷史上動亂時間最長的一個時期。人民的生活,人與人之間的往來,無所適從。
在台灣民間,一般父母過世了,兒女喪禮穿的孝服,有人披麻帶孝,有人穿黑色中山裝。同修們問我:「這個合不合禮?」我說:「中華民國建國至今,沒有頒布禮樂。有人披麻帶孝,這是清朝的禮;有人穿黑色衣服,這是用外國人的禮,都可以用。因為國家沒有禮,用什麼都能行得通。」過去帝王時代非常重視禮樂,穿衣服不能隨便穿,你是什麼身分就穿什麼服裝,士農工商都有分別。人家一看到,知道你是從事哪一個行業,你在社會上是什麼樣的地位;地位比你低的,對你一定要尊重,便於行禮。現在沒有禮,社會沒有秩序,天下大亂。我們生在這個時代,嚮往古代那種社會,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現實,雖然別人不講,我們要明白。
天地鬼神有沒有?肯定是有。我們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身體接觸不到。而我們接觸不到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不能說我們接觸不到,他就不存在。何況鬼神的感應,不但在中國歷史上記載得很多,就是現代在資訊、報章雜誌也常常報導。那些報導當然都是事實,可是依然有許多人不相信。這也難怪,如果不是親自經歷,別人講的都不相信。到哪一天你有這個福分、這個緣分,鬼神被你見到了,你才相信。
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給我講過很多他親身經歷的故事,都是真的。抗戰之前,他曾經是蘇州一個銀行的總經理;抗戰期間,他是四川稅務局長;抗戰勝利後,他做浙江省財政廳長。我問他老人家學佛的因緣,他說抗戰期間,他住在重慶,晚上常常跟朋友打麻將。有一天夜晚兩點多鐘才散會,那時依舊沒有交通工具,是走路回家。而且路燈很暗,他看到前面有個人,也沒注意。走了差不多將近半個小時,他忽然想到,前面是個女人,他就想:「一個單身女子,怎麼會半夜出來?」他這一想,寒毛直豎,再仔細一看,她有上身沒有下身,這就嚇呆了。這一驚嚇,前面這個人不見了。他跟這個人在一起走半小時,絕對不是眼花,他真的看到鬼了。他說從這一天起,他才真的相信佛。學佛之後,他對那個鬼非常感激。他說如果不是他親自遇到,他這一生永遠都不會相信。他岳父章太炎是虔誠佛教徒,也常講故事給他聽,他聽了半信半疑。一直到自己親身遇到之後才相信,決定不是虛妄的。
我自己雖然沒有見過鬼,可是我曾經遇到過像《聊齋》小說講的狐狸精。大概在我十五、六歲的時候,我遇到的這個狐狸精,已經變成人形,而且是男的,很多人見過,在湖南衡山。抗戰勝利之後,我回到家鄉,家鄉有個親戚遇到一個很奇怪的事情。我的家鄉出米,收的稻米都運到蕪湖、南京去賣。在裝船的時候,看到有一隻黃鼠狼從跳板進到船上去,於是船工找了很久都找不到,所以大家以為是眼睛看花了就算了。這一船米運到南京之後,在下貨的時候,忽然之間一船的米不見了。在南京逗留幾天,只好回家;回家之後,米在米倉裡。不知道是怎樣得罪黃鼠狼,黃鼠狼跟他開玩笑,把一船米搬回家,還好沒有損失,這是事實。所以,世間之大無奇不有,我們親自見到的事情太少了,所以不能說自己沒有親自見到就不相信。天地鬼神難欺,我們欺騙人容易,欺騙天地鬼神太難了。
「吾雖過在隱微」,我們的過失非常隱密、微細,人覺察不到,但是「天地鬼神,實鑒臨之」。『鑒』,鏡子,天地鬼神的鑒察就像鏡子照物一樣清楚。
「重則降之百殃」,如果你造的惡業重,一定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難;「輕則損其現福」,輕者折損現前的福報。明白此理,了解事實真相,怎麼不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