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節要:第101--104集
2010/07/21 07:50:53瀏覽338|回應0|推薦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節要

淨空法師開示

101集:【09-23-101

【真如者,無可遣,名真。亦無可立,名如。實相者,雖無相,而亦無不相也。所以結之曰,故名如來。名者,假名也。】

【念佛人往生,須知彌陀來接,而初未嘗來也。往生西方,而亦未嘗去也。雖未嘗來去,亦何妨現來現去。】

【何以故,不來不去者,理體也。】

【有來有去者,事相也。】

【理事不二,性相圓融,本無礙也。此等事實真相,今人謂之不同因次之空間轉變然也,何去來之有哉。】

【即是來去要在不來不去上體認】

【不來不去,這是理、是性,即在來去中做出。】

【此是念佛求生之要訣。得此要訣,決定往生,決定見佛。】

【性相一如,法界平等。一切對待之相,不能離絕待之性而別有。】

【絕待之性,亦未嘗離對待之相而獨存。】

【是故當於日常一切對待之事相上,雖無妨隨緣而行,卻不可隨緣而轉。】

【緣應了者,得機便了,不與糾纏。】

【緣應結者,亦無妨結,但不攀緣。】

【二六時中,果能如是勤勤觀照,密密勘驗,心把得定,腳立得牢,不為相所縛,而泯相入體矣。】

【此是學人第一著功夫,便是隨順真如,便是直指向上。】

【果能如是】

【則任他萬相紛乘,自不為其所動。】

【以上皆是從諸法空相起修之方便】

【有緣人隨修行之,大有受用。】

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此明眾緣聚散無常之義】

【文中重在碎合】

【因其可碎可合,足證微塵世界之相,皆是緣生,當體即空。】

【而法性中,本無此物。】

【故雖不斷滅,而不可執著也。】

【當知世界微塵,大小雖殊,無實則一。】

【世尊說此,是欲人徹底了解世間所有。】

【大至世界,小至微塵,莫非虛妄,當體即空。】

【不可執著,不必貪戀。】

【一切放下】

【一切放下,方於實相相應。】

【迷人長劫之中,唯造惑業苦耳。】

經【甚多,世尊。】

經【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問意著重在眾字】

【微塵是集合之幻相,並非實有。】

【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1995.5 102集:【09-23-102

【佛時外道,每將世間事物層層分析,分析至於不可分,而猶執為實有。正如今之化學家,分析世界各物,為分子、原子、電子,依然執為實有。二乘知微塵可析為鄰虛,知一切皆空,然不及大乘之能作體空觀也。】

【眾字之義,謂凡由集合而成者。】

【便知是空,不可執實。】

【今之科學家云,物質形成於場。】

【場乃具有能量強度之空間,其中並無一物。】

【又有謂一切物質都是波之現象。又有謂,元質點的世界,是一個反復生成和消滅的世界。】

經【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凡是講到則非】

【約一如之法性,明其本來是空。】

【佛說者,顯示覺智洞照,法性本空,法相皆幻。】

【當其有時,便是空時。】

【因微塵之本空,便可類推而知世界皆空。】

經【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名為應身教化之境,此境為一切眾生所依。】

【如來為利益一切眾生,隨緣顯現,以教化耳,不住著此境也。】

【如是而說,正所以開示眾生,應觀世界非實。】

【是名而不住著。世界不著,則一切不著。】

【乃能令本具之法身出障】

經【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就是合而為一的意思。】

【雖聞界可碎塵,世界可以把它分析成微塵,然其未碎時,其合而為一之相,明明有也。】

【長老為遮此執,所以徹底破之。】

【不但因其可碎,知非實有。】

【即其未碎,亦非實有。】

【則非、是名,言其不過假名,怎麼說都是個假名,本來無實也。意明必須實有,方是一合相。】

【意明必須實有,方是一合相。今一合相既無一定,則世界之為當體即空,彰彰明甚。】

經【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一合相者,一不定一,合不定合。故曰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

【若說世界真是一合,豈非微塵亦真是一合。】

【微塵非微塵,乃本空也。】

【微塵本空,由是可知世界之一合相亦復本空。】

【豈非一即非一,合即非合耶。】

【約清淨性言,則都無此事。】

【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其事,泛指一切事相。】

【言凡情非正知也】

【因其向外馳求,故於事相,起貪戀而生執著。】

【欲淨凡情,須開正知。】

【當知一合相,當離名字言說,當於不可說處領會。】

【不可貪著其事】

【如此,方能解如來所說義。】

【塵界如此】

【色身亦然】

【凡夫所以貪著色身為我者,由於不知是五蘊假合耳。若知除五蘊外無此色身,便不致於貪著矣。】

【說非一非多,即是說不增不減。他如不生不滅等句,皆同此意。】

【總之,明得界非界、塵非塵之義。】

【便恍然於世間】

【所有大小、高低、來去、一多、總別、增減、賢愚、淨穢等等對待之名相。】

【莫非虛幻,當體是空。】

【若明得諸法本空,便會歸於性,而諸法一如矣,是法平等矣。】

【此為諸法空相之要義】

【解得此義,便可事事作如是觀。】

【觀照功醇】

【便可證無生忍,而泯相入體矣。】

【正報、依報,為眾生所不能須臾離者。】

【尚且虛幻無實】

【則一切盛衰】

【盛衰、苦樂、稱譏、毀譽】

【其更為虛幻非實可知,何足貪戀執著哉。】

【其他,一異】

【凡聖、生滅、垢淨】

【人我、彼此等相,莫不如是。】

【果能如是一眼覷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觀照入去,便是所謂直指向上。】

【則胸襟當下開豁】

【煩惱當下消除】

【顛倒夢想當下遠離】

【如此用功,方是直下承當,可稱善用功人。】

 

 

 

 

 

1995.5 103集:【09-23-103

【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此段經文正是此經注腳。此為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一切法門,無方便於此者也。】

【佛說一句法,包含無量義,可作種種解,故謂之圓音。】

【又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

【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

【所以大乘經中教導學人,以親近善知識為要圖,以開正知見為根本。】

經【須菩提,若人言。】

【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經【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此節經義極深。當知開經以來,屢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說,遂執為我見等,真實是有。此見橫梗於心,正是我見。豈非反加其縛耶。】

【此經於一切法,屢說即非、是名。】

【以明相有性空之義】

【意在令人觀照本空,頓得解脫。】

【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

【今曰佛說我見等】

【其偏執於有相邊,未能通達我人等等之見,亦為本空。故曰不解如來所說義。】

【古德有請師解縛者。師曰:誰縛汝?此節經文,正明斯義。】

【性體空寂,本無有縛。】

【今橫一我人等見於心,且曰佛亦如是說,豈非作繭自縛乎。】

 

 

 

 

 

1995.5 104集:【09-23-104

經【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是名,約相,從相上說的,從緣起上說的。即非,是從性體上說的,約性空義說。我人等見,皆為緣起之幻相。此佛說我見之真實義。】

【我見是無明本】

【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為成凡之由。破我見是智慧光,乃成聖之路。此中所說,正是的示修功。】

【佛說一切法,不外兩義。】

【明性、明修是也】

【且一句法中,說性必兼有修,說修即攝有性。】

【若不知如是領會,其於佛法終在門外。】

【理性當於差別中見平等】

【修功當於平等中見差別】

【佛之開示,往往約一事以明理。】

【而其理實貫通於一切事。】

【若聞法者,不知如是貫通,是只見差別而不見平等,豈能觀其理而會於性乎。】

【本經說即非是名處甚多】

【聞者便當領會其中道理,原無二致。】

【即非,約理體之性,以明本空。】

【是名,約緣生之相,以明幻有。】

【即非是名並說】

【明性相不一不異,法法皆然。】

【即無論何法,皆應明瞭此理,兩邊不著,銷歸平等之性體是也。】

【修行功夫,可概括為觀門(理觀)、行門(事修)。】

【細說則法門無量誓願學也】

【理觀,依佛說可以貫通一切之理性,加以深切體認,嚴密覺照。用之於行門。】

【理觀,必應兼事修。】

【行事修,必應兼理觀。】

【缺其一,便不足以言修功矣。】

金剛經講義節要 作者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網站>淨空法師報恩講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406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