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節要:第81--83集
2010/07/15 07:57:13瀏覽562|回應0|推薦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節要

淨空法師開示

81集:【09-23-081

【大智度論云: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因緣生法,滅諸戲論。因緣生法,猶言因果。言一切法皆是因果。故一切法皆是具足八不之義。】

【佛所說法,不外真俗二諦。】

【俗諦法相,雖變化無常,為世俗所共見,故謂之俗。】

【真諦法性,則常恆不變,為諸法之本體,故謂之真。】

【佛說二諦,皆用八不之義以說明之。】

【諦】

【明其事理確實不虛】

【一切眾生,所以輪迴生死,苦趣無邊,無他,由迷俗諦八不之義故也。】

【一切聲聞乃至權位菩薩,所以有變易生死,無明未盡者,無他,由迷真諦八不之義故。】

【於此八不義諦,迷有淺深,悟有高下,故有六道之紛紜,三乘之差別。】

【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即為令眾生了二種生死,故說種種法以開示之,令得悟入耳。而種種法,不出真俗二諦,故此義理貫通一切經論。】

【性相不二,空有同時,有即是空,故俗諦之生滅,為假生假滅。】

【空即是有,故真諦之不生不滅,亦是假不生假不滅。】

【既見性,正好現相,隨緣度生。】

【當知佛說,是佛境界。】

【所謂諸法實相,惟佛與佛方能究竟。所以華嚴會上,善財所參五十三位善知識,皆曰我惟知此法門,餘則不知。乃是實話,並非謙詞。】

【古德如智者、賢首等諸大師,平生只宏揚數種經論,蓋學力只能如此,此正古德高處、真處,後學所當學步者也。】

【即令頓悟同佛,而障若未盡,仍未能徹底會得,仍須向離相離念處,真參實究,而後乃能契入耳。】

【不執一不執異,以此法印向一切法上微密印證。】

【向自心上印證】

【向未起心動念處印證】

【如此,庶有通達之可期。】

【以此見地,向心行處及諸法上,了知其所以然,以求通達而無我者也。】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

經【有如是等恆河】

經【是諸恆河所有沙數】

經【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經【甚多,世尊。】

【心行,心之行動,起心動念也。】

【諸法,外境也。】

【約內心外境以明正知】

【意在使知無境唯識、心外無法之義。】

【心外無法,故法法不外一真如。】

【但眾生外為境相所迷,內為心念所擾,不能證得。】

【此般若所以令離相離念也】

【性體空寂,本無有念。諸法緣生,本來無生,當體即空。】

【故心行諸法,不一也。】

【叵得緣生,不異也。】

【不一不異,諸法如義。】

【如是而知名曰正知】

【知此,則知應離念離相之所以然矣。】

【離相離念,正所以無我也。】

 

 

 

 

 

1995.5 82集:【09-23-082

【設喻河沙為言,意顯妄心及一切法,層出不窮,牽引愈多,不可勝數。以顯妄心法相,如幻如化,莫非假有。】

【於意云何】

【佛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這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經【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爾所,指上文無量言。】

【國土即世界。所謂十方剎土,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族類、色身,大而天人,小而螻蟻,其心無不悉知。】

【佛世界,亦含深旨。】

【當知世界之執持不壞,固由眾生業力。然非仗佛慈悲威神之力,為之攝持。以眾生業力之惡濁,早不知成何不堪之狀況矣。一切眾生皆蒙佛恩而不自知,此猶父母之照顧幼兒也。】

【諸大乘經所說,梵王、帝釋、乃至日月天子、一切諸神,皆在佛前發願,護持眾生。故知世界之執持,實賴佛恩慈悲威神之力。】

【世界國土,已多至無量。其中眾生,其數之多,那復可說。】

【何況眾生心乎】

【真所謂不可說不可說矣】

【所以如是層遞以說之,顯不一之義。】

【如來悉知,以如義知之耳。】

經【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諸心,就是指前面所說的,所有眾生若干種心,若干真的是無量無邊。非心,是就真如本性上說的,暗指非真心,真心即性也。】

【是名,約相也,暗指其是妄心。】

【如來悉知。如來已證同體之性,便成大圓鏡智。所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佛心鏡中,了了分明。】

【且佛心無念,故知動念者,皆為非心。】

【須知凡夫心念,雖鬼神亦知之。】

【所謂機心才動,早被神知。】

【若微細念,則惟菩薩羅漢能知。】

【當知神通不可執】

【執之,輕則賣弄生害,重則著魔發狂。】

【矜奇好異,人之恆情。】

【倘大眾看重此等事,既足為修行之障,且恐為法門之害。】

【當知三明六通,是學佛人本分事。但修行時,不宜注意此事,恐走入魔道。】

【無明盡時,神通自得,得之之後亦不宜輒與人知,恐為捏怪者所藉口,後患甚多也。】

【說河,喻心念之流動。】

【說沙,喻心念之繁密。】

【說沙為河,喻心念從微而著。】

【說河之沙,喻心念由總而別。】

【由河沙而說到世界國土眾生,喻眾生心念既流轉不停,復膠固不化,既細瑣無比,復馳騖無極。】

【有任運而起,有施設而成,所以言若干種心。】

【如上所言,凡有兩重不一不異。】

【外而山河大地,我們講的依報的世界。內而五蘊色身,事相至不一。而為眾生心所現物,則不異也。】

【又眾生心念多至若干種,若干種實在講是無量無邊,不一也。而皆為非心,則又不異。】

【此皆發覺者,所應了知。】

【總之,不一不異諸句義。】

【既顯法法皆如】

【即是顯無有定法】

【令行人當於一切法上,活看活用。】

【不生拘執】

【故佛時而說一,以顯其不異。時而說異,以顯其不一。時而一異俱說,顯其雖不一而不異,雖不異而不一。時而一異皆非,顯其並不一不異亦不可說。】

【無非為遣執情,令證一如耳。】

【總以明處處皆不可著,無論世出世法,皆應依此義觀,依此義行。】

經【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叵得,即不可得。】

【此說「非心」之所以然】

【心念既有三際,故謂之遷流。】

【因其心念,剎那不停,故有過去、現在、未來。】

【剋實而論,只有過去、未來,並無現在。】

【不可得者,明其當下即空。】

【真心,則常住不動。非心,言非常住之真心。】

【生滅心是妄非真,故曰是名為心。】

【執著者,必自以為我能取。】

【不知即此能取之一念,三際遷流,當下即空。念尚不可得,尚何能取之有乎。】

【三言不可得,不可得連著說了三句。真乃錐心之語,直令我見無立足處。】

【楞嚴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此文道盡三界輪迴之真相。】

 

 

 

 

 

1995.5 83集:【09-23-083

【若心不隨相而動,便除一切苦。所謂了生死出輪迴,心了耳,心出耳。修行人第一步,便當明了此理。】

【分別執著,妄也。妄是虛妄。不分別執著,真也。】

【真心無念】

【起念即妄。修證者無他,除妄是已。】

【妄云何除】

【離念是已】

【離念則分別執著自無】

【真心自見,生死自了。】

【一切眾生,所以認妄為真,由於不知其是不可得,不辨其是生住異滅、剎那相續。】

【實不可得,執之何為?】

【且自以為能執,而實無可執,徒增妄想業力而已,真愚痴可憐也。】

【此理惟佛知之說之,修行宜急覺悟也。】

【此事為凡聖之關鍵。本經雖離相離念並說,實歸重在離念,不過以離相為離念之方便耳。若離念,則見相即見性,儘管隨緣現相,廣度眾生,毫無障礙矣。】

【三心實不可得,當下即空。】

【應當向不可得處觀照契入】

【身心世界俱不可得,湛湛寂寂的常住真心它就慢慢向外透了。】

【正所謂,狂心不歇,歇即菩提。】

【此節文亦具兩重不一不異】

【過現未三心】

【皆不可得,不異。】

【又遷流心與常住心,不一也。】

【知其不可得而當下空寂,則不異。】

【佛之委曲說此四重,開示修觀之方便也。】

【由不一觀不異】

【一念不生,而實相生矣。】

【由不一入不異】

【除分別執著,亦即無我。】

【迨至一念不生,人我、法我兩種執著,人我執、法我執,尚復何存乎。】

【真無我之妙法也】

【此為開佛正知,開佛正覺也。】

【下諸法緣生一大段】

【亦復如是開之覺之。而一是向心行上開覺。】

【一是向諸法上開覺】

【雙方並進,則心境皆亡。】

【我法俱空。無我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矣。】

【教下名言甚多,無此直捷了當。】

【宗門棒喝交馳,無此彰顯明白。】

【此一大段,含義甚多,須先說明,入文方易領會。】

【上面心行一段,是約內心明義。】

【此諸法一段,是約外境明義。】

【諸法多不勝數】

【今約福報及法施明義,則可賅攝一切法矣。】

【布施攝六度,六度攝萬行。布施中以法施為最。法施之義明,則六度萬行皆可例知。法施是善行,善行之義明,非善行之事亦可例知。】

【因緣生法,謂一切法之生不外因緣,故法即因緣所生之果,無異言一切法不外因果,故因果攝一切法盡。】

【因緣生法,但有相而無性。】

【可知一切法之當體,如幻如化,如空中花,如水中月,絕非實物。】

【故標題曰體空,顯其當體是空。】

【具足身相】

【顯無性義】

【法施,顯體空義。由是可知,說緣生,無異說不可得。說不可得,亦無異說緣生。】

金剛經講義節要 作者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網站>淨空法師報恩講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4064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