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節要:第46--50集
2010/07/08 08:04:09瀏覽340|回應0|推薦1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節要

46集:【09-23-046

經【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末世眾生,必宿具般若根性,我法等執較薄,方能於濁惡世中,得聞此法,超出常流,信解受持也。】

經【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我本緣生幻有,當其現幻相時,即是非有,故曰我相即是非相。】

【一切法相,皆是幻相,本非真實。】

【一切法相,皆是幻相,本非真實。正明其有即是空也,所以可離。】

【譬如翳眼見空花,花處即是空處,何必滅花而別取空,翳淨則花自無,此亦如是。】

【約性,一真法界,本無差別,本來常恆,哪有我人眾壽諸相。】

【約相】

【五蘊本空,我、人、眾生,莫非五蘊假合,本來皆空。】

【所謂壽者相,是念念遷流,就是相續相,剎那生滅之相續。】

【《楞嚴》云: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閒,猶為法塵分別影事。其病在一守字,有所守,即是所執。何故如是,見未徹底故。】

【今此人既徹見我人等相即是非相,是能洞明一切相有即非有也。故能見如不見。雖萬象紛紜,而胸次泰然。慧徹三空,真是大根器者。故曰第一希有。】

經【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若能離一切諸相,便證法身。故曰則名諸佛。】

【諸佛有二說】

【一為十方三世諸佛】

【一為初住以上,極果以前,名分證覺。】

【此人能離一切諸相,是已證得法身。亦即是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所謂實相、諸佛,皆是假名,即皆不可執。】

【故應一切非、一切離,信心方得清淨。】

 

1995.5 47集:【09-23-047

經【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

【《天親論》曰】

【驚,謂懼此經典非正道行故。】

【畏,由於驚怖,不肯修學。】

【《智者疏》曰】

【初聞經不驚】

【次思義不怖】

【後修行不畏】

【不驚就是信,深信不疑。不怖就是解。】

【不畏就是受持】

【聞者當知,法本無定,佛不欺人。】

【何必驚怖疑畏,庶幾得有信解受持之望耳。】

經【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第一波羅蜜,指般若言。】

【如來說,表其是約性而說。】

【性體空寂離相,故曰非也。】

【性體雖無相,而一切相皆緣性起。】

【此第一波羅蜜亦是緣性而起】

【故曰是名】

【明其相不離性】

【仍應會歸於性】

【此節經義,深極要極。】

【第一波羅蜜三句,正是說明不驚乃至希有之故。】

【般若稱第一波羅蜜者,因其為諸度之母故。】

【諸度因有般若在內,皆稱波羅蜜。】

【是諸度不能離般若】

【是諸度不能離般若,般若亦不能離諸度而別有存在。】

【雖不別有,非無第一之名,故曰是名。皆明不可執著耳。】

【佛所說法,無有一法能離般若。】

【則菩薩道、菩薩行。】

【五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

【日用尋常處世待人接物,一一無非般若也。】

【由是可知,法法不離般若,法法皆圓,皆可名第一。】

【則般若之稱第一,乃是假名也。】

【當由悟得說「非」,說「是名」。無非空其著相之病,並非壞其相也。】

【若於般若義趣未明,雖讀其他圓融經論,既未在根本義上用功,其見地何能徹底。見未徹底,又何能圓融。】

【佛所說法,本來法法皆圓。】

【學者必當時時以此圓義,於自心上,於一切法上,微密觀照,精進用功,以去其偏執之凡情。然後自己之圓解,庶幾可開。】

1995.5 48集:【09-23-048

【學佛當審時機。機是根機,機緣也。所謂時者,如南北朝時,北魏南梁,無不大弘佛法,講席極盛,然不無取著文字相。故達摩東來,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正對時病。】

【今則大都不明佛理,正當廣勸讀經,藥其空疏。不立文字,今猶非宜也。】

【故不如發起大悲大願,修福持戒,一心念佛,親近釋迦、彌陀兩位大善知識。】

【一面以此經義理,觀照自心。】

【一面懇切持名,求與眾生同生淨土,滿菩提願。】

【現世修行,無逾此法。】

【般若非離餘五度而別有,五度皆是行門。可見般若雖明空義,而空義不能離實行。則般若之絕非偏空明矣。】

【五度離般若,不為波羅蜜,即不能到彼岸。】

經【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餘度】

【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

【此為萬法之總綱】

【萬法之總綱,即一切法無不含攝也。】

【法法皆離相,則法法不離般若。法法即是般若。】

【今獨舉忍辱言】

【故特舉此,以概其他。佛說此,意在令眾生舉一反三。】

【般若即在餘五度之內,不能獨存。】

【若行忍辱法,不學般若,便不知離忍辱法相。不離法相,則生瞋恨,忍辱之功行破矣。可見般若是與餘度共行之法,非別行之法。】

【般若,空也。】

【餘度,有也。】

【空有本來同時,不可離也。】

【空有本來同時,不可離也。所以當兩邊不著,會歸中道。】

【菩薩行以般若為主,即以空為主也。】

【所以雖不應壞有】

【仍不應著有也】

【雖會歸中道,中亦不著。】

【此佛菩薩所以以大空三昧為究竟,以無智無得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必能如此,然後可以隨形六道,現百千億化身。】

【雖一切法熾然而生,而一心湛然,本無所生。此之謂得大自在、得大受用。】

【能度一切苦厄者,端賴乎此。】

【此是般若究竟義。非學此不能入門,不能究竟。】

 

1995.5 49集:【09-23-049

【般若,理也,智也,觀門也。諸度,事也,境也,行門也。理事從來不離,觀行要當並進,境智尤須雙冥。】

【梵語羼提,義為安忍,又名忍辱。】

【安忍是總名】

【忍辱是別名。總為安忍順受也。】

【學道人在在處處、時時刻刻,皆應安心不動。無論行何事、遇何境、修何法,皆應一心正受。即名為忍。】

【如修諸法本不生觀】

【而得妄念不起。其心已正受此法而安住不動矣。】

【故名無生法忍】

【亦名證無生、悟無生】

【約世間法言】

【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此即古人所謂堅忍。】

【由是可知,安忍統括一切之名。要知舉忍辱為言,意在以偏概全,以別明總。何以故,世間最難忍者,莫過無端受辱。此尚須忍,其他可知。】

經【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

【生當此際,惟有勸導大眾,同歸佛法,持戒修福,能種善因,必得善果。】

【佛言一切唯心造。又言一切法莫非幻相。】

【故壽命、世事,雖有定數,實則定而不定,事在人為而已。】

【更當普遍發大悲心,一心念佛,求生淨土,得一個究竟。則世出世間,皆有一個辦法矣。】

【報佛恩在此,救一切苦在此,滿菩提願亦在此。】

【因無我人等相】

【方能不著忍辱相】

【境緣現前,安心不動,任其割截。】

【忍此奇辱。當知忍此奇辱,他人見之云然耳。】

【菩薩爾時若無事然】

【無所謂辱不辱,無所謂忍不忍。此乃是忍辱非忍辱。】

【正是般若正智】

【故內無能忍,是無我相。外不見所辱,是無人相。並割截之事亦不見,是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般若正智現前,則通達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中,那有人我生佛、生死等一切對待之相。】

【四相皆無,萬念俱寂。何所謂辱,何所謂忍。知此,則知一切行門,非仗般若不能成就矣。】

 

1995.5 50集:【09-23-050

【一切修行人,非仗般若不能無罣礙,不能得自在,不能到彼岸矣。】

【世間之人,縱令未能人人如此成就。但能人我分別之見少少輕減,則鬥爭亦必減少。世界當下太平,安居樂業矣。】

【必須離人我等分別之相,使其心一念不生,安住不動。】

【必須離人我等分別之相,使其心一念不生,安住不動。然後乃得恩怨平等,成就大慈悲定。】

【然後乃得雖遇極大之逆境惡緣,不生瞋恨。】

【瞋恨毫無,然後乃得普度眾生,滿菩提願。】

【忍辱非易】

【非久久修學般若,得大三空三昧。】

【正恐忽遇極大逆境惡緣,瞋心少動,盡棄前功。】

【菩薩發願平復,便得平復如故。】

【第一個,佛加被故。】

【第二,大慈悲故。】

【第三,心清淨故。】

【觀照功行深醇,一心清淨。心清淨故,法界清淨。此時悲願之力偉大無比。有願即成。】

【謂之諸佛加被也可,謂之唯心所現也可。】

【瞋恨為修行人之大忌】

【無論在何時、遇何境、修何法,皆斷斷不可生瞋恚心。】

【世事莫非夢幻,如意不如意,何必認真。】

【此而不知,尚何覺悟之有。】

【故瞋心一起,菩提種子,便完全消滅。】

【佛言:忘失菩提心而修諸善,魔所攝持。普賢菩薩說:菩薩之過失,莫甚於瞋心者,以前所積功德,雖多如森林,瞋火若生,一齊燒盡。可不懼哉!】

【生瞋恨,由有四相。般若正智,藥其著相之痴,貪瞋無由,可除也。】

【世間萬事,莫非對待。】

【因對待故,極易生起分別計較,此所以有貪瞋也。】

【若能於對待中,看出消長盈虛的道理。為之消息而通變之,以治理一切世事,不能不服其為世間聖人。】

【佛法則看破其彼此相形而有】

【一切虛幻不實,有即非有。然而不無虛幻顯現,非有而有也。】

【故既超乎其表,而不為所拘。】

【仍復隨順其中,而不廢其事。】

【超乎其表,是為不著。】

【不著,大智也。隨順其中,是為不壞,大悲也。】

金剛經講義節要 作者 淨空法師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網站>淨空法師報恩講堂>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aid=4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