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9/12/26 08:22:26瀏覽597|回應0|推薦0 | |
大乘無量壽經 澳洲淨宗學院 淨空法師開示 大乘無量壽經(第一八三集)4/4 所以用螢光幕教學,我覺得一天決定不能夠超過兩小時,超過兩小時對身體決定有害處,不能超過兩小時。像我們看光碟,應該怎麼樣?還要靠書籍,讀書;印刷的文字還是佔很重要的一部分。上課聽講,我的主張聽錄音,不要看畫面。聽音聲不看畫面,反而容易專心,所以在教學上講最好是用錄音,畫面會分心。聽,文殊菩薩在楞嚴會上為娑婆世界眾生揀選圓通,他選的是耳根,沒有選眼根,「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聽可以閉著眼睛聽,心是定的。用清淨心、用定心來聽,容易開悟;眼睛張著到處看會打妄想,對於自己開悟就產生了障礙,這不能不懂。所以我不太喜歡看畫面,四十多年來沒看過電視,錄相帶我也不看,很少很少,真是一個月偶爾看個一、二次,時間都很短。 這就是我們在這個世間接受一切大眾的供養,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你離不開社會,所以眾生恩!一天的生活,一生的生活,多少人為你服務,你有什麼回報給一切大眾,這要常常想到。我們修德有功,這個功德迴向就是報答,修德沒有功拿什麼報答?這要常常放在心上。我們從事,這也是一個行業,出家修行也是個行業。這個行業要知道是社會教育,「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我們的思想、言論、一舉一動都能做社會的表率,都能做社會的好榜樣,你接受大眾的供養可以。大家供養你,你替社會做出貢獻。如果你還有煩惱習氣,給社會是不好的形象,負面的形象,你的罪過可就重了。釋迦牟尼佛做出圓滿的貢獻,他接受大眾的供養是最少的,懂得惜福,一絲毫浪費都沒有,給我們做出這樣的榜樣,我們要能體會到,要知道學習。 今天這個世界動亂,災害頻繁,我們學佛的人應該如何來貢獻?道理多少都明白一點,境隨心轉,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善人。我們心地善、思想善、言行善,能轉境界。雖然很多迷惑顛倒的眾生作惡,他們把這個世界變壞了,我要純淨純善,把這個境界扭轉過來,這就是對社會大眾的貢獻。如果我們還不捨貪瞋痴,還要作惡,你不但是佛門當中的罪人,你是社會大眾裡頭的罪人。社會大眾是迷惑,造罪不知道,你是明知故犯,你學習過聖教,你懂得,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印祖的開示講得好,完全是現在事實真相。希望我們把他這篇開示,文不長,當作早晚課來念,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再犯過了,再犯過的果報決定在三途,決定在地獄,所以第二條簡單的講我們要做出最大的貢獻。 第三「大慈悲為本,恆擬運度為懷」,一定要有大慈悲心。慈悲就是愛心,佛家不講愛,為什麼?怕一般人看到這個愛錯會了意思,愛裡頭有情那就不善。慈悲是愛,慈悲裡面有智沒有情,這就正確了,所以慈悲是理智的愛心。加個大慈悲,理智的愛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決定沒有偏愛,是以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愛一切眾生,愛天地萬物。 佛門中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前面所講的緣修萬行就是方便,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展現給人看的就是慈悲方便。恆,永恆不斷,運度是比喻,運是運輸,度是度脫。換句話說,要把自己所修學得到的,現在講我們修學的心得,給一切大眾分享;就是大乘教裡頭佛常常講的「為人演說」。演是表演,做出來給人看,說是解說、說明,為一切眾生演說。就像釋迦牟尼佛他老人家一生的示現是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天天教學是講演。佛教學生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他自己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我們要留意、要細心體會、要認真學習,做釋迦牟尼佛真正的學生,那你就具足無量功德。念佛求生淨土,哪有不往生的道理!阿彌陀佛聽說你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歡迎!可是要做釋迦牟尼佛真正的學生,不能做冒充的學生,冒充的學生見不到阿彌陀佛,這一點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留意。現在時間到了,今天就講到此地。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